為矽谷服務的銀行
1983年,幾家銀行機構出資創立了矽谷銀行,當時的註冊資產僅為500萬美元。1993年,John Dean出任CEO時,矽谷銀行只有兩個最簡單的金融產品:貸款和儲蓄,客戶主要是矽谷的技術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和中型商業機構。而這個時候,正是矽谷高科技產業風起雲湧之際,當時在矽谷開設的銀行雖有350家之多,其中包括美洲銀行、巴黎國民銀行、標準渣打銀行的分支機構。但這些大銀行多把其服務對象放在大公司身上,對中小公司則無暇顧及。而“矽谷銀行”這個名字為它實施創新型的經營戰略埋下了伏筆——“矽谷銀行”就是為“矽谷服務的銀行”,就應該是為創新和冒險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就此,John Dean打開了經營的突破口。
John Dean決定繞開大型銀行的分支機構,把自己的目標市場定在那些新創的、發展速度較快、被其它銀行認為風險太大而不願提供服務的中小企業身上。這些公司全都受到風險投資的支持但都還沒有在股票市場上市。同時,矽谷銀行的業務向全國延伸,“技術創新的中心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John Dean提出這樣一個響亮的口號。
如何獲得豐厚的回報
矽谷銀行調整後的經營戰略為當時那些還處於艱苦創業、資金匱乏、貸款無方的矽谷科技公司帶來了福音,自己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從1993年以來,矽谷銀行的平均資產回報率是17.5%,而同時期的美國銀行平均回報率是12.5%左右。這使得它在10年後,一躍成為全美新興科技公司市場中最有地位的商業銀行之一,在美國銀行家公布的“全國最大100家中型銀行公司名次表”中,矽谷銀行憑藉其回報率及每股收入的高增長率,榮登1998年至2000年3年綜合評估第一把交椅。
特點
矽谷銀行的貸款利率普遍高於其他商業銀行。處在一個風險相對較高的領域,貸款利率自然要高,對於那些貸款無方的初創公司,顯然也不會在意多出一個點半個點的貸款利率。而矽谷銀行的資金來源成本又是最低的。許多創業者從風險投資者那裡得到一筆投資後,會馬上在矽谷銀行開一個賬戶,並在銀行的幫助下建立起一套財務體制,這些客戶對存款的利率也敏感,而且在存款中有30%左右是不付利息的活期存款賬戶。資金來源成本低廉,貸出去的價格又高,收益自然比較高。
在這一點上,矽谷銀行正是抓住了客戶對銀行利率不敏感的心理。“對初創公司來說,取得成功的關鍵是抓緊搞研發,趕緊把產品推向市場。如果我作為風險投資公司,發現你正在為怎么減少半個點的貸款利率而努力的話,我會覺得你不是一個好的CEO。”John Dean解釋說。
控制風險
所處的是一個風險很高的領域,規避風險的重要原則就是一定要知道自己在乾什麼。與風險投資所形成的網路給予認識的信息支持。
在確定一家初創公司是否值得提供信貸服務時,矽谷銀行會通過各種途徑做周詳的調查。首先會對管理層做很詳盡的盡職調查,其次會與那些已經投資這些公司的風險投資公司交談,另外還會給這些公司的財務公司、法律顧問打電話,向他們了解這些公司的歷史、業績,同時銀行會把借款和公司的現金流量匹配起來,每月查看公司的資金使用情況。
為了降低風險,矽谷銀行規定所服務的客戶對象必須是有風險投資支持的公司。另外,矽谷銀行會與客戶簽定協定,要求以技術專利作抵押擔保,根據協定,如果不能還錢,公司的技術專利將歸銀行所有;如果公司難以為繼,在技術專利賣掉後,所得款項也要首先歸還矽谷銀行的貸款,然後才輪到風險投資公司。這個協定就迫使風險投資公司必須與矽谷銀行合作。
近100年來,美國97.5%的銀行倒閉都是由於貸款的損失。而在過去20年的貸款中,矽谷銀行每年的損失率不到1%。
矽谷銀行的另一大收益來自它持有的眾多客戶公司的股權。在為那些初創的高科技公司提供信貸服務時,矽谷銀行會乘機附帶一些條件,比如索取這家公司的部分期權。一旦公司成功上市或股票升值,就能給矽谷銀行帶來巨大的收益。
風險投資
與風險投資機構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一直是矽谷銀行最重要的策略之一。矽谷銀行同時為風險投資機構和其所投資的企業提供直接的銀行服務,通常它會將網點設在風險投資機構附近。矽谷銀行還是200多家風險投資基金的股東或合伙人,以上的各種努力使得矽谷銀行與風險投資共同編織了一個關係網路,在其中大家可以共享信息、開展更深層的合作。
對國外的風險投資市場,矽谷銀行從不進行直接投資。“我認為最明智的策略還是與當地的風險投資機構形成夥伴關係為好,因為在本土,你往往不容易與它們競爭。”JohnDean解釋說。因此,雖然十分看好中國的市場,但John Dean並沒有到中國設立分支機構的打算。
矽谷銀行正越來越向投資銀行方向發展,目標主要是未上市公司的股權收購,為此矽谷銀行已經收購了一家投資銀行。一向以“創新”著稱的矽谷銀行面對艱難時世又開始了新的變革。這一次它還能應對上時代發展的節拍嗎?
不可複製的商業模式
“矽谷銀行在美國很成功,但我們的商業模式是不可複製的。”作為矽谷銀行投資公司總裁馬德倫頗有幾分得意。
作為一家商業銀行,矽谷銀行在美國主要從事貸款業務,由於越來越多的新興企業在找到VC之前先找到了矽谷銀行,矽谷銀行也日益躋身於VC業。不過,它的主要業務還是貸款或投資VC,再由VC投資新興企業。矽谷銀行主要關注的產業集中在科技和生命科學領域,主要投資已進入產品測試階段的初創公司。
與VC合作,是矽谷銀行整個發展策略的關鍵。這也是馬德倫所指“不可複製”的內涵。矽谷銀行的主要業務是為風險投資機構所投資的企業提供商業銀行服務,另外也為風險投資機構提供直接的銀行服務,通常將網點設在風險投資機構附近,以便為其提供及時服務。
另外,矽谷銀行也在風險投資基金中直接投資,成為他們的股東或合伙人,以便建立更堅實的合作基礎。同時特別成立了一個風險投資諮詢顧問委員會,確保與風險投資的密切聯繫,也能夠控制銀行信貸風險。
“我們直接投資於企業的資金已經達到7億美元,3億投資風險基金,6千萬左右在共同投資項目,另外3億多美元是投資於債權基金。”馬德倫表示,矽谷銀行與風險投資機構共同編織了一個關係網路,在其中大家可以共享信息、開展更深層的合作,共同支持初創公司的發展。
矽谷銀行獨特的發展模式,許多國家都競相仿效,但要“形神兼備”卻非易事。儘管中國工商聯多次在全國兩會上以提案建議,在北京中關村(000931行情,股吧)、上海張江高新區和深圳高新區等先行建立類似於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的科技銀行,但時至今日仍無下文。
涉足投資中國擔保業
矽谷銀行看好中國市場,矽谷銀行的母公司矽谷銀行金融集團(SVB Financial Group)聯手美國最大的風險投資基金All Noble Investments Limited(NEA)首度涉足投資中國擔保業,對一家民營擔保公司——浙江中新力合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新力合”)——增資。增資後,中新力合的註冊資本從原來的2億元人民幣增至2.8億元,成為浙江省最大的擔保企業。兩家外資機構持股份額接近30%,為第二大股東。
雖然身為風險偏好者,兩家外資機構的注資卻有著戰略投資意味。在中國移植矽谷銀行的成功模式,為中小企業建立起集銀行、擔保、信託、VC等多種融資渠道的多方服務平台,這是兩家外資機構的中國藍圖。
在美國,半數以上的創業公司都獲得過矽谷銀行的貸款。矽谷銀行的成功秘訣在於銀行與VC的緊密關係。為降低風險,其客戶必須是有風險投資支持的公司。此外,矽谷銀行會與客戶簽訂協定,要求以技術專利作抵押擔保。如果不能還貸,公司的技術專利將歸銀行所有;如果公司難以為繼,在技術專利賣掉後,所得款項要先歸還矽谷銀行貸款。……這與中新力合現有的“橋隧模式”十分相似。
股權融資與債權融資結合
1983年成立以來,矽谷銀行在美國就是一家主要為高科技初創公司提供金融服務的商業銀行。矽谷銀行在全球有11000多家高科技公司客戶,超過40%的公司已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商業活動,20%的公司在本土以外擁有分部。
事實上,大多數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已經或者將要到中國來發展業務,很多中國的高科技公司也會到美國去創業。我們希望同時幫助美國公司和中國公司到對方國家去發展業務,這是矽谷銀行到中國來發展的目標之一。
對擔保行業感興趣,首先是因為這個行業是個很好的起點,可以把多種融資方式結合到這個多方平台上去。具體來講,矽谷銀行主要是提供債權融資,NEA身為創投主要提供股權融資,而擔保行業是能將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很好結合的一個行業。
其次,擔保行業是一個很好的獲取客戶的平台。因為擔保公司多與銀行開展業務合作,很多想要得到銀行融資的企業客戶都會主動找上門來。在此基礎上,與擔保公司合作的其他非銀行機構可以為企業客戶提供多種金融服務,而擔保公司仍然可以提供擔保。這是任何一家單一機構很難做到的。
移植“多方平台”模式
矽谷銀行在美國的多方服務平台,除了在存貸款等商業銀行業務上支持創業公司外,還開發了許多支持創業公司發展的業務,比如資產評估服務、私人股權資本、全球化網路、技術服務、貿易融資、個人銀行和投資銀行服務。
創業者需要資本把好的創意轉變為好產品好企業,但是商業銀行很少會願意與創業者打交道,因而留下了一塊市場空白,最終導致矽谷銀行的產生。所以,對於矽谷銀行來說,中國的擔保行業不成熟,這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我們希望在這個行業初期發展時就能參與其發展。許多客戶都是早期創業企業,很難直接從商業銀行得到融資,必須與擔保公司打交道,這也是對擔保行業非常感興趣的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