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石魯是20世紀中國書畫領域的革新家。在上世己五六十年代掀起的大力改造中國畫浪潮的背景下,石魯以其超邁古今的大膽探索而彪炳於世。他以特立獨行的藝術語言,表達了一個革命者在“宏大歷史敘事”中的文化情懷,成為“長安畫派”極具影響力的畫家。以敘事、抒情、象徵手法相結合創作的巨幅歷史畫《轉戰陝北》就是他藝術上取得突破的代表性作品。
《轉戰陝北》該畫構思獨特,意境深遠,用傳統山水畫表現了革命歷史重大題材,令人耳目一新,為中國畫的發展開闢出了一條新路。《轉戰陝北》是石魯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而創作的。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畫家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革命題材的繪畫創作之中。在石魯創作《轉戰陝北》之前,也有不少以“轉戰陝北”為題材的繪畫作品,但石魯的《轉戰陝北》和以前的作品相比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在表現這一歷史題材時,多以毛澤東指揮千軍萬馬為畫面主要內容,而石魯的《轉戰陝北》卻創造性地以山水為主,毛澤東和警衛員只在山水間占很小的位置。石魯在這幅畫中採用了間接描繪的方式,內在的表述還是敘事性的,但畫面的主體構成卻是山水。他通過描繪西北的大山大水,塑造了一個大氣磅礴的空間,把觀眾帶到了一個具體的歷史情景之中,喚起了觀眾的聯想。在畫面上雖然看不見千軍萬馬,但給人的感覺卻是在大山大壑間隱藏著千軍萬馬,畫家用間接的方式暗示出—個宏大的歷史場面。
構思獨特
這幅畫融合了高遠和深遠兩種表現方法,通過獨特的構成方式,塑造了毛澤東的革命胸懷和英雄氣概。前面的近景是高遠法,山體巍峨雄壯,用了紀念碑式的構圖方法,再加上筆墨十分厚重,給人以崇高偉大之感,很好地襯托出了毛澤東高韜遠略、氣吞山河的偉人形象。近景山體上豎直的墨線壓住厚重的色調,顯示出直衝雲霄的勢頭,而這種勢頭又被長短不一的橫線多層次地截斷,遏制了上沖的感覺。這樣一來,在山體中就積聚了一股沉厚的待發之力。而位於畫眼位置的毛澤東側立像則是一條未被截斷的豎線,所有蓄積于山體中的上衝力在這裡得到了爆發,人物所占空間雖小,卻有天地一人、統領山河之氣魄。人物設定偏向畫面的右側,又面向畫外,這樣就將畫面之勢引向畫外,沖向更廣闊的天地,形成畫面宏大的精神氣度。遠景以深遠法畫成,由濃而淡、再濃再淡的墨色,使畫面向遠處無止境地延伸,創造出遼闊的意境。這樣高遠和深遠的結合,在橫與縱的空間,以有限的畫面表現了無限的意境,使這幅作品具有了雄健博大的風神氣度。據說這一構圖形式的靈感來自於從飛機上鳥瞰延安寶塔孤聳於陝北高原上的形象。石魯以其獨到的眼光和創造性,把這一原本壯闊的自然形式轉換為藝術形式,使《轉戰陝北》意境開闊、氣勢逼人,成為革命歷史題材繪畫的經典。
《轉戰陝北》中的筆墨概括凝練、扛鼎有力,粗筆大線,抑揚頓挫,既有黃土高原的宏闊高邁,又有陝北民歌的酣暢嘹亮,豪放中見穩健,淋漓中見沉厚,有強烈的主觀表現性和筆墨自主性。在此作中,石魯對筆墨的處理注重對“意”的表現,而不拘泥於具體物象的客觀表達。比如前景主要山體以濃重墨線勾勒結構,再附以大筆皴擦,十分概括。陽面渲染紅色,粗重的墨線與厚重的朱碟、赭石等色交疊擠壓,濃墨重彩,塑造出突兀而立、樸實雄渾的西北高原的藝術形象,造成了熱烈、沉雄、厚重與偉岸的氣勢。人物構圖雖小,但卻是整幅畫中最濃重的一處墨色,在虛淡的遠景的襯托下,顯得極有分量,穩穩地壓住了全局。石魯在這裡選用了毛澤東的側立像而不是正面像,避免了謹小失大,從而使這一形象更凝練有力。石魯認為:“畫有筆墨則思想活,無筆墨則思想死。畫有我之思想,則有我之筆墨;畫無我之思想,則徒作古人和自然之筆墨奴隸矣。”情動於衷,筆由心出,這是石魯的獨特個性。石魯在《轉戰陝北》中的筆墨表達與這一革命歷史主題水乳交融,使藝術性和思想性得到了完美的統一。
石魯資料
石魯(1919-1982),原名馮亞珩,四川省仁壽縣人。與趙望雲、何海霞一起被譽為“長安三傑”。1934年入成都東方美專研習中國畫。1938年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赴延安入陝北公學,開始以畫筆宣傳革命。因仰慕石濤和魯迅,易名石魯。曾任西北美協副主席,西北畫報社社長,中國美協第一屆理事,中國美協第二、三屆常務理事,中國美協陝西分會主席,中國書協陝西分會主席。主要作品有《家家都在花叢中》、《轉戰陝北》、《南泥灣途中》、《寒鴉圖》、《高原行》、《早春》、《激流》、《李世南》、《田間小景》、《收工》、《林山重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