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灣鄉

石馬灣鄉

石馬灣鄉位於辰谿縣西南部,辰水河東岸,東南與寺前、小龍門交界,南邊與安坪接壤,西北與橋頭錦江河相隔,北面與石碧鄉毗鄰,錦江河由西向東流經境內五個行政村,沿河地勢平緩,五涼公路縱貫東西,全鄉均為丘陵群分布,總面積為36.69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石馬灣鄉石馬灣鄉

氣候

石馬灣鄉屬亞熱帶地區之一,受季風影響較大,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春夏長,秋冬短,冬季嚴寒,夏季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熱量豐富,無霜期長,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資源

境內地下有深厚豐富的煤炭資源尚未開發,現有水資源可以開採利用,是在70年代未境內民工建創一座水力發電站,年發電量達30萬千瓦。

歷史沿革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保甲制度建立區、鄉、村,轄區內僅設三個鄉。即桐玉里、東沖灣和辛木灣,歸安坪鎮管轄。1956年5月實行撤區並鄉,桐玉里、東沖灣、辛木灣三個鄉屬安坪大鄉管轄。1958年人民公社化,安坪大鄉更名為紅旗公社,桐玉里、辛木灣改為三個大隊,屬於紅旗公社管轄。1961年4月建區擴社,同年12月由安坪公社拆出成立了石馬灣人民公社,公社所在地設石馬灣院,1969年10月移址石馬灣堆台上,1984年進行體制改革,政社分設,將石馬灣公社更改為石馬灣鄉人民政府。

交通

石馬灣鄉在明清時期以水運為主,辰水航道上溯麻陽高村,下達沅水至辰溪、浦市、桃源、常德。清朝至民國時期境內有一條交通古道,下通老渡口,經渡過河溯辰水而下至桐灣溪,輪渡過河至辰溪,上通小龍門、中伙鋪、花橋至懷化榆樹灣。

新中國成立後,60年代修通一條由五里屯至大水田的通鄉沙石公路,途徑我鄉深沖灣、辛木灣兩村,繼而於70年代初,為改善交通環境,號召全鄉人民採取“民工建勤”“民辦公助”的方式,修通一條由古水庵至米家莊的土建沙石機耕道,全程8公里,拖拉機、農用車輛可通行,改善了交通條件。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政策的不斷深入,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農副產品逐年不斷陡增,交通運輸顯得猶為重要,人民民眾對交通事業視目以待,迫切要求改善交通條件,在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帶領全鄉人民積極修建通村公路,自1980年以來,修通了亭子坳至趙家溪、貓兒溪至毛店上,太陽庵至王家山,林沖至雞鳴溪橝木田,小路灣至東沖灣、斗岩沖,林沖至鐵沙溪,石碧至米家莊、桐玉理,橋頭龍埠至鵝公頸,隨著黨的“十一五”計畫全面實施,富民惠民政策深入民生,各條通村公路均已實現了規範硬化,雙石公路全線貫通,有望在2008年底達到硬化,全鄉均已實現了村村通工程,消除了一塊交通死角。

人口

石馬灣鄉居民主要是漢族居住,無其他民族雜居,由於改革開改後,人口過余流動,主要是因婚嫁人口進入鄉內,據派出所戶籍報表上反映全鄉苗、瑤和其它民族共67人,僅占漢族人口的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安定,經濟發展,人口增長較快,1959年至1961年,三年國民經濟處於相當困難時期,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1962年由於全面貫徹黨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工農業生產逐步恢復,人口基本出現回升。1964年7月1日進行全國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社共有總人口7650人,70年代初國家提倡實行計畫生育,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文化大革命時期,受無政府主義思潮的影響,人口生育失控,人口驟增,80年代後國家把計畫生育控制人口增長問題被列入國家的基本國策,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趨於緩慢上升,1982年7月1日,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社有總人口13687人。國家發現人口發展仍處於過快狀態,於是對計畫生育加大工作力度,非控制不可。據1990年7月1日第四次人口普查,全鄉總人口達14615人,到2007年度,全鄉人口1645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65人,目前人口基本達到穩步增長。

民情民風

石馬灣鄉人民長期受封建禮教思想禁錮,民風純樸,鄉民大都守舊道法,構謹於老信條,舊規矩,代代相傳,輩輩沿習,鄉民重宗義,論資輩,質樸,熱情好客,重男輕女,相信神佛,每逢節日,大都祭祖、釋佛、敬神,祈禱百事順遂,籌辦紅白喜事,擇月選日,以求順昌吉祥;婚姻講貞節,重門策,講闊氣,禮節繁鎖。
解放後,人民思想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有所解放,移風易俗,迷信陋習逐漸革除,自由婚姻,文明禮貌蔚然成風。

習俗

春節。是中國悠久的傳統,歷來普遍重視,無論貧富,家家孩子都盼過年,每從農曆臘月下旬起,人們就陸續開始購置年貨,打掃庭院,清洗衣被,俗稱“忙年”,臘月二十三日晚,燒紙放鞭炮,送“灶神”上天,臘月三十日就是除夕,全家人規規矩矩圍座歡歡喜喜“吃團圓飯”,大人給小孩發壓歲錢,其意就是年年有餘。晚上各家各戶備好祭品,燒紙焚香放鞭炮接“灶神”。正月初一,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在自家,不準出門竄家,小孩早上到家家戶戶竄門“拜年”。大年初二,人們備著禮品,走親訪友,外出“拜年”。人們自發組織編排“洋戲”“花燈”“長龍燈”“獅子燈”“蚌殼燈”搞流動演出,每到一個村莊,都要送“封桶”“柬子”通知,人們在“封桶”“柬子”里封有錢物,這個活動要從正月初二到十五才收燈。人們才從事各行各業的生產活動。
清明。解放前,人們普遍流傳清明祭祖掛柳之俗。是日,各家各戶備酒肉糖果香紙等祭品,上祖墳焚香燒紙,燃放鞭炮,並在墳頭上掛五彩紙,燈籠,稱之為“掛清”。有的在清明時節團墳、立碑、修墓。解放後尚有掛清祭祖活動,現在掛清祭祖的習俗越來越深厚。

端午習俗。農曆五月初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人們以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我們這裡人們興大端午節,盛行吃粽糍,晚輩給長輩,特別是女婿給岳父母送粽糍,酒肉等禮品,俗稱五月半送籃,石馬灣、安坪一帶以姓氏為旗號,自發進行賽龍舟活動,賽龍舟時“興黨紅旗”和“船頭比武”俗稱“咔龍船”,成千上萬民眾在河岸上觀摩助威,近幾年來由於大部分年輕厚生外出務工掙錢,這項活動現以不復存在。
中秋習俗。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戶戶做粉糍粑(原料主要有糯米、蒿菜,以花生、黃豆、芝麻作心),購月餅,至友親朋相互贈送,未婚女婿必須給岳父母送月餅,粉糍粑,鴨子,酒肉等禮品,以便與女友相會,晚餐多以殺鴨為主菜,夜間備月餅西瓜全家人在一起品茶賞月(取團圓之意)

清代和民國時期,婚姻以“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定終身,男家擇門戶相當,托媒帶禮上女家求親,女方父母點頭許諾後,男方請人合生辰八字,若雙方八字有相剋,則婚事不提,生辰八字相符擇吉日備厚禮去女方家送“八字”貼書,俗稱“配鸞書”,到嫁娶之年,男子於三節(春節、端午、中秋)備禮品送女家稱“打節”或“送籃”,婚期已定,男方備酒肉請媒人通告女家日期,稱“報日”,女子出嫁前有“哭嫁”之俗,哭述離別之情,男方迎新前一天以衣服、釵環、豬羊肉之類饋送女家,稱“上頭禮”,接親時男方多用鼓樂花橋,新娘上轎前,母親有“哭女”之俗,花轎進新郎家時,設有香案,擋於門外,稱之“回神”,隨後彩娘,新郎並立於中堂,行拜堂禮然後入洞房。當晚院子青年男女皆來耍新娘,多說一些奉承含蓄之類的趣味話取鬧,新郎新娘送與糖果、香菸、俗稱“鬧房”。

解放後,貫徹實施《婚姻法》,提倡自由戀愛,婚姻自主自願,嚴禁包辦買賣婚姻,婚姻關係確立之後,以親戚往來,亦有男方給女方送籃之習。結婚男女雙方同去民政部門進行結婚登記,領取結婚證,選定日期舉行婚禮,婚禮從簡,但“鬧洞房”和“回門”仍沿習舊俗,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物質基礎較為豐富,結婚講排場,擺闊氣,請客送禮之風盛行,交通方便地方接用轎車、中巴車,大多超過家庭經濟承受的能力,結婚費用成為沉重的經濟負擔。

舊時喪葬形式複雜,迷信色彩濃厚。老人臨終時,子女應守於床前,為其送終,初喪孝子泣不成聲的哭訴,焚燒錢紙3斤6兩於屍前,稱燒“落錢紙”,取小拌桃葉燒浴屍,俗稱“洗桃葉澡”,具禮衾停放於中堂,擇吉入棺,堂內掛魂幡,靈柩下點桐油燈,稱“停喪”,葬期擇定,訃聞親友,開壇奠,孝子扶竹杖哭祭靈前,次日新友致奠,俗稱“燒香”,晚間道士繞棺誦經,孝子披麻戴孝尾隨於後,不時向死者磕頭作揖,出葬兩天,每晚請一些讀書人“唱老人歌”或“座堂戲”。解放後,喪葬不斷改革,文革時期開追悼會,送花圈,帶黑紗等弔唁方式,取代舊時殯葬舊俗,近幾年來,農村舊喪葬習俗逐漸復興。

特產

石馬灣鄉有悠久的養殖辰州麻鴨習俗,年養殖量達50萬羽。食品加工有松花皮蛋板鴨蕌頭罐頭,其產品暢銷省內外,甚至躋身國際市場,並出口創匯3.2萬美元。由於食品加工近幾年來因管理不善已停產。辰州麻鴨的養殖銷售仍占領市場頭角,具有較強盛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