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樓鎮

石門樓鎮

石門樓鎮是江西省武寧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武寧縣西南邊陲,地處武寧縣、修水縣、靖安縣三縣邊界,全鎮區域面積167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166個村民小組,5222戶,總人口2.1萬,多為漢族江右民系。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石門樓鎮以駐地得名。抗日戰爭時期曾為省第九行政區專員公署和武寧縣政府所在地。原設石門區,1958年建石門公社,1984年改石門樓鄉,1993年建鎮。1997年,面積167平方千米,人口2.3萬,轄嶺上、石門、西橋、林灣、銀爐、上坳、中村、廒下、高峰、徐坳、爐山、新牌、九條、青嶺、三聯、鏡源、田鋪、白橋、河壠1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門樓街。

行政區劃

石門樓鎮石門樓鎮

石門樓鎮位於武寧縣境南端,距縣城39千米。東北界羅溪鄉,東南與靖安縣相鄰,西、南接修水縣,北同清江鄉接壤。面積167.1k㎡,人口20947人。轄石門、中村、西橋、銀爐、廒夏、爐山、新牌、青嶺、鏡源、田鋪、白橋、河壠等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石門村。武(寧)廟(嶺)公路穿境。南面最高峰為“九嶺尖”海拔1794米,為全縣最高峰。

地理氣候

“鳳來箔竹棲桐樹,鯉化清河躍石門。”迄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石門樓鎮地處贛西北腹地,位於武寧南陲屏障、鬱鬱蒼蒼逶迤綿亘于靖(安)、武(寧)、修(水)三縣邊境的九嶺山海拔1794米的主峰九嶺尖之麓,為三縣通衢。全鎮總面積167.299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人口2.1萬。抗戰時期這裡是國民黨武寧縣黨部、縣政府、第九區行政專員公署地。一度官、商雲集,成為贛西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極一時之盛,被人們譽為“小上海”。

石門人,秉承祖輩遺風,勤勞儉樸,樂善好施,修文尚武,團結友愛。石門人衛國保家,濟困扶危的奉獻精神世代相傳,可歌可泣、可敬可愛的掌故佳話不乏其事其人。南宋時廒下的皇國公、江西鎮守使劉萬進一門後輩五府尹、九州牧、十二縣宰、七十二貢元。南宋景定間(1260-1264年),竹溪(銀爐)的民族英雄崇陽令葉氏父子守節不降外敵雙雙戰死於崇陽。清朝有智勇雙全、孝義聞名的葉琅、高夫人剿匪事跡,有賣產扶危,脫衣葬骨的葉全金,出糧賑災受皇封的葉學源,有名垂四方的隱孺葉開、葉滌吾,名孺熊東井(應周)、張聽濤(定河)、鄒屏等等

石門樓屬於亞熱帶暖氣候區,氣候宜人,雨量充足。上半年偏北風,氣溫低,降水少;下半年偏南風,氣溫高,降水多,水熱同期,四季分明。年平氣溫為14.5℃—16℃,最高7月40℃左右,最低元月3℃左右。年降雨量1450毫米,無霜期240天。年均太陽總輻射量為105.557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日照時數為1709小時。

石門樓海拔高度居全縣之最,最高海拔1794米,晝夜溫差大,空氣清新,鬱鬱蒼蒼的九嶺山脈野生資源異常豐富,盛產薇菜、山路菜、土菇等珍稀野生蔬菜和小竹筍、獼猴桃等天然綠色食品。農副產品有久負盛名的紅壤落花生、紅絲姜、高山茶油、高山晚米、甘薯、大豆等。

九嶺山脈還儲藏了豐富的礦產資源,鎢、鉭、鈮居全縣之首,還有鉬、金、銅、錫、石英、瓷土、花崗岩等,尤以鎢礦與瓷土的儲量為最,質量為優。

改革開放以來,石門樓交通、通訊、能源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2006年10月止,各村的油路、水泥路正處掃尾竣工。電網改造的完成,八座水電站的投產,石門樓的電力足可剩餘。鄉鎮建設已俱規模,除保留原來的石板古街外,兩條寬敞整潔的新街已納入人們的視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闊步前進,個私企業蓬勃發展。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石門樓環境寬鬆,資源富饒,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相信明天一定會更加絢麗多彩!

自然資源

石門樓鎮資源豐,境內山青水秀,風光絢麗,地表竹木蔥鬱,水資源豐富,地下鎢、瓷土等礦藏貯量巨大。在工業上初步形成了瓷土、鎢砂開採,小水電開發為主的工業群,在農業上初步形成了黃姜、三竹、生薑、山路菜、花生、苗木、優質稻、水稻雜交制種,木本藥材、烏雞養殖等十大地。
修建了盤石油路穿境而過,使得石門鎮交通日超便利,同時快捷的通訊,充足的電力,功能齊全的集鎮,為經濟發展提供了一個較好的平台。開拓創新、積極進取、誠實守信的石門樓鎮黨委,鎮政府與勤勞儉樸、思想解放的石門樓人民,一道圍繞認定招商引資發展處向型經濟這個綱,走通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這條路,務實農林基層組織建設這個基礎工作思路,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闊步前進。

經濟發展

截止至2013年12月31日,石門樓鎮完成財政收入2017.5萬元,占年任務的116.3%,其中:國稅完成1041.7萬元,地稅完成967.3萬元,財政(教育費附加)完成8.5萬元。在提前三個月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的基礎上,又突破了二千萬元大關,實現了財政收入快速增長。
2013年,該鎮黨委政府為了實現財政收入的快速增長,對內狠抓幹部的作風建設,抓好乾部服務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切實抓好稅收的源頭管理,抓好稅收的征管;對外狠抓招商引資工作,抓好適宜企業的引進,並力促其“生根發芽”和“茁壯成長”,堅持做強做大總部經濟,努力做大財政蛋糕。一年來,成效明顯,特別是2013年8月以來,在營改增財政收入總量明顯減少的情況下,該鎮不等不靠,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切實做強做大總部經濟,財政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提前三個月完成了全年的財政收入任務,比去年增收683.1萬元,增幅達51.2%。

風景名勝

境內山巒起伏,高峰聳立,壟丘網布,村落滿山。地勢東南高、西北低,自然形成黃獅、竹港、瀧溪三大水系。黃獅港發源於獅尾洞,與大湖塘、灌口裡匯於三港口,又與鏡源之小流合于田埠里,經河壠、石門、西橋、新牌出爐山的錦雞坳,入羅溪而下瀉石渡注入修江。竹港發源於尖嶺,經嶺上、石門、銀爐入修水黃坳、廟嶺由三都入修江。瀧溪發源於荷段之北嶺、銀嶺,流經荷段、廒下出馬山入龍石由清江注入修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