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古城

又東曰教諭署,民國二十年改為圖書館。 又東南曰朝陽門,是為東門。 其東曰天門台,其下曰天門橋,橋東有演武廳,武生比試處也,今廢。


清代同治《石門縣誌》載:“石門古城,地形長狹,前臨河水,後帶溪流,勢難浚築。今惟土堤一段,為舊城遺址,無雉堞(城牆)之周環,無闉闍(城門)之啟閉,防禦之道亦疏亦哉!後之人留心悍衛,洋情建置,未必無垣墉(牆)在望也。”
南門坡,縣市地從方頂山跌落,循河直下後帶長溪平行二里有餘,至中街高起五、六尺,相傳舊建南門於此。今門廢,無遺蹟可指,縣人猶謂之南門坡。
西門巷,由南門坡橫出蔣家洲,抵長溪地不逾半里。巷西盡處有磚牆當街橫跨,高丈余,寬丈余,厚二尺余,或古西門遺址,今謂其巷曰西門巷。
舊城遺址,由西門廢牆,東下七八十弓,有土堤,間有磚石,循長溪直下,厚五六尺,長可三四十丈,故老疑為北城遺址。其盡處有長石橫路,人謂即北城舊門限。
長溪水自方頂山北峪出口,至東方橋入河以泄。縣市後諸小峪之水,雨則淙淙汩汩,霽則涸可立待。康熙時許侯湄有聯云:
以嶂為城,以溪為池,百里封疆常對青山綠水;
以久言慈,與子言孝,千村煙火時來白叟黃童。
郭青《孟姜山志》載:按《水經注》:渫水東注澧水謂之渫口,又東經澧陽縣南。晉太康四年,立天門郡治也。又東歷層步山。《一統志》:層步山在石門縣東3里雲。經澧陽乃東歷層步,是晉時澧陽縣,乃今石門非澧州也。
《民國石門縣誌》載:石門縣地形狹長,前臨澧水,後帶長溪(俗稱船形地),市長4市里有奇。縣市自水府廟至東方橋,長2430公尺,舊列肆(作坊、店鋪)數百戶。民國二十四年(1935)四月突遭洪流,沖毀商肆,存留者百不一二。曾議遷治溪北山麓,以經費無著不果,後漸從原址修復。然堤岸時慮傾圮,每逢大雨水漲,居民鹹惴惴不字。有縣政府、縣中學、國小、九澧中學,古蹟有孔廟、劉公祠(內有劉幼墓)、楚江樓等。民國三十二年十一月倭軍陷縣城,焚毀縣市房屋大半,並燒毀百年前之建築物楚江樓及民教育館、商會。
《民國石門縣誌》三十三年三月記:舊圖縣治有城,三面東南瀕澧江,周約4里許。今之南門坡即舊南門,西門巷口即舊西門,北城故址今改公路即北門。清泉寺之東有朝陽門即舊東門遺址也。縣署之西蔣家洲舊有貞節坊,道光初改建考棚,民國初改曰縣中學。又西曰五通廟,曰萬年坊,曰迎薰門,又西曰貞節坊,曰觀音庵,而盡於水府廟。廟東方頂山麓有白果樹二株,所謂“銀杏雙株“也。縣署西南曰朝真觀,亦名乾元宮,內有水火二井今湮,民國初改為縣商會,縣署之東曰關帝廟,清末設警察局,民國初改為關岳廟,十七年改為國民黨部。關廟之東曰文昌閣,民國初改為教育會。又東曰教諭署,民國二十年改為圖書館。又東曰三公祠,祀趙、李、薄三公,清末設厘金局,民國十五年改為教育局,二十四年毀於水。教諭署之東南曰文星樓,亦曰楚江樓,矗立江表,登高眺遠勝地也,三十二年冬毀於寇水。三公祠之東曰城隍廟,內塑地獄十殿像,民國十六年農民、學生集而毀焉。又東曰清泉寺,亦稱天門第一名山,內塑丈六佛像、十八羅漢、塑工精美,清末辦國小者毀焉。內有古鐘系宋理宗景定五年鑄,臥於露地不銹,苔蘚不侵,亦奇異也。又東南曰朝陽門,是為東門。又東曰萬壽宮。縣治後長溪之北曰秀峰書院。清末改為天門書院,民國十年改為忠烈祠,三十一年改建縣中學,其西北曰文廟,為清末縣人鄭紀略、黃照臨等所改建地。其東曰天門台,其下曰天門橋,橋東有演武廳,武生比試處也,今廢。縣治對河有石塔矗立雲表曰梯雲塔,清道光時縣人王大猷墓建也。水火寇氛不四十年,而故址存留者百不一二,陵谷變遷可畏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