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鎧甲坑

石鎧甲坑,是復原後的石鎧甲,由600餘片甲片製成,其形狀與兵馬俑二號坑御手俑所穿甲衣極為相似,屬於級別稍高的鎧甲。

定義

復原後的石鎧甲。一領鎧甲由600餘片甲片製成,其形狀與兵馬俑二號坑御手俑
所穿甲衣極為相似,屬於級別稍高的鎧甲。

發現史

從1998年7月下旬至1999年1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隊在1997年勘探的基礎上,對始皇陵外城東南部的一處大型陪葬坑進行了復探和小規模的科學試掘,對該陪葬坑的範圍、平面形制、建築遺蹟、建築布局和文化內涵等有了初步認識,取得豐碩的成果。該陪葬坑編號為“K9801”。
K9801位於陵園外城東南部,始皇陵現封土東南約200米處,方向約2度,基本接近正方向;平面形狀呈長方形,在坑南北兩側邊緣的東西端各有一條平面呈梯形的斜坡門道;坑主體部分東西長129米,南北寬105米,該坑總面積達13689平方米(連同四個斜坡門道),是秦始皇陵城垣內目前所發現的面積最大的陪葬坑。坑口距現地表0.3-4米,坑口至坑底深約3.5-4.5米;坑內全為紅燒土,坑底鋪有一層厚約10-20厘米的木炭,木炭下層為三層堅硬緻密的夯土層。
此次發掘面積為145平方米。發掘揭示該坑為一座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並在坑內過洞底部發現用銅絲編綴的石鎧甲和石兜鍪(即作戰時戴在頭部的頭盔,也叫胄),共約一百二十餘領(頂),其中甲約90領,胃約36頂;石馬韁3組,一件青銅以及一些青銅鏃和一段陶俑手指等。此外,還發現夯土隔牆,隔牆間形成的過洞和迴廊,隔牆頂部的棚木遺蹟,席紋痕跡、立柱、栿木、鋪底木和坑底夯土層等建築遺蹟。
夯土隔牆和過洞大多數為東西向,只在坑邊緣外1號探方內發現一道由坑西邊夯土二層台和南北向隔牆間形成的南北向過洞,可能是整個陪葬坑的一道迴廊。隔牆系板築平夯而成,夯層平直均勻,每層厚度5—7厘米,牆高1.7-3.1米,寬1-1.1米。在隔牆頂部發現有棚木的壓痕和被燒毀的木炭殘跡;可看出棚木為方木,寬約40、厚40厘米、長4-5米。過洞寬3-4米,底部全部用方形長木條鋪設,木條或與過洞方向平行,或與過洞方向垂直,所有木條均被燒成木炭和灰燼,炭灰殘厚3-15厘米。過洞內貼隔牆兩側底部還有現有地栿木和立柱炭跡。鋪地木層以下為三層夯打的坑底夯層,總厚度約15厘米。從這些跡象可推測,K9801的建築與布局和兵馬俑一號坑的建築屬同一類型,後經大火焚燒坍塌。從地層堆積觀察其燒毀時間應在坑修好之後不久,即秦末漢初之際。
此次試掘的最大收穫是發現了一大批用銅絲聯綴的石甲胃。主要集中分布於陪葬坑西南部的三個探方內,放置於過洞底部鋪地木之上。在69平方米的過洞內共發現120餘領(頂)甲冑。另外在坑西部邊緣偏北處的T1內過洞底部發現一些零散的甲片和一件65厘米長的青銅車構件。
這批甲冑均由青灰色石片組成,甲片質地為青灰色略質地細密的石灰石,呈層理狀。甲片主要有長方形、近方形、舌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圓形幾種;另外還有其它形制、屬於特殊部位的異形片。甲片上鑽有一些圓形或方形的小孔,用扁銅條聯綴在一起。甲片未被疊壓的邊上有一道襪棱,起美觀作用;被疊壓的角有磨角,以便聯綴和甲冑伸縮。

分類

根據甲片特徵和甲胃外觀特徵的差異,將鎧甲分為三大類:
魚鱗甲、札甲和特大型甲。

第一類:魚鱗甲

只發現兩領,是所有關於秦甲資料所未出現過的,其外觀線條起伏流暢,從個體甲片到整體甲衣均酷似魚鱗狀;甲片精小,加工細緻;甲片上孔多而密,有實用的聯綴孔,還有起裝飾作用的點綴孔,且所有孔均為方形;甲片平直,表面無凸凹的弧度,組成甲衣的片多,在800片以上。

第二類:札甲

由長方形或近方形甲片組成。這類甲約占出土石甲的97%,特徵是甲片比魚鱗甲片厚大,大多向外稍凸出,甲片上布有圓形小孔等。這類甲根據保護身體部位和甲衣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四個型:A型:類似兩當鎧,由前後甲裙組成,無肩;B型:由前後身甲、前後甲裙和雙肩組成,無披膊,類似於秦兵馬俑一號坑所發現的第一類三型甲,既雙肩無披膊的御手俑鎧甲。C型:由前後身甲、甲裙、雙肩和左右披膊組成。這種鎧甲占所有石甲比例的80%以上,可分為由大型甲片組成和由小型甲片組成的兩個亞型。D型:由近方形甲片聯綴而成,有前後身甲、甲裙、肩、披膊。其特徵是:甲片近方形,幾乎無外凸的弧度;甲片上除聯綴孔外,還有點綴孔,甲片兩個側邊的縱向排列孔各為一組(二個),比A、B、C型鎧甲的身甲的甲片兩側孔各少一組;甲裙比其他類型甲的裙要縱長些,呈上大下小的長尾倒三角形。綜合四型札甲,可看出其保護身體的甲衣構成由簡到繁:A→B(A+雙肩)→C(B+披膊)→D(C+甲裙下延部分)。

第三類為特大型甲

只發現了一領,身甲已燒成白灰狀,頸甲保存較好,該甲縱長1.8米;從甲衣到甲片都特別大,甲片有關方形身申甲片,長笏形和長弧凸刃形頸甲甲片等。最長的甲片長14、寬7、厚0.7厘米。從其形體和結構判斷,這副甲不是人的披甲,而可能是馬的鎧甲,即後世所謂的“馬鎧”或甲騎具裝中的“具裝鎧”,但據史料記載到東漢末年才有較完整的具裝鎧,而本次發現的這副“馬鎧”,由頸甲、身甲、當胸和搭後組成,已經是非常完備的形制了,要比文獻記載早四百多年,是非常值得學術界注意的新資料。
與鎧甲伴出上的石胃不少於36頂。這些胃與燕下都發現的鐵胄形制相似,但又比燕下都的鐵胃更完美、大方,可以保護頸項並披搭於鎧甲的肩部之上,頂片布孔規律也有區別。所有石胃均由一整片圓形頂片和若干板瓦形,或等腰梯形不帶弧度的側片組成,而燕下都的鐵胃頂片則由兩個半圓形片參接而成。目前我們已修復了一頂石胄,這頂胃由圓形頂片和各類型的側片組成。胄通高32厘米,底部寬度32厘米、現重3168克(僅為石片重量,未計入銅絲重量)。該胄由5片側片聯綴而成,第一、二層各16片;第三、四層各13片;第五層15片,連同頂部圓片總計74片。胄片上下層間作固定編綴,左右作活動聯綴,便於開合;在最末層前面兩片甲片上有胄開合的銅環和銅鉤,在銅鉤的末端有一片長1、寬0.5、厚0.1厘米的小銅片,環在右側,鉤在左側,相互鉤合即可。胃片側邊上有裝飾性的抹棱,頂片中央有一個圓形孔,中間穿著一個銅絲折扣的銅環,起美觀作用,可能上面原來有紅纓一類的裝飾品。這是第一頂完整的秦代石胄,具有極高的研究和觀賞價值。
另外還發現有用小型方石塊、圓石管和銅絲穿聯的馬韁馬絡頭等構件3組。一件呈拐地形青銅車構件,長65、寬4、厚0.8厘米,證明該陪葬坑其他部位原來可能有青銅車馬器
位於外城以內的特大型陪葬坑被發現,尤其是大批空前的石甲冑面世,改變了沉寂多年的素陵考古現狀,展示了秦甲冑豐富多彩的個性,填補了古代甲冑史上的空白,對研究秦國用甲制度,秦的軍事裝備以及蘊含於甲冑之中的秦代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豐富了秦國陵寢制度的研究內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