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蜐

石蜐

石蜐,中藥,為鎧茗荷兒科動物石蜐的肉,性甘鹹,平,無毒。主治小便不暢等病症。出自《綱目》。

基本信息

正文

石蜐
(《綱目》)

異名

紫蜐(《苟子》),龜腳(《綱目》),龜腳蟶(《綱目拾遺》),觀音掌(《藥材資料彙編》)。

來源

為鎧茗荷兒科動物石蜐的肉。

動物形態

石蜐石蜐
石蜐為大型的有柄蔓足類。雌雄同體。體分頭狀部和柄部;全形很象龜腳。頭狀部寬3厘米,高2厘米,呈淡黃綠色,由8塊大的主要殼板及基部24片小型殼板所成,每殼的表面都有明顯的生長線;小殼板片數隨個體而增減。柄部長寬各約3厘米,軟而黃褐色,外表被細小的石灰質鱗片,排列緊密,全體以腹面向上,頭部皮膚呈折皺狀,伸長以包體部,形成外套。觸角退化;口器有大顎1對,小顎2對。胸部有顯著的胸肢6對,頂端彎曲如蔓。
以柄部固著于海水澄清的岩石隙縫中,常密集成群。時以蔓足伸出殼外,攝食小動物。分布東海、南海和台灣。

性味

《綱目》:"甘鹹,平,無毒。"

功用主治

①《綱目》:"利小便。"
②《海南解語》:"下寒澼,消積痞濕腫脹。虛損人以米酒同煮食,最補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