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亞達伯拉象龜頭大,頸長。背甲中央高隆,椎盾5片;肋盾每側4片;緣盾每側9片,前後緣略呈鋸齒狀,微向上翹起;頸盾1片;臀盾單片,較大。四肢粗壯,柱狀。背甲、四肢和頭尾均青黑色,每片椎盾和肋盾均有不規則黑斑,皮膚松皺。背甲長可達1.8米,最重達375千克,是陸生龜類中最大的物種。
生活習性
以植物為主食,有時也會食用動物死屍。形態最大甲長105公分 。體形僅次於大象龜,鼻孔呈縱向細長狀。廣布於亞達伯拉島的陸地區。每胎可產12-14顆卵。卵生。雌龜可產下9-25顆網球般大的蛋,約98-200天孵化。
亞伯達拉象龜很能適應人工養殖的環境,食物與豹龜,蘇卡達類似,任何植物類食物都能接受,個性溫和。但是飼養這種龐然大物一定要有足夠的空間規劃。
發現
400多年前,西班牙人在赤道附近的一座孤島上發現了一種巨大的龜。它甲殼長達1.5米,重量約250千克,長著又粗又壯的腿,酷擬大象的巨足,所以稱為“象龜”。西班牙人還將這個島取名為“加拉帕戈斯”,意思是“龜島”。象龜最喜歡吃多汁的綠色仙人掌,每天可食10千克以上。因為它平時在體內積蓄了大量的食物,所以長時間不吃不喝,也不會餓死。它的壽命很長,可活三四百歲。象龜雖然生活在海島上,但只喝淡水。有時為找淡水解渴,能爬行好幾千米尋覓水源,喝水時將大量的水儲藏在膀胱內。當地人缺水時常常將象龜膀胱內的水放出飲用,以解乾渴之急。象龜害怕強烈的陽光,喜歡在樹蔭下生活。當蒙蒙的雨季到來時,象龜就從山上爬下來棲居。旱季降臨時,又爬到多霧的叢嶺中去。它每天能爬行6千米,即使兩個人站到龜背上,它照樣能爬行。
龜種特性
成體的最大甲長約可長至130公分,體型與加拉巴哥象龜相仿,為世界最大的兩種象龜。亞達伯拉群島在1976年被列為自然保護區。在島上沒有居民居住,也沒有任何的人工設施破壞環境,只有在亞達伯拉本島上,有著一所自然研究中心。由於人煙罕至的原因,也因此亞達伯拉象龜變成了全世界最大的陸龜族群。而目前亞達伯拉象龜的族群規模約為加拉巴哥象龜的五倍以上。
目前市場上的亞達伯拉象龜,均為人工繁殖合法進口的個體。全身體色的色調均為黑色系,有著又高又圓又黑又亮的背甲,走起路來的氣勢有如陸龜中的王者,雖然單價較高,但受歡迎的程度依舊不減。休息中的阿達人工繁殖的亞伯達拉象龜,很能適應人工養殖的環境,食物可多樣化,各式葉菜或是陸龜專用飼料皆可,餵食蔬菜時可添加鈣粉與腸胃營養劑。豐盛的食物吃得津津有味有陽光時,讓他多曬曬太陽,幫助身體健康。飼養的溫度儘量保持在25度恆溫,除了保暖燈泡外,可另外在底材下加上貓狗用的加溫墊。雖然他們以忍受15度以下的低溫,但最好還是做好保暖設備,UVA與UVB同時使用較佳。飼養的環境越大越好環境方面,由於亞伯達拉象龜在幼體時的成長速度較快,體型也是十分的巨大,所以一定要有夠大的環境飼養較佳。底材可用木屑或是樹片,甚至牧草也都是不錯的選擇,要隨時保持乾淨並常常清潔環境。飼養箱內最好有可供休息躲藏的地方,然後放置一個水盆,供其飲水及浸泡。
飲食雜性
亞達伯拉象龜是草食動物,會吃的草、葉子和木質植物的莖,但有時亦會吃小型無脊椎動物和腐肉,偶爾甚至會吃死龜的屍體。在人工飼養下,亞達伯拉象龜會多吃水果,如蘋果、香蕉以及壓縮蔬菜糧食。人工飼養下,主要餵飼:草,深綠色多葉植物 (例如:蒲公英,芥菜,羽衣甘藍,蕪菁甘藍,芥蘭),陸龜糧;間中餵飼:仙人球,紅蘿蔔,蘋果連皮,桃,莓,南瓜,西紅柿。
食物儘量以高纖維的牧草為主,例如黑麥草,提摩西草,紫花苜蓿,燕麥草,大麥草等。由於在自然棲息地很少有新鮮的水可以供龜只飲用,因此,它們多從食物中獲得大部分身體所需的水分。
亞達伯拉象龜的殼型主要有兩個類。在棲息地提供的食物主要是在地面上取得時,脖子上的殼會呈一個圓頂形與令頸部石向下延伸。在棲息地提供的食物主要是在更高的環境取得時,頂殼會更平坦,以方便頸部自由向上延伸進食.。
行為
亞達伯拉象龜會單獨和群體生活,大多傾向聚集於開闊的草原上。而它們最活躍的時間便是早上花時間尋找食物的時候。它們會挖地下洞穴或在沼澤中休息,令天氣炎熱時可以降溫。它們是優秀的游泳者,擁有自然的浮水力。
歷史
巨型的龜只是這個地球上最長壽的動物,亞達伯拉象龜亦被認為平均壽命會超過200歲,但是這是難以驗證,因為他們往往活得比他們的觀察員長久。阿德維塔據說是英國水手在18世紀從塞席爾群島作為禮物送給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羅伯特·克萊芙,並於1875年來到加爾各答動物園。2006年3月,它在印度加爾各答(加爾各答)動物園死亡,阿德維塔據說是有史以來最長龜只,它死時的年齡為255歲(1750年出生)。
人工養殖
環境
亞伯達拉很能適應人工養殖的環境,食物與豹龜,蘇卡達類似,任何植物類食物都能接受,個性溫和。但是飼養這種龐然大物一定要有足夠的空間規劃,而且在氣溫高時它們很喜歡浸泡在水窪或沼澤中降溫,所以水池是不能缺少的設施。雄龜可長到130公分以上,重達250公斤,,只有用吊車才能移動它。雌龜較小約90公分,這種體積的動物排泄量也是大的驚人。亞達伯拉象龜稚幼龜飼養可用塑膠盆、水族箱 、玻璃缸等容器,水深稍高於龜背即可。規模飼養可建水池,室內外均可。成龜池用水泥、磚石結構,大小因地制宜,水深30~50厘米。池壁高於水面50厘米,粉刷光滑,以防龜外逃。池內設制一塊大小適宜的水泥板,以30度半露水面傾斜放置,既作為食台和曬背台,又作為遮蔭和龜的隱蔽場所。新龜池面積一般100~500平方米,水深保持在80~120厘米左右。池坡為30度,以便龜上岸休息和產卵。在池的四周100厘米處,用磚砌成50厘米高的矮牆,牆基入土30厘米,上口向內出檐10厘米。四周場地作為龜的曬背、休息及產卵場所。產卵場地需鋪上20厘米深的沙土,以利雌龜產卵。龜池應建在背風向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不易被污染,僻靜而有遮蔭的地方。商品龜可放養在魚塘中與四大家魚混養。養龜箱的構造,所有的龜都喜歡在水中停留或吃東西,也喜歡在陸地上休息或曬太陽。龜沒有鰓,是用肺呼吸,它不可能長久停留在水中,因此在水中停留一段時間後,必定浮上將鼻孔部分露出水面呼吸換氣,所以養龜箱無論你如何設計,原則上必須有水有陸,最好是水陸各占一半,水陸間要設一爬梯,為龜爬上陸地的通路。坡度在20度左右,以便龜類輕便上下。
管理
(1)亞達伯拉象龜喜暖怕寒,對溫度的變化尤其敏感。溫度不但影響龜的新陳代謝速度,而且也影響覓食和捕食的頻率,因此,在日常飼養中應重視對溫度的控制。溫度指龜生活的環境溫度,當溫度19-30°C時,可正常投餵食物,在季節交換之際,投餵食物應遵循寧少勿多的原則。若白天投餵食物後,溫度忽然降低,應及時加溫,否則,易引起龜的消化不良,導致龜患腸胃病。
(2)亞達伯拉象龜生活於陸地,糞便、尿及殘餌均留在沙上,所以做好衛生護衛工作是必要的。對飼養地的沙每月用紫外線消毒(將龜移出)或全部更換沙(適用於龜少的地方),每天及時清理飲水盆、糞便和殘餌。
(3)在日常飼養中,龜的管理和飼養要求管理者必須認真、細心、謹慎,每天檢查龜的活動、進食、糞便情況,並做好日記。對不健康的龜及時分開,隔離飼養。
護理
冬眠前,對龜進行體檢,觀察糞便、進食、體質狀況,不健康的龜不能讓其冬眠。用電熱器加溫,使環境溫度保持在22-25°C左右,正常餵食並用藥物治療。將健康的龜放置室內朝南處,飼養箱內增加沙土,也可增蓋棉墊,環境溫度保持在10℃左右,使其自然冬眠。冬眠中,除必要的每周查看外,應儘量少驚動龜,以免龜受驚而影響冬眠的質量。冬眠的後期,由於環境溫度不穩定,忽高忽低,有時環境溫度雖達19-22°C,龜也進食,但夜晚時溫度將下降,易引起龜腸胃不適。所以,晝夜溫差不超過4-6℃時,方可給龜餵食。
生長繁殖
二月至五月為其繁殖期,雌性在交配後9日便會生下大約25隻蛋,並把蛋產在一個淺巢,但通常不到一半的蛋受精。雌性亦能一年產多窩蛋。孵化需時候約8個月,幼龜會獨立在10月至12月之間孵出。
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產卵日期各不相同。塔爾薩動物園的阿爾達布拉象龜是1999年以來的一小群,他們每年也可繁殖幾次。一隻雌性通常可在11月產蛋後再在1月產蛋,天氣溫暖時,小龜便會破殼而出。動物園也有幫忙孵化龜蛋,孵化溫度保持在81華氏度至86華氏度,平均分為兩個孵化器,後者可在107天后孵化。
阿爾達布拉象龜有一個相當長的保育歷史。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阿爾伯特岡瑟曾與模里西斯政府在19世紀結束時建立了保育區。但不同種的巨龜從塞席爾群島進行人工繁殖和自然保護信託塞席爾重新引進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