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照縣衙

石照縣衙

合州石照縣衙(亦稱釣魚城石照縣衙)位於城中朝天堰天池右側原名風火牆的坡地上。 合川釣魚城有一座七百多年前的老縣衙———石照縣衙,享有“南宋王朝最後一個縣政府”之稱。 縣衙,即古代縣級官署。它是中國封建社會縣一級行政長官行使職權的法定場所,也是屬下吏員、差役辦理公務之地。古人云:“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舉,官非署不立。”由此可見,縣衙是為政必不可少的機構。

地理位置

石照縣衙地理坐標為北緯30°00′20.0″—30°00′22.9″,東經106°18′39.2″—106°18′39.8″。地形為5級階地,高差在375—380米之間。

建築特徵

縣衙座北面南,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中軸線上排列著照壁、大門、大堂、二堂、小院等主體建築,布局對稱,主次分明,高低錯落,渾然一體。由於石照縣衙是在戰爭時期就釣魚城中民居改建,故而有別於目前國內現存的一些明、清著名縣衙,尤其在建築規模、布局和藝術上呈現出了因地制宜、講求適用的特點和巴渝古民居建築的藝術風格。

合州石照縣衙從1243年遷徙到釣魚城上的開始,一直在釣魚城存在了36年之久,是宋蒙、元戰爭時期唯一延續到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的南宋地方政權機構,素有“南宋最後的一座縣衙”、“大元統一之後唯一的南宋縣衙”之稱。

歷史沿革

石照縣衙 石照縣衙

合川,古稱褺(dié 疊)江,春秋戰國時為巴國地。公元前380年至前331年間,巴國在楚國兵鋒的進逼下,曾由今重慶遷都城於涪江之南的銅梁山下。公元前314年,秦於今合川設墊江縣,漢、晉因循。南朝宋文帝元嘉(424—453年)中,改墊江縣設立東宕渠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置合州。

南宋合州石照縣,原名石鏡縣。《隋書》卷29《地理上》:“石鏡舊曰墊江,置宕渠郡。西魏改郡為墊江,縣為石鏡。”明代學者曹學佺根據宋人祝穆《方輿勝覽》、王象之《輿地碑目》的記載,在《蜀中名勝記》卷18《重慶府二·合州》云:州南百步,內江水心有石屹立,正圓如月,其根嶄岩,如雲捧之,謂之石鏡。冬出水可三丈。碑目云:“涪內水石鏡題名雲,大曆三年,此石出,兵甲息,黎庶歸,六氣調,五穀熟。刺使兼侍御使王鋌記”。

石鏡縣即以石鏡石得名。引文中所指的“石鏡”,就是屹立在嘉陵江龍洞沱附近江心的照鏡石。“州南百步”之距,顯然有誤。張森楷《民國新修合川縣誌》卷2《形勢下·渝水圖經》指出:“(石鏡)石距縣治可三十里。《方輿勝覽》所云殊誤。其雲‘石形如月,嵌空瑩澈,朗映江波’,寫石狀頗肖。舊州志以‘照鏡涵波’為八景之一,……近人之流連風景者往往吟詠及之。”

石鏡縣治合陽城(即今合陽城街道辦事處轄區),亦為歷代合州治地。《宋史》卷89《地理五》記載:“合州,乾德三年(965年),改石鏡縣為石照縣。”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引《宋會要》云:“以翼祖嫌名改為石照。”即避宋諱——宋太祖趙匡胤的祖父名敬,與石鏡縣的“鏡”字同音,遂改縣名為石照縣。

公元1127年,北宋亡於金,四川歸宋高宗在南方建立的南宋王朝。直到南宋晚期宋蒙戰爭爆發,合州仍隸屬潼川府路,領石照、漢初、巴川、赤水、銅梁五縣。計有8萬戶,17萬丁,總人口約48萬。

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身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重慶知府的余玠為抵禦蒙古軍隊的進攻,採納播州冉璡、冉璞兄弟的建議,於是年築城釣魚山,並徙合州治至釣魚城,屯兵積糧,以作渝、夔藩籬,全蜀屏障。石照縣衙即於此時從合州城中遷至此地。

1279年正月,釣魚城最後一任守將王立開城降元之後,合州及石照縣衙於旬日遷還合州。

宋淳祐三年(1243年),為抵禦元軍進攻,合州府及石照縣衙轉移至釣魚城山上。1276年,南宋王朝滅亡,而釣魚城軍民卻依然堅持至1279年守將王立獻城降元。在1276年至1279年之間,儘管釣魚城“不通王命”,南宋王朝除釣魚城以外的州縣已被元軍占領,而釣魚城上的石照縣衙卻沒因為南宋王朝的滅亡而停止辦公、審。因此,釣

魚城上的石照縣衙,又堪稱“南宋王朝最後一個縣政府”。

元軍占領釣魚城後,石照縣衙變成了普通民房,主要建築基本得以保存。

主要景點

丹墀與照壁

石照縣衙建築在逐層升高的階地上。位於縣衙大門前的丹墀(即台階)與照壁以青石砌成,構成了縣衙建築的序幕。照壁主體由青石砌成,壁垣頂鑿飾斗拱、挑梁及圓筒青瓦,鴟尾銜壁脊,四角小翹,似如崇樓廣廈。照壁南面正中“石照縣衙”四大字,集北宋書法家米芾墨跡而成,書體瀟散奔放,頗具剛勁、雄快之勢。

照壁北面正中是“貪獸吞日”浮雕,畫面里有一個形似麒麟的怪獸,叫“貪”,也就是饕餮(tāo tiè。四凶之一,又叫“大嘴巴”)。先秦古籍《山海經》記載,饕餮是神話中的最為貪婪之獸。傳說它吞下了無數的金銀財寶,但它仍不滿足,張著血盆大口,妄圖吞吃天上的太陽,結果落了個粉身碎骨,葬身懸崖的可悲下場,此乃“人心不足蛇吞象,貪心不足吞太陽”最終結局。因此,古代各級衙署在照壁上刻繪“貪吃太陽”的圖案,使每天進出官衙的官員時常與照壁打照面,達到時刻提醒官員要“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不要貪婪殘暴,禍害百姓”的警示目的。將照壁闢為“廉政警示牌”的做法,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戒石銘碑

石照縣衙照壁後豎立有石碑一通,為宋代各級衙門必設之《戒石銘碑》,亦稱《戒石碑》。清光緒《合川志卷三·職方》記載:從宋代開始,合州及屬縣衙門前均有戒石碑的設立。碑陽“思無邪,公生明”六字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司馬光手書,分別出自《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和《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意思是:

心存高遠,才能摒棄邪念,秉公辦事;為官公正,才能明察秋毫,清正廉明。

《戒石銘碑》碑陰銘文曰:

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意思是:官員的俸祿來自於百姓艱辛不易的收穫;如果你暴虐廣大的普通老百姓是很容易的,但是朗朗青天不容欺騙,必將會有報應,受到嚴懲。

這句四言十六字箴言,是宋太祖趙匡胤鑒於前後蜀(五代十國時期,即公元907年朱溫滅唐到960年北宋建立,共53年。前後蜀是先後建立在蜀中今重慶、四川的兩個政權:前蜀891-925、後蜀925-965,最後被北宋所滅)政治腐敗、一觸即潰的歷史教訓,從五代後蜀第二代君主孟昶的《誡諭辭》中摘錄出來作為宋朝官箴(孟昶《戒諭辭》每句4言,共24句,96字;用以勸誡官吏常念百姓衣食父母之恩,為官務必清正廉潔)。後來,宋太宗趙光義將這十六字官箴正式命名為戒石銘,頒示天下,刻石立於全國各府州縣衙門之中,成為戒飭官吏的令箴。

縣衙門庭

縣衙大門外分別按古代形制設定石獅子、門墩、門鼓(俗稱“喊冤鼓”)、放告碑碑(即“誣告加三等”、“越訴笞五十”石碑)等官府衙門不可缺少的構件,使得縣衙顯得格外威嚴、壯觀。

大門官聯云:

不負蒼天,何論官階只七品;常思黎庶,生怕民心失半分。

縣衙門庭後的丹墀東側陳列布置為押司房(即押司居所)。宋代的州、縣衙門中,有押司(負責案卷整理工作或文秘工作的小吏。一般一個縣有8個押司)、錄事(掌總錄文簿)、手分(宋時州縣雇募的一種差役)等。

西側陳列布置為牢房(即審理案件的臨時囚禁人犯之所)。其場景展示中特設定賭徒李二(坐)、慣盜尤福(站)兩個人犯,牢房的右側靠牆放置的刑具。

石照縣正堂

正堂是古代縣令主持政事﹑宣明政教、審理案件的地方,亦稱“大堂”。

石照縣正堂陳列以縣令馬伯康、主簿趙奎,以及衙皂(8人)、弓手(2人)等12尊鑄鋼雕塑構成了“升堂審案”之初等待押解人犯到來之時的場景。為著力營造其森嚴的氛圍,正堂楹拄上制有表明官德、官風、官聲、官政等為官之道的官聯一副。

聯曰:

能辨秋毫,天理昭昭懸明鏡;不容邪惡,威風凜凜有法繩。

堂中北側設定縣令審案暖閣,審案桌上陳列令箭、火籤和“石照縣令印”,兩側豎立“石照縣正堂”告牌和立扇,並在暖閣後上方懸掛“明鏡高懸”金字匾和《麒麟圖》屏風。

“明鏡高懸”典出《西京雜記》,又名“秦鏡高懸”,比喻官吏能明察秋毫,光明正大,執法嚴明,判案公正。麒麟,俗稱“四不像”,古代傳說中的仁獸、瑞獸。在中國古代傳說中麒麟與鳳、龜、龍共稱為“四靈”,被稱為聖獸王。《麒麟圖》即表示官者要以“仁”為本。“仁”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圍繞“升堂審案”的展示主題,正堂中除置有堂鼓之外,兩側還陳列布置有“肅靜”、“迴避”立牌和儀仗兵器、男女各種刑具和板杖。

縣衙二堂

縣衙二堂在正堂後側的丹墀之上,是石照縣令及其佐官處理日常公務和會見賓客的場所。堂前高懸“二堂”橫匾,明柱上楹聯曰:

臨衙廉政,不懈躬身國事;重禮勸農,勿亡致力民生。

在場景展示上,二堂中有鑄鋼雕塑3尊,展示了釣魚城守將張珏和部將王立蒞臨縣衙,石照縣令馬伯康向其稟報政務的場景。正中主位就坐者即為張珏,右側就坐者為部將王立,堂中站立者為石照縣令馬伯康。

在氛圍營造上,二堂正壁高懸“清慎勤”匾額一方。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政治家、思想家就把“清”、“慎”、“勤”作為為官從政的箴言。即“清者大節,慎者無誤,勤則能理”,這就是古人所謂的“三字元”。

匾額下方懸掛“洞天山堂”立軸1幅,兩側對聯曰:

壁壘森嚴,人知利榳摧堅甲;惠風和暢政比黃鐘解急弦。

該聯的大意是:軍民團結一心,就能戰勝敵人;為官以仁愛為本,就可扭轉緊張的局面。

為展現南宋時期合州官民“以詩書自樂”的風尚,本陳列還輯錄了唐宋名人吟詠合州的4篇佳作製成立軸,懸掛於二堂內壁。

立軸內容從左至右為:

1、南宋·四川制置使范成大《望合州》

2、唐·杜甫《短歌行送祁錄事歸合州因案蘇使君》

3、北宋合州知州岑象求《定林院》

4、南宋·右朝奉郎、合州知州何麒《合州醉石賦》

書房與臥室

2、李陽冰小篆扇面:

進德修業,懲忿窒欲。

李陽冰,唐代趙州平棘縣(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人。唐代文學家、書法家。小篆名揚天下。肅宗至德二年至乾元二年(公元757——759年)寓居合州,在距州城50里的薌林書岩曾有他篆書的“進德修業,懲忿窒欲”摩崖題刻。

在臥房中有立軸1幅,為唐代文學家孫樵撰所撰《龍多山錄》,二堂西側依次為主簿房和客房。主簿:縣令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正九品。

主簿房中有4幅立軸,其中詩文二軸。

1、南宋·陽枋《庚子叨第執合州甘守》

2、北宋·太子中舍簽書、合州通判周敦頤《名張子養心亭說》

客房從3幅立軸,詩文二軸。

1、宋·任逢《釣魚台》

2、宋·朱渙《釣魚磯》

縣衙小院

二堂後現為一小院,院中雕塑為石照縣令馬伯康、夫人馬黃氏、小兒馬二寶及丫環紫雲4人。展示的是戰爭閒暇縣令的日常生活。

在小院之後,原有三堂及後花園。此外,除了位於中軸線上的大堂、二堂、三堂外,其東側副線上由南向北依次分布著廚院、知縣宅等,西側副線上有古時衙署內工作人員辦公及休息的西群房等建築。

修繕維護

2009年夏天,南宋合州府石照縣衙修繕工程啟動,修繕內容包括縣衙照壁、“鳴冤鼓”、大堂、二堂、縣官住房、衙役室、左右廂房、牢房等。其中,縣衙大堂的人物雕塑及功能布局,展示了南宋時期縣官審案的真實場景。

2010年5月,維修後的石照縣衙正式向遊人開放,成為釣魚城風景名勝區的一個重要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