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500多頁的“孤本”檔案《石泉縣誌》(石泉為今北川曾用名)較完整地記錄了羌族1700多年的發展史。北川是中國唯一一個羌族自治縣。羌族是中華民族的起源民族之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就寫到了羌族,是甲骨文中有記載並一直延續至今的唯一一個民族。
相關事件
近日媒體廣泛報導,對四川北川縣檔案館廢墟的搶救性發掘已告一段落,而該館的鎮館之寶《石泉縣誌》(北川古稱石泉)仍未找到。有的報導稱這本500多頁的《石泉縣誌》為“孤本”,“比較完整地記載了羌族1700多年的歷史”,卻並非事實。
據《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中國科學院北京天文台主編,中華書局1985年出版)收錄,傳世的《石泉縣誌》有五種。最早的是清朝潘瑞奇修、張峻跡纂的《石泉縣誌》一卷,現存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抄本,藏於北京國家圖書館。第二種是清朝姜炳璋纂修的《石泉縣誌》四卷,傳世的是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刻本,國家圖書館、故宮博物院、上海圖書館都有收藏,四川省圖書館收有縮微膠捲。北川縣檔案館廢墟中未找到的應該就是這一種。此外,還有趙德林等修、張沆等纂的《石泉縣誌》十卷,現存道光十四年(1834年)刻本;楊鈞衡等修、黃尚毅等纂的《石泉縣誌》八卷加首一卷,有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石印本;全國20多家圖書館都有收藏。
北川縣檔案館因地震而遺失乾隆《石泉縣誌》固然是重大損失,但此書並非孤本,其中所載史料完全可以從其他同類原本中抄錄或複製。而且我相信,既然此書是該館的鎮館之寶,又多達四卷五百多頁,並非單張或數頁文書,平時必定已妥善包裝,只要不是水火之災,不是被人盜取,今後仔細挖掘,不會毫無蹤影。
至於說乾隆《石泉縣誌》“比較完整地記載了羌族1700多年的歷史”也不確切。羌族是我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其歷史遠不止1700多年。距今1700多年已是三國、西晉時期,而有關羌人的記載早在先秦商周時期就有了。《史記》、《漢書》中都有不少有關羌人的史料,而范曄所著《後漢書》卷87《西羌傳》無疑是現存最早最系統的有關羌人的記載。
北川雖是我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但羌族人的分布並不限於北川。北川縣所屬的阿壩就是藏族羌族自治州,州境其他地方也有羌族分布。歷史上羌族的分布範圍很廣,例如陝西關中地區曾有大批羌人,近代發現過不少記載羌人歷史的碑銘,還有好幾個姓可以肯定是羌人的後裔。而根據我國地方志的體例,一般只記載本政區範圍內的情況,所以《石泉縣誌》至多是記載了在該縣境內羌人的歷史,而其中有關乾隆以前的羌人史料,顯然只能抄錄包括《後漢書·西羌傳》在內的其他早期史料。除非是為了研究或了解乾隆年間或此前一段時間今北川縣境內羌人的情況,否則研究羌族史完全不必依靠《石泉縣誌》。也就是說,即使這部《石泉縣誌》從此杳無蹤影,羌族與羌人史的研究不會受到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