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553畝(其中:田2268畝,地1285畝),人均耕地0.88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蔬菜等作物;擁有林地10820.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05.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畝,主要種植柑橘、葡萄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678畝,其中養殖面積238畝;荒山、荒地150畝,其他面積800畝。有豐富的水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09戶通自來水,有128戶飲用井水,有2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85%)。有1040戶通電,有907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3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96.12%、83.83%和85.9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60戶(分別占總53.6數的%和24.03%)。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或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建有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0輛,拖拉機79輛,機車18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268畝,有效灌溉率為63.8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044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51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1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38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416戶。全村有5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4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4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0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9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1082戶,共有鄉村人口3447人,其中男性1089人,女性1638人。其中農業人口4038人,勞動力2652人。該村以彝族、傣族為主,其中彝族1272人,傣族960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209人,占人口總數的5.7%;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3151人,參合率76.13%享受五保戶待遇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7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衛生院3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9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3個,無人畜混居的農戶。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02.4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870.82萬元,占總收入的54.34%;畜牧業收入310.55萬元,占總收入的19.38%(其中出欄肉豬6217頭,肉牛388頭,肉羊267頭);漁業收入28.2萬元,占總收入的1.76%;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313.96萬元,占總收入的19.59%;工資性收入46.82萬元,占總收入的2.92%。農民人均純收入1719元,農民收入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3.4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14人(占勞動力的2.82%),在省內務工73人,到省外務工41人。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4所,校舍建築面積1450平方米,擁有教師18人,在校學生343人,距離鎮中學3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72人,其中小學生343人,中學生129人。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2個、圖書室2個、業餘文娛宣傳隊3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41人,少數民族黨員87人,其中男黨員109人、女黨員32人。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及村委會委員7人組成。該村團支部4個,共有團員128人。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該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40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