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56.41畝(其中:田1086.64畝,地569.77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85552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2畝,主要種植梨等經濟林果。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32戶通自來水。有332戶通電,有33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22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97%);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分別占總數的17%。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9公里,無集貿市場。全村共擁有汽車1輛,拖拉機20輛。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1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6戶。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有7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31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332戶,共有鄉村人口1367人,其中男性725人,女性642人。其中農業人口1367人,勞動力792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916人,彝族325人,其他民族126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1人,占人口總數的3%;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107人,參合率91%;享受低保8人,享受五保戶9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4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5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9公里。該村建有公廁3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2個。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2所,校舍建築面積160平方米,擁有教師12人,在校學生103人,距離箇舊第十中學29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48人,其中小學生103人,中學生45人。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7個黨支部,共有黨員38人,少數民族黨員6人,其中男黨員32人、女黨員6人。村委會由主任、副主任及村委會委員等組成。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5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42.26萬元,占總收入的56%;畜牧業收入73.66萬元,占總收入的29%(其中出欄肉豬619頭,肉羊72頭);林業收入11.43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14.86萬元,占總收入的6%;工資性收入10.49萬元,占總收入的4%。農民人均純收入871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6.2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20人,到省外務工4人。
新農村建設
2008年以來,該村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對鄉村道路進行改造,總投資30萬元。使鄉村道路得以改善。加強了民主法制教育管理,加大了民主監督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