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石慶斌,男,出生於1949年,退休教師,家住距縣城約60公里的龍勝各族自治縣平等鄉庖田村。石慶斌在家門口打造了一個候車點。8年來,他記錄下每一輛過路班車的往返時間,據此製作了候車時刻表,並為候車旅客提供凳子、油茶、書報、清水。他用愛心溫暖著每一位旅客,卻從不求回報。
人物事跡
記錄班車信息 摸清運行規律
11月28日一大早,在瓢平公路庖田村路邊,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便從屋裡搬出凳子,擺在家門口的平地上。他就是石慶斌,這幾乎是他每天上午都要做的一件事。
隨後,石慶斌又拿起筆記本,在自己製作的記錄表格上填寫。幾名前來候車的村民,索性把凳子搬到他身邊坐下,跟他聊天,看著他填寫候車時刻表。
“桂林班7時25分抵達,平等班7時50分抵達……”記者在石慶斌的記錄本上看到,不到一個小時,他已經記錄下6輛過路班車的具體抵達時間、車牌號、目的地等信息。
石慶斌告訴記者,他已經這樣記錄了8年,如今已基本掌握了過路班車的運行規律。現在快到冬季了,車輛的發班和到達時間會有些變化,所以他又開始記錄起來,以便儘快製作出更新後的候車時刻表,以供旅客查看。
製作詳細表格 方便旅客乘車
2004年,石慶斌從教師崗位上退休。附近村民乘車外出,都在他家門口的路邊等候過路班車。他說:“我看到經常有村民錯過乘車時間還在等,有的村民等了半天也沒等到一輛車。有時下雨或寒冷,一些老人和小孩站在路邊張望等車,被風吹得發抖。”
石慶斌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決定摸清班車的運行規律,製作一份時刻表以方便旅客乘車。於是,他便在家門口蹲守,並耐心記下每一輛班車的抵達時間。剛開始的幾周,石慶斌每天上午7時開始記錄,一直守候到晚上7時。由於公路的路況不好,班車經常不準點。為了更準確地記錄班車的過往時間,石慶斌對每一輛班車都要連續記錄多次,以便得出準確的時間範圍。
在石慶斌家門口的牆上,掛著一塊有些陳舊的牌子,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數字,記錄著40多趟往返於龍勝和平等鄉的客車的車號、車名及大致到達時間。
8年來,牌子換了很多塊。自從牌子掛上牆後,不管石慶斌兩口子在不在家,候車的旅客一看牌子就知道怎么乘車。附近一些村屯的人還把這塊牌子複製幾份帶回去,以方便村民乘車。
照顧老少乘客 熱心溫暖人心
自從石慶斌的候車時刻表掛出來後,在他家門口等車的旅客越來越多,有時一天有100多人。
石慶斌的家門口有一個小水池,不少旅客下車後,來到水池邊舀水洗手擦鞋,洗掉身上的灰塵。“這是石慶斌專門為乘客建的水池,他就是想得周到。”一名旅客說。
如今,庖田村的村民都把石慶斌家門口當成候車點,甚至覺得這是一個溫暖的驛站。庖田村南嶽屯村民石身吉告訴記者:“每次在石老伯家等車,他都會拿出報紙和書給大家看。在這裡等車,不僅有地方坐,還能看書打發等車時間,大家都願意來他家門口等車。”
乘客潘春一直對石慶斌家打的油茶念念不忘。他說:“在石老家候車經常有驚喜,他有時會把自己家裡剛打的油茶端出來給大家喝,讓等車的村民暖暖身子。遇上大冷天,坐在這裡喝一口暖暖的油茶,真是從手上一直暖到心裡啊!”
在村民眼裡,石慶斌是個熱心人,遇到拿著行李獨自坐車的老人,他總會上前去幫幫忙,還經常幫拿行李的婦女照顧小孩。
“快過年了,到平等的柏油路也修好了,班車的時間也提前不少,要重新修訂時間了。”石慶斌說。採訪結束後,記者在他家門口上了車,看到他又坐在路邊記錄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