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岩寺

石室岩寺

石室岩寺坐落在莆田市城廂區西郊大象山中部。始建於唐初,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高僧妙應禪師為其開山祖師。據載,妙應祖師在此開山肇築二石室習禪,馴服二虎,故名伏虎岩。宋紹聖年間,住持道靜擴建為寺,初名“石室岩精舍”,後改名為“妙應寺”,後寺院興廢不一,元明兩代更是兩經火毀。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陳經邦按舊址重建。並在寺後建造北極玄天上帝殿,以取水制火(北方屬水),從而開了此山佛、仙同居之先河。後又陸續增建大士殿、祖師殿、八仙閣、山門和香積寮等。石室岩寺為莆田二十四景之“石室藏煙”所在地。

基本信息

寺廟簡介

石室岩寺 石室岩寺

石室岩寺“石室藏煙”,自古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是一處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蜚聲海內外的莆田著

名遊覽勝地和重要的風景區之一。由其特有的摩崖石室而得名。
石室岩寺坐落在莆田市城廂區西郊大象山中部。始建於唐初,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據載,從此神僧南禪宗西嶽下四世妙應禪師在此開山以石室習禪,時遭兩隻猛虎入室侵擾。後這兩隻老虎均被妙應禪師用禪杖度化,從此緊隨禪師為其護法。因而後人尊稱妙應禪師為”開山祖師”、“伏虎祖師”,石室岩稱為“伏虎岩”。至今寺前路旁尚存一塊宋代書法家方左鉞寫的‘伏虎岩”3字篆書崖刻。

歷史沿革

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7年),住持道靜募化在岩前建寺,初名“石室岩精舍”;

崇寧五年(1106年),為了紀念妙應祖師開山功德,朝廷賜額更名“妙應寺”。

元至正九年(1349年),遭受火災,翌年住持道泰重建。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又遭火患,寺宇夷為平地,厥後遺址盡被灌木林莽所覆蓋。

興化名剎石室岩 興化名剎石室岩

隆慶三年(1569年)冬,里中進士陳經邦為母卜葬於岩下,夜宿臨時搭蓋的茅舍,忽聞虎嘯於舍外,翌日命人尋至虎穴,以火焚之,草木樹林隨之焚盡,古剎基址顯露無遺。陳經邦登岩觀眺,發現此處風光秀麗,感慨不已,迨其官至禮部尚書之時,有感於妙應祖師庇佑,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倡議大興土木,重建佛殿,並在寺後建造北極玄天上帝殿,以取水制火(北方屬水),從而開了此山佛、仙同居之先河。後又陸續增建大士殿、祖師殿、八仙閣、山門和香積寮等,恢復古剎舊觀。陳經邦退休之後還在山上建造別墅,課子讀書。他為石室岩撰寫的碑記至今尚存。明清奕代 ,幾經重修,並增建“凌雲別殿”。

最後一次修葺則在晚清光緒丁酉年(1897年),邑人進士劉尚文為記。爾後乃為城中梅峰寺下院,幾十年間,盛衰更迭。20世紀80年代由達山法師主持石室岩各項工作。90年代妙敬法師率眾全面重建。

主要景觀

七層方形磚塔

石室岩塔 石室岩塔

石室岩寺現存的 “七層方形磚塔”古蹟,是於明代期間在原為石塔的舊址上重建的,迄今有700多年。塔高30 多米,分為七層成方椎形狀,中央通孔,仰觀似“天井”一般。原每層外圍設有木構回欄塔檐,保護遊人繞塔身外沿逐層環上塔頂。因年代久遠,現木質風化脫落無存。然而古樸典雅,雄偉壯觀之形象猶在。至今還是巍峨磅礴地矗立在寺院大雄寶殿之後,為國內少有的磚塔,具有較高的史科研究價值,已成為象徵石室岩寺的標誌。莆田市政府於1983年列定為市級保護文物。

龍舌石

石室岩寺 石室岩寺

沿著寺後蹬道拾級而上約百米處,有一塊巨石懸在空中,長約二丈,形如舌頭,人稱“龍舌石”。相傳,古時岩前平原都被海平面所淹沒,海水一直延伸到仙遊榜頭林碑,當地溪里有一塊巨石,漲潮時,水也漫不過此石,於是有了“林碑大石未過水”的說法。而鳳凰山亦發現了多處海蝕洞,證明海水離石室岩近在咫尺,龍舌近水樓台伸向海里汲水,久而久之,近前的海水逐漸乾涸了,海底里就凸現了南北洋直至仙遊東西鄉。山上的土地神著了慌;怕這樣汲下去,早晚整個東海也會被汲幹了。於是上奏玉帝。帝即派天神來鎮住龍舌汲水,在“龍舌石”前蓋了一座北極殿(現殿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殿里供奉著玄天上帝及四大天神,天神面色威嚴、形態逼真,若膽小之人觀之,會膽顫心驚。如今,“龍舌石”上有古榕盤石而生,枝繁葉茂,清進士陳池養有詩讚曰﹕“石室空山獸伏虎,根盤古木欲乘龍”,形象地描繪出古榕盤根錯節之奇景。樹下有座乘風亭,是遊人避暑、避雨的好去處,旁側有海印洞等諸洞穴,在此小憩,遠近風光,涉目成賞,亦成了石室岩的一大景觀。

怪石群

際逢世紀之交,石室岩寺後漫山茂林草木間,又發現許多鮮為人知的怪石群。這些怪石有的各與物象惟妙惟肖,有的各似某動物而栩栩如生。經請十多位本地方家文人上山考察,他們依其形態初步立名的怪石便有:禪床石、仰天龜、海獅望月、伏虎石、倒掛金鐘、木魚石、拓荒牛、獨眼雙珠、毗盧帽、合掌帽、試劍石、海豚擱淺12處,加上石松洞穴,曲徑通幽,畸形怪樹等計數十處之多。這些怪石景象的發現,顯然為石室岩旅遊資源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更加豐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內涵。

景點特色

石室岩寺三面群山擁抱,古樹參天,青松翠竹,林海綠波,接連莆田著名的鳳凰山公園景區,交織掩映構成了一道莆田市區自然的綠色屏障。且山上奇岩怪石星羅棋布,現存有石門、仰天龜、將軍把口、海豚擱淺、倒掛金鐘、獨眼雙珠、卓錫泉、海印洞、龍舌石、禪床石、合掌石、木瓜石等天然景象,渾然天鹹。千姿百態、造型各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巧奪天工、別有風韻。每逢春季,景色更佳。雨後天晴晨昏時節,俯首仰觀,勝景浮現,煙浮綠野,雲封古剎,殿宇凌空,塔影渺茫,巒峰閃躍,白霧橫腰。 “石室藏煙”之勝景呈現,美妙絕倫,不亞於蓬萊仙境。

民俗活動

點頭柱香

自古教派惟我獨尊,石室岩則不同,自明代建凌雲別殿始,便開了此山佛、道並存的先河。但殿內無道人,祭祀活動均由僧人主持,所謂分界不分家。凌雲別殿又名玉皇殿,由於民間信奉玉帝較普遍,石室岩道教的份量逐漸加重。每年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上帝的生日,玉皇殿會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除演戲兩天外,重頭戲是點“頭柱香”。自初八夜起,山下水渠一帶早己吹響了香客“集結號”,從福廈漳泉等遠地趕來的信徒也紛紛加入上山“大合唱”的隊伍中來。他們手持火把(或手電)摩肩接撞、潮水般湧上山來,遠遠望去,猶如一條舞動的火龍,絡繹不絕地向上舞動挪移,山上人山人海、燈火通明,善男信女於夜半時分,爭先恐後湧進大殿來搶“頭柱香”。誰能奪得先機,定能獲得聖恩,許下的願望就會實現。這一刻,玉皇殿沸騰了,整個石室岩成了不夜城。初九正日,寺內外擠得水泄不通,進香遊覽的人數以萬計,盛極一時,且保持年年遞增的勢頭。為滿足信眾“一香”難求的奢望,近年寺里實行改革,採取募捐認購辦法,改頭柱香為十八柱頭香等措施,給人更多點頭香的機會,以擴大信眾的虔誠需求。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點頭柱香己成為眾多香客翹首以盼的一份信仰、一份寄託、一份榮耀,也成為有別於其他寺院的獨特習俗而名聞遐邇。由此可見,道教與佛教握手言歡、相互協作,共同拉抬了石室岩在諸教中的地位和聲勢,不僅取得了共贏,更為石室岩的長盛不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