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山

《石室山》是南朝山水詩人謝靈運在家鄉始寧墅寫的一首詩,這首是謝靈運詩中少見的沒有帶“玄言尾巴”的詩篇,是謝詩中較為渾成的一篇。

基本信息

作品信息

【名稱】石室山

【別名】石室山詩

【年代】南朝宋

【作者】謝靈運

【體裁】五言古詩

作品原文

石室山

清旦索幽異,放舟越垌郊⑵。

莓莓蘭渚急⑶,藐藐苔嶺高⑷。

石室冠林陬⑸,飛泉發山椒⑹。

虛泛徑千載⑺,崢嶸非一朝。

鄉村絕聞見,樵蘇限風霄⑻。

微戎無遠覽⑼,總笄羨升喬⑽。

靈域久韜隱⑾,如與心賞交⑿。

合歡不容言⒀,摘芳弄寒條⒁。

作品注釋

⑴石室山:即今大箬岩。

⑵垌郊:泛指郊野。

⑶莓莓:草本茂盛貌。

⑷藐藐:廣遠之貌。苔嶺:長滿苔蘚的山。

⑸冠林陬:林陬,樹林的一角。

⑹山椒:山頂。

⑺虛泛:形容水之廣大,徑通“經”。

⑻樵蘇:指砍柴割草的人。限,阻隔。風霄,雲霄。

⑼微戎:信述堂重刊本“百三家集”作“微我”。微我,非我是。

⑽總笄:總,束髮,指童年。笄,挽髻插簪,指剛成年時。總笄,泛指少年時期。羨升喬:謂羨慕升仙的王子喬。王子喬是春秋時周靈王太子。姓姬,名晉。傳說王子喬曾游伊水、洛水間,後被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成仙。

⑾靈域:指石室石。韜隱:韜光隱晦。謂石室山久藏窮鄉僻野,鮮為人知。

⑿心賞:即賞心。作名詞,指推心置腹的朋友。

⒀合歡:指山與人共歡樂。

⒁摘芳:採摘花朵。弄:撫弄。

作品鑑賞

這是一首紀游詩。詩的前六句寫一個天氣清爽的早晨,詩人為探幽索奇,放舟江中,越過城郊林野,向前疾駛而去。隨著舟駛水逝,那江心蘭草豐茂的沙洲,仿佛在急急地向後退去;而前方本來隱隱可見的長滿苔蘚的青山,去逐漸高大起來。舉目遠望在那大片森林的一角,石室山秀峰峭拔,聳出林表,一條清泉飛瀑,自山頂傾瀉而下。“莓苺”以下四句,構思極精妙,是全詩的精彩處。前兩句是以動觀靜的妙筆。後兩句則一句寫石室之高,一句寫瀑布之長,造成了山水相映成趣的生動感。

詩的中間四句,轉寫石室山的清冷孤寂。虛泛,空廣之意,這裡用以形容水。那清澈的江流,由於地處偏遠,無人賞識,所以說它徒自“虛泛”,空流千載。那峻峭的石室山,同樣也因地處僻野,徒自“崢嶸”,孤寂冷落,已非一日。這二句分寫山水,承上各句。下二句是總寫,言山水雖清幽如此,但卻不被鄉村人所知曉,甚至樵採之人,也被山風和雲嵐所阻隔,無法來到。言下大有為石室山的不遇深深嘆惋之情,自然,此中也隱含著詩人政治上不得意的苦悶。

山水既難以深入,仕途也不見順利,詩人只得在求仙訪道中尋找精神慰藉。詩的後六句即具道此意。“微戎”當是“微我”之誤,即“非我”之意。“總笄”是以簪束髮,指剛剛成年。“喬”即仙人王子喬,“靈域”指他隱居之地。“微戎”二句是說:自己年輕時雖未能雲遊,但早已企羨王子喬的升仙;現在身處這幽絕的山中,不由覺得此處就是他韜光藏隱的地方,自己的心靈也似乎與他溝通起來。言下之意,這兒已恍若仙境,自己就不必“遠覽”了。在最後兩句中,詩人站在合歡樹下,摘下它的花瓣,玩賞著它那還帶有寒意的枝條,心靈已經與這仙氣縹緲的石室山冥然契合了。這種無比寧靜的境界,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全詩就在這種物我相契、渾然為一的氣氛中拉上了帷幕。

作者簡介

謝靈運(385-433)南朝詩人。浙江會稽(今紹興)人,原為陳郡謝氏士族,

謝靈運像謝靈運像

東晉車騎將軍謝玄孫。小名“客”,人稱謝客。襲封康樂公,世稱謝康樂。入宋,曾任永嘉郡守,侍中,臨川內史等職。後受劾謫徙廣州。被告發謀發,處死。主要創作活動在劉宋時期,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是中國文學史上山水詩派的開創者。著有《謝康樂集》(系明人輯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