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塔體收分明顯,穩健挺拔,疊澀出檐深遠,粗獷簡樸。上、下層南向各開一寰形小門以利採光和嘹望。上層於東南、西南、正北立面磚砌仿木直欞窗圖案各一,豐富了塔體的視覺效果,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塔體二層層高很低,有虛擬之感覺。匠人巧借塔牆拔出直檐四層,以竟塔層之奇數,塔剎部作簡單藝術處理,只具頂珠。秋容塔所處地勢險峻,四周壁立千仞,唯北向有一陡峭羊腸小道可攀,且築有高達8米的石砌寨牆防護,僅於牆之半腰留一石碹小門,只容一人通行,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近塔處平台四周垛堞圍欄,是歷史上僧侶及附近百姓躲避兵燹之所。此地自古便有“石壁秋容”之稱,為交城十景之一。玄中寺創建於北魏延興二年(472年),淨土宗三位祖師曇鸞(476一542年),道綽(562—645年)、善導(613—681年)先後在此住錫、研修,開創以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中國佛教淨土宗,聲名遠播,四眾歸向,念佛之聲響徹山谷。佛教不再局限於宮廷和社會上層人士的“專利”,大眾百姓普遍信仰淨土念佛法門,“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淨土宗影響極其深遠,千年盛行。日本佛教淨土宗和淨土真宗,就是繼承三位大師的淨土宗理論產生和發展的,因而將玄中寺尊奉為祖庭,歷來受到日本淨土宗和淨土真宗信徒的敬仰崇拜。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日本佛教界高僧大德經常組團蒞臨玄中寺,朝拜祖庭,舉辦隆重法會,表達了兩國人民期望子孫萬代永世友好的心愿,玄中寺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發展兩國民間友誼的紐帶和橋樑。
玄中寺座落於唐王峰下,依山勢而建,坐北向南,左傍東柏溝,右臨北柏溝,前有千尺壁橫亘為屏障,乃風水佳勝之地。寺宇沿中軸線可分為前院、中院、後院,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有殿閣200餘間。崇樓峻閣層次分明,頗為壯觀。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聞道綽大師盛名,車駕玄中寺,禮謁道綽,“解眾寶名珍,供養啟願玉衣”,為文德皇后祈願祛病,御書寺名“石壁永寧寺”,使玄中寺在國內聲名大振。及至元初,玄中寺奉旨為國焚修,中書令耶律楚材請為功德主,更使玄中寺盛極一時。
相關介紹
沿寺前石板路蜿蜒曲折而上行,過太宗橋,寺宇建築若隱若現,臨近之處忽有四柱三樓木構牌樓一座建於路中,五踩斗栱,綠琉璃瓦覆面,精巧雅致。八字形影壁正中有黃色琉璃團龍裝飾,足顯官寺之富貴氣派。前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所書“淨土古剎”橫匾,墨底金字,筆法遒勁,灑脫自然。穿門而過,有邑人華國鋒同志親書“石壁勝境”匾額,顏體大字,金光燦燦,端莊大方。前行即為天王殿(山門),交城知縣殷潤重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布瓦歇山頂,面闊三間,木構迥異,氣宇軒昂,屋頂翼角高挑,作展翅欲飛狀,給人以振奮上進之感,明代花脊做工精細,甚為難得。天王殿東、西兩側各建有獨立門樓一座,以成“三門”之數,謂之“三解脫門”。殿前有前中國佛協副會長周叔迦(1899—1970年)所題楹聯:北國佛門聖地,神州淨土祖庭。殿內大肚彌勒佛端坐正中,右手挽念珠,坦胸露肚,“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拜過彌勒老佛爺之後,眾生煩惱盡拋九霄雲外,頓感身輕氣爽,喜上眉梢,儼然一西方聖人,離“苦”得“樂”。明代大型彩塑四大天王分列兩側: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南方增長天王,手持寶戟;西方廣目天王,手持降魔杵;北方多聞天王掌托寶塔。形貌魁偉,怒目相向,腳踏邪惡,法鎮四面,威攝八方。天王所持法器,與國內其他寺院不同,已引起佛教界和雕塑藝術界的重視和研究。彌勒佛後有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所塑佛教護法神韋馱彩塑。韋馱天身著鎧甲,頭戴寶冠,手持金剛寶杵,警惕的護衛著寺院的安全。天王殿東為鐘樓,西為鼓樓,高聳挺拔,左右對峙,乃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所建。曉撞大鐘,可以破長夜,警睡眠。擊鼓伎樂供養,莊嚴道場。院中翠竹茂密,四季常青,乃黃河以北地區罕見景觀,多少文人墨客為它吟詩、作畫。花椒樹虬乾老枝,束束花椒,紅里透紫,沁人心脾;明代牡丹,奼紫嫣紅,國色天香;銀杏樹粗壯挺拔;櫻花盛開,潔白高雅,真乃“西方勝境、世外桃源”,令人陶然而醉之。院中有唐代碑亭兩座,東邊一幢為《甘露義壇》碑,尚書司封員外郎賜緋魚袋李逢吉撰文,記載玄中寺佛教聖地創建甘露戒壇始末及“甘露”降臨之瑞應。當時玄中寺甘露戒壇與長安靈感壇、洛陽會善壇齊名,河東節度使、禮部尚書李說(740—800年),表請賜名為“甘露無礙義壇”,西側一幢為《鐵彌勒像頌碑》,俗稱《高氏碑》,為唐開元時太原參軍房嶙之妻渤海高氏所書,文筆簡古,筆法遒勁,是書法中的珍品。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集古錄》中寫道:“余所集古文……而女人之書唯此高氏一人爾。”前院大雄寶殿巍峨壯觀,懸山頂,面闊五間,綠琉璃瓦剪邊,前有廊,殿鍾懸掛左側,鐘聲傳送著佛陀震聾發聵的智慧之音,眾生聞鐘聲,煩惱輕,智慧長,菩提生,離地獲,出火炕,願成佛,度眾生。有楹聯云:曇祖初開基業道祖宏化善祖大成歷北魏隋唐代有高僧承祖業,淨宗首樹山風律宗中興禪宗後繼遍東瀛韓越時多大德振宗風。這是對玄中寺1500餘年佛教發展史的高度凝鍊概括。殿內釋迦牟尼佛端坐中央,為成道相。像用緬甸玉雕造,高1.1米,於1994年請奉玄中寺。高達3.47米的明代阿彌陀佛木雕立像,高擎寶蓋,華貴莊嚴,輝映大殿。佛像上方高懸“雪峰連相”橫匾,藍底金字,清代乾隆壬寅(1782年)敕封闡教禪師通理敬書。兩側牆壁上掛有明代十六尊者立軸畫像。技法嫻熟,線條流暢,設色艷麗,為國家珍貴文物。
東院鳩鴿二仙祠正殿上方懸有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交城知事楊壽昌敬贈東院住持常樂上人“淨滌襟塵”橫匾,以褒獎他虔持佛事,淡以自守,昕夕課徒誦經,歷時不懈之功德。殿內神龕正中彩塑為宋代高僧龍潭祖師像,左右兩側為鳩、鴿二仙彩塑。這裡有一個美妙的神話傳說:相傳宋代龍潭禪師在寺內夜誦《華嚴經》,感化了棲息在鐘鼓樓上的鳩、鴿二鳥,於是轉生在本縣坡底榮氏家中,並由龍潭禪師超度出家。西院正殿為祖師殿,聯云:曇祖道祖善祖三代祖師弘淨土,佛寶法寶僧寶千秋寶筏度迷津。殿中佛龕內供奉1994年新鑄淨土宗三位祖師銅像。銅像後三祖師畫像,是1957年菅原惠慶長老率日本佛教親善使節團朝拜玄中寺時所奉。畫幅上曇鸞大師端坐於禪椅之上,身披袈裟,手持念珠,端莊而慈祥,具無量智慧;道綽大師盤坐於禪椅之上,雙手相挽於胸前;善導大師像遵依法然上人夢中所見繪製,身著法衣,立於祥雲之上,雙手合什,腕上掛紫色念珠,虔心念佛,周圍有彩鳥飛翔。道綽大師首倡“數珠念佛”,為攝心誦經提供了方便,此後數珠念佛在信徒中蔚然成風,流傳至今。神龕前懸掛有日本佛教團體贈送的鍍金寶幢,金光燦燦,光芒四射。祖師殿內珍藏有一副棗木禪杖,格外引人注目。禪杖高1.63米,頂端雕一佛像,下分兩枝,杖身銘刻“日中一心,萬善同歸”八字。緣起: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七月,日本佛教代表團專赴玄中寺,舉行了盛大的嚴修曇鸞大師圓寂一千四百周年法會及玄中寺奉贊大法會。時值金秋,玄中祖庭紅棗碩大。菅原惠慶懷著真摯恭敬的感情,摘了一把紅棗,奉請日本,種植於東京他所住持的運行寺,並將寺名改為“棗寺”。1957年,長老再次朝拜玄中寺,特從此棗樹上砍下一雙股棗枝,精心雕成禪杖回贈玄中寺。
繞大雄寶殿而過,踏著層層台階,進入中院西方聖境,正北七佛殿高二層,規制宏敞,殿內七尊明代金裝大佛端坐於蓮台之上,寶相莊嚴。按佛教規制由東而西依次為:毗舍婆佛、拘摟孫佛、尸棄佛、拘那舍佛、毗婆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佛前花、罐、魚、長、輪、螺、傘、蓋等八寶,雕造精美,乃稀世珍品。左右兩側藏經櫃珍藏有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大藏經》,總計541函,5048卷,為鎮寺之寶。殿之東西碑廊,藏有歷代碑刻數十幢,保存了玄中寺一千五百年來的淨土歷史信息,無比珍貴。最為著名者當數元代“八思巴文聖旨碑”,碑文分別用八思巴文與漢文兩種文字鐫刻“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3年)忽必烈頒發保護玄中寺聖旨”,為研究元代佛教及八思巴文字的珍稀文物。院中大悲殿前“觀音柏”枝繁葉茂,千枝樹幹猶如觀音菩薩千肢手臂,呈傘形向空中及四周伸展,護佑眾生,為寺中一大奇觀。
順依山石磴盤折而上為千佛閣,千佛閣位居建築中軸線最北端,高掛如霄山崖,背依石壁千疊嶂,周邊翠柏環抱,綠樹相擁,別有一層洞天。閣前茗山題聯:無量數化身接引眾生登彼岸,十萬億佛土現前一念到西方。閣內迎面金裝彌陀佛位居正中,結跏趺坐於金色蓮花之上,佛像高1.7米,乃檀木雕造,金色佛光遍照大千世界,令四眾頓生善念,心歸淨土。兩側佛龕內有千尊黃楊木雕立佛,精雕細琢,身態各異,面額白毫鑲嵌寶石,靈光閃耀。千尊佛像浩浩蕩蕩,目不暇接,喻意著佛教強大無比,銳不可擋的強大氣勢。遵照玄中淨土教義,在此稱念“阿彌陀佛”一句,同於稱念千聲,可滅減惑業,成無量功德,這是對曇鸞《往生論注》中所提“易行道”的繼承和發展。
站在千佛閣前平台上,向下望去,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山巒疊嶂,翠綠蕩漾,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正如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的《禮玄中寺歸途有作——調寄雲淡秋容》所寫:“千古玄中,一天涼月,四壁蒼松。透破禪關,雲峰石鎖,樓閣重重。回頭白塔高峰,心會處風來一鍾,揮別名山,幾生忘得,如此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