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石君硯銘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吳敏樹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石君,余硯也。昔在辛卯之歲(1),與亡弟半圃讀書嶽麓(2),以錢三萬,取之友人家。硯體甚巨,形制古異,無他文飾,惟池旁有“停雲館”三字(3)。驗其刻未工,蓋謬為文待詔家物(4),以炫售者(5)。然硯故良石也。半圃喜學書,余以硯屬之,頗貴之,未肯輕用。及亡,余痛此硯遂廢無事,命工稍鐫治之(6),摩去舊刻(7),常供之案間。一日久雨始晴,日光照書室,硯在蓋下,噴沸有聲。怪而啟之,清水盈溢,以此益知其尤(8),愈寶愛之,以姓號之石君。余既無能遭遇發揚於世(9),而文字日頗有名,恐遂抱硯為庸人役,故作為是銘,將求善工而刻之其背。銘曰:年可壽若老彭(10),吾不以墨之汁而佐彼之觥(11);行可贈若班生(12),吾不以毫之穎而贐彼之程(13)。匪墨之私(14),匪毫之愛,恐污吾石君之生平。嗚呼石君兮,吾與君銘。
作品注釋
(1)辛卯:指1831年(道光十一年),作者鄉試中舉的前一年。
(2)嶽麓:山名。在湖南長沙市湘江西岸。
(3)池:硯池,硯凹處。
(4)文待詔: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徵明,江蘇吳縣人,曾任翰林院待詔。是“吳中四才子”之一,其畫風形成“吳門派”。停雲館是他的室號。
(5)售:賣。
(6)鐫(juān):刻,鑿。
(7)摩:通“磨”。
(8)尤:特異。
(9)遭遇:遭逢時機、機遇,指仕途的騰達。
(10)老彭:即彭祖,傳說中的人物。姓籛名鏗,生於夏代,據說活了八百多歲,因以彭祖為長壽的象徵。
(11)觥(gāng):古代酒器。此代指祝壽的宴席。
(12)班生:班景倩,唐代人。他從揚州採訪使的位置提拔到朝廷任大理少卿,倪若水給他餞行,說:“班公是行若登仙,吾恨不得為騶仆!”後用班生事比喻聲名直上,升遷要位。
(13)毫:毛筆。穎:指毛筆尖。贐(jìn):用財物給人送行。
(14)匪:通“非”。私:捨不得,吝惜。下文“愛”亦同義。
作品賞析
這篇器物銘是作者借硯在蓋下噴沸不平,比喻自己的奇才不能發揚於世,同時以不用硯作庸俗文字的銘戒,表達自己不阿媚時俗的節操。處處以硯寫人,石君風骨即是作者人品的寫照。
作者簡介
吳敏樹(1805—1873),清代散文家。字本深,號南屏,湖南巴陵(今岳陽)人。道光年間(1821—1850)舉人,官瀏陽縣教諭。其文風接近桐城派。所著有《柈湖文錄》、《柈湖詩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