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吊蘭[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屬植物]

石吊蘭[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屬植物]
石吊蘭[苦苣苔科吊石苣苔屬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吊蘭,出自《植物名實圖考》。拼音名:ShíDiàoLán。英文名:FewflowerLysionotus,FewflowerLysionotusHerb,HerbofFewflowerLysionotus。別名:黑烏骨、石豇豆、石澤蘭、小澤蘭、岩豇豆、岩石茶、岩澤蘭、岩石蘭、巴岩草、肺紅草、瓜子草、石花、產後茶、山澤蘭、石三七、石虎、岩參、石豇豆、石楊梅、岩頭三七、岩條子、竹勿刺、員蘭、地楷杷。藥材基源: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蘭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ysionotuspauciflorusMaxim.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石吊蘭 石吊蘭

屬苦苣苔科。常綠附生半灌木。匍匐莖灰褐色,老枝黃棕色,不分枝或少分枝,幼枝常有短毛,皮微有皺紋。葉對生或三致數片輪生,革質,有短柄或近無柄紫紅綠色;葉片大小、形狀變化較大,楔形、楔狀條形,狹矩圓形, 狹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楔形或鈍園,邊緣在中部以上有牙齒,下部全緣或微波狀,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花序腋生,有花1-4朵,苞片小,早落;花萼5深裂至基部,裂片三角狀條形;花冠白色至淡紅色,常帶紫色,管狀,中部以上膨大,近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無毛;雄蕊4,能育雄蕊2;花盤杯狀,4裂,雌蕊單一,無毛。蒴果1-2個,條形。

原形態

石吊蘭 石吊蘭

石吊蘭常綠小灌木。莖長7-30cm,有匍匐莖,常攀附於岩石上,不分枝或少分枝,幼枝常具短毛。葉對生或3-5葉輪生;有短柄,長1-5mm;葉生革質,形狀彎化較大,線形、線狀披針形、狹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5.8cm,寬0.4-1.5(-2)cm,先端急尖或鈍,基部鈍,寬楔形或的圓形,邊緣在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少數牙齒或小齒,有時近全緣,兩面無毛,側脈不顯。花單生呀2-4朵集生成聚傘花序狀,頂生或腋生;花序梗纖細;苞片小,披鏢形;花萼5深裂,裂片線關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淡紅以或帶淡紫色條紋,長3.5-4.8c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能育雄蕊2,花葯相連退化雄蕊2;花盤杯狀,4裂;雌蕊長2-3.4cm,內藏;子房線形,花柱短,柱頭彎。蒴果線形,長5.5-9cm,寬2-3mm。種子紡錘形,長不及1mm,先端具長毛。花期7-10月,果期9-11月。

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濕潤氣候。在6、7月高溫多雨季節生長旺盛。耐寒,不怕水澇,喜肥,在土壤肥沃地區生長茂盛,以選向陽、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或砂壤土栽培為宜;不宜在乾燥、貧瘠和無灌溉條件下栽培。栽培技術:用根莖或種子繁殖。生產上以根莖繁殖為主。

根莖繁殖:在採挖根莖時,選色白、粗壯、幼嫩的根莖,切成10-15cm長小段,按行距30-45cm,株距15-20cm,立即栽種,每穴栽2-3段,覆土厚5cm,稍鎮壓後澆水。冬種的於次年春出苗,春種10d左右出苗。每1hm2用種量750-900kg。

種子繁殖:種子採收後,於3-4月間條播,行距30cm,播後覆土,稍加鎮壓。種子發芽率50%-60%。土壤溫度在17-20℃左右,有足夠的溫度播種後,約10d左右出苗。每1hm2播種量3.75kg。

田間管理:幼勒期注意除草、鬆土。當苗高30cm,封壟以後,可以不乾地除草,但此時應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高10-15cm及第1次收割以後,都應進行追肥,施用腐熟人畜糞水,或施用硫酸銨每1hm2225-300kg。種植2-3年後,植株叢生,應行翻栽。

病蟲害防治:病害有鏽病,可用敵銹鈉200-300倍液,加少許合成洗衣粉,噴霧防治。蟲害有尺蠖,6、7月發生,可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噴霧。紫蘇野螟。幼蟲為害葉部,北京於7-9月間出現,防治方法:清園,處理殘株,收穫後翻耕土地,減少越冬蟲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