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病斑生葉上,黃褐色斑片狀。霉層葉背生,厚密,白色。孢囊梗2-3枝從氣孔出,常有隔膜,高70-245(平均150)μm,主梗長30-90(平均70)μm,占全長的3/4-4/5,寬10.0-16.6(平均13.28)μm,上部單軸分枝2-4次,分枝短,未枝長圓錐形,頂端平截,常3-4枝簇生,長2-13(平均6.9)μm。孢子囊卵形或橢圓形,有淺乳突,無色,長18.3-31.5(平均26.l)μm,寬16.6-27.4(平均21.9)μm,長:寬=1.19。卵孢子未見。
叉枝銀蓮花AnemonedichotomaL.:黑龍江密山(HMAS52342)。
據戴芳瀾(1979)記載,還寄生在我國台灣省的蝦夷烏頭AconitumyezoenseNakai,側金盞花AdonisamurensisRegeletRadde.,細小白頭翁AnemonedebilisFisch.,光滑銀蓮花A.laevigataKoidz.,以及遼寧和台灣省的多被銀蓮花A.raddeanaRegel上。
世界分布:
中國、日本、比利時、烏克蘭、立陶宛、芬蘭、拉脫維亞、法國、波蘭、羅馬尼亞、美國、南斯拉夫、挪威、俄羅斯、瑞典、德國。
討論:
矮小軸霜霉Plasmoparapygmaea(Unger)Schrter是以寄生於毛茛科銀蓮花Anemone上被Unger(1833)命名為BotrytispygmaeaUnger的菌,經過幾次轉屬的組合而成為現名的。Skalick(1954)在對毛茛科植物上寄生的Plasmopara的研究中,曾懷疑過這個名稱的合法性。他認為,Unger(1833)所命名的B.pygmaea是缺乏特徵描述和插圖的半裸名(nomenseminudum),雖然在1847年他又作了有效的描述,並將這個種移放到Peronospora屬,但比Berkeley(1837)對銀蓮花上同一種菌所命名的B.curtaBerkeley晚了10年。因此他認為後一個才是有效名稱。於是在1954年組成Plasmoparacuua(Berkeley)Skalick。但是在1966年,他在霜霉科分類的論文中,又承認Plasmoparapygmaea而將他自己組合的菌加上括弧和等號。
毛茛科植物上的軸霜霉,全世界已報導15個種及變種,其中可能有同物異名,它們寄生在毛茛科的9屬植物上。在我國發現的寄生於叉枝銀蓮花上的這個種,分布於我國東北地區及台灣省。Wheeler(1981)曾報告這種菌曾危害英國的栽培銀蓮花屬植物,並引起一定的損失。
在叉枝銀蓮花上,Skalick1954年曾報告過一個新種PlasmoparawartenweileriSkalick,他是根據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標本室收藏的,原被命名為P.pygmaea(Unger)Schrter的菌而定的。Benoisl973年在記錄前蘇聯雅庫茨克的寄生真菌時,又在叉枝銀蓮花上命名了Plasmoparaanemones-dichotomaeCh.Benois,他在報導中沒有引證Skalick1954年的命名也沒有比較研究的資料。從刊出的資料分析,這兩個種的孢子囊形態和體積都非常接近,有可能是同物異名。在我國銀蓮花上發現的菌,仍用Schrter所組合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