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尖薹草

短尖薹草

短尖薹草,根狀莖短粗。稈高20-55厘米,三棱形,堅硬,平滑,基部具深棕色分裂成纖維狀的老葉鞘。葉長於稈,寬5-10毫米,平張,頂端漸狹。苞片短葉狀,具長鞘。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生於山坡林下、溪旁,海拔580-700米。模式標本采自江西九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短尖薹草短尖薹草
種中文名:短尖薹草
種拉丁名:CarexbrevicuspisC.B.Clarke
科中文名:莎草科
科拉丁名:Cyperaceae
屬中文名:薹草屬
屬拉丁名:Carex
國內分布: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
命名來源:[Journ.Linn.Soc.Bot.36:277.1903]
中國植物志:12:335

形態特徵

狀莖短粗。稈高20-55厘米,三棱形,堅硬,平滑,基部具深棕色分裂成纖維狀的老葉鞘。葉長於稈,寬5-10毫米,平張,頂端漸狹。苞片短葉狀,具長鞘。小穗4-5個,彼此遠離,頂生1個雄性,窄圓柱形,長2.5-4厘米;小穗柄長約4厘米;側生小穗大部分為雌花,頂端有少數雄花,圓柱形,長3.7-7厘米,寬9-10毫米,花密生;最下部1個小穗柄長5-7.5厘米,平滑,其餘的包藏於鞘內。雌花鱗片線狀披針形,先端具短尖,黃褐色,背面3條脈綠色。果囊長於或近?瘸び諏燮閉梗研位虻孤研危ㄠ鉤猓?6-7毫米(連喙),革質,棕色,無毛或有時疏被短硬毛,具多條隆起的脈,基部收縮,先端急縮成長喙,喙長3-4毫米,無毛,喙口具2尖齒。小堅果緊包於果囊中,三棱狀卵形,長約2毫米,黑紫色,基部具彎柄,中部棱上縊縮,下部棱面凹陷,上部具長1毫米的喙,喙頂端稍膨大呈環狀;花柱基部不膨大,柱頭3個。果期4-5月。

產地分布

產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生於山坡林下、溪旁,海拔580-700米。模式標本采自江西九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