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景德元年(1004)起,曾先後撰有《十不二門指要抄》、《別理隨緣二十問》等,與慶昭弟子繼齊、元穎、子玄等往復進行辯論。他又就智的《金光明經玄義》廣本的“觀心釋”真偽問題,先與晤恩及其弟子源清、洪敏等,進行辯論,作《釋難扶宗記》;後又與慶昭、智圓等反覆辯難五次,歷時七年,撰有《問難書》、《詰難書》、《問疑書》、《復問書》等。景德三年,又總括前後十番問答釋難,集為《十義書》2卷,並作《觀心二百問》,遣弟子本如攜往錢塘面請慶昭作答。經智圓請錢塘太守調停,爭論才暫告平息。
評價
知禮繼承天台宗智、湛然的學說,並有所發揮。他認為只講“別理隨緣”(亦稱“真如隨緣”)還不行,只有“理具隨緣”才是真正的圓極。其目的在於捍衛天台宗的學說,貶低華嚴宗關於性起說的價值。此外,知禮還主張觀心法門“妄心觀”,即依《金光明經玄義》的廣本,講十法“觀心”,發揮妄即真、妄外無真等思想,經過他的弟子們進一步發揚,對天台宗有很大影響,並逐漸形成一派,稱“山家派”,被看成是天台宗的正統。天禧元年(1017)宋真宗賜名法智大師。圓寂後尊為天台宗第十七祖、四明尊者。
著作
其著作尚有《金光明經文句記》12卷、《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6卷、《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3卷、《解謗書》3卷、《觀音經玄義記》4卷、《觀音經義疏記》 4卷、《金光明三昧儀》 1卷、《大悲懺儀》 1卷、《修懺要旨》1卷及《四明尊者教行錄》7卷等。
曾刻《文殊菩薩像》,雍熙元年(九八四)紹興刊本,上有“待詔高文進畫,越州(今浙江紹興)僧知禮雕,甲申歲十月丁丑朔十五日辛卯雕印……。”雕技純熟,刻工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