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頭蛇[蝰蛇科劇毒蛇]

矛頭蛇[蝰蛇科劇毒蛇]

蝰蛇科(Viperidae)響尾蛇亞科(Crotalinae)洞蛇屬(Bothrops)極毒蛇類,遍布美洲熱帶各種環境,從耕地到熱帶森林。西班牙人稱之為黃齶蛇。人被咬傷可能致命。 矛頭蛇與蝮蛇和響尾蛇近緣,可是它沒有響尾蛇的響尾器官。因其頭呈矛形,故得名。成年矛頭蛇長可達6英尺(1.8米)。其背面呈灰色,黃褐色或棕色,腹部呈白色或米黃色。滿布黑邊的稜形花紋,花紋之間的交界處顏色略淡,背部覆有深色斑點。 矛頭蛇白天常隱匿於地洞或植物下,夜間捕食。它只要捕食較小的哺乳動物、鳥類、青蛙、蜥蜴。雌蛇產下的是已經成活的小蛇。且一次能產下多達70條長約1英尺(30厘米)的小蛇。小蛇一出生就能夠獨立生活。矛頭蛇的天敵是犰狳和長著像豬鼻子一樣鼻子的臭鼬。 矛頭蛇至少可以分為兩種——矛頭蝮和庫斯科矛頭蝮,他們均屬蝰蛇科響尾蛇亞科。

Bothrops atrox,洞蛇的一種。 Bothrops atrox,洞蛇的一種。

矛頭蛇一名有時泛指中、南美洲的洞蛇屬和亞洲的竹葉青蛇屬(Trimeresurus)的各種毒蛇,如黃綠竹葉青(T. flavoviridis)及其近緣種、美洲洞蛇(B. jararaca)、B. alternatus、跳蝰蛇(B. nummifera)和瓦格勒氏竹葉青(T. wagleri)。黃綠竹葉青體大,能主動攻擊人;產於日本琉球列島的奄美諸島,常見於人類的住所,一般體長約1.5公尺(5呎),身上帶有清晰的深綠色斑塊,斑塊可能相互連線形成一波形縱帶;毒性不烈,但有時使人殘廢或死亡。美洲洞蛇常與矛頭蛇混淆,主要產於巴西,在多草地區數量 極多;其咬傷曾使多人喪命;一般體長約1.2公尺(4呎),橄欖褐色或灰褐色而有深褐色的斑塊。美麗矛頭蛇褐色,身體兩側有清晰的又粗又黑的半圓形斑,斑的外圍黃色;體長約1.2公尺,產於南美洲,為危險蛇類。跳蝰蛇產於中美,常主

動攻擊人,褐色或灰色,背部有稜形斜斑;一般體長約60公分(2呎);能從地面跳起進攻,但其毒液對人並不特別危險。

表皮褐色,綴有蒼白色幾何圖形,體長1.3-2米,劇毒,易致人死亡。矛頭蛇有許多親緣種,表皮灰色、褐色、淡紅色不一,都綴有相同圖形。矛頭蛇在南美北部到墨西哥一帶繁衍,有些種類在樹上生活,在攻擊目標之前,身體首先盤成環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