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最初連載在《當代》雜誌上文化隨筆結集。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小樣兒”式的記敘,是一種視覺,一種語調,一種境界。
《瞧,大師的小樣兒》後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作者虎頭為德國語言研究院國際科學家委員會委員,對德國歷史文化爛熟於心。“小樣兒”式的記敘,是一種視覺,一種語調,一種境界。作家以常人心態,輕鬆的筆調記錄德國精英們在光輝照耀前的掙扎,修煉。遙遠的精英們,在當下的語境裡,有了鮮活的氣息。
長久以來,德國人的嚴肅認真,守時精確,古怪刻板,一直是世人對他們的形象總結。其實,支撐德國優秀形象的,恰恰是讓德國人也津津樂道的一些大師們,如海涅、歌德、愛因斯坦、舒伯特等,他們是德國各個行業的精英,世界的精英。讀懂了他們,也就讀懂了德國,讀懂了德意志優秀的歷史與傳統。
《瞧,大師的小樣兒》(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正是關注這些精英們的文化隨筆。此書某些篇章曾在網上廣為流傳,被譽為是網路版“百家講壇”。易中天講三國勾連出太多的權謀之術,于丹談論語遭遇“心靈雞湯”之詬,與國人熱烈追捧的這些《百家講壇》之作相比,它的立意頗有不同,此書講德國的大師,既講他們平凡處尷尬處的“小樣兒”,又講他們對自由、民主、天才、聰明等優良品質的堅持。
大師之為大師,必有其值得仰視之處。如歌德,這位德國最偉大的文學家,涉獵範圍包括文學、天文學、化學等等,聰明絕頂,其天才的創造激情非常人所有。如馬丁·路德,他身為天主教徒,卻勇敢地站出來講真話向教皇叫板,冒著生命危險反對罪惡的贖罪券,更讓人驚嘆的是,他僅用短短一年時間就將晦澀艱深的拉丁文《聖經》翻譯成德國人自己的語言,一勞永逸地解除了教會解釋《聖經》的特權。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同樣列為“大師”的還有兩個小人物,他們生活在希特勒殘暴統治的時代,他們也曾是法西斯主義的追隨者,但他們終於有一天意識到法西斯的罪惡,意識到希特勒的慘絕人寰,意識到整個民族文化自由民主傳統的破壞,他們終於挺身而出,走上街頭散發傳單,大膽地抗議,最終被惱羞成怒的法西斯推向刑場,以“叛國罪”判處死刑。他們就是舒和兄妹。他們在臨刑前的表現更讓人震撼,哥哥高聲吶喊“自由萬歲”,妹妹則超乎尋常地一言不發,全然漠視生命即將結束的恐懼和痛苦。2003年,在德國評選出的“歷史十大名人”的名單上,舒和兄妹名列其中,與馬丁·路德、馬克思並肩。舒和兄妹被德國人視為十大名人,也被作者列為大師行列,他們是德國自由民主傳統的化身,他們的勇氣和追求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在作者描述的這些大師面前,你時時能感到他們有著跟你我當下類似的種種困境,卻又時時能感到他們的奮鬥、不屈和抗爭,他們身上張揚的精神能量非我等小輩能擁有。
然而,它的講述方式卻是《百家講壇》式的,“小樣兒”式的敘述和口氣夾雜其中,一些俏皮的四川方言跳躍其中,讓文章顯得活潑有趣。這種“小樣兒”式的語氣卻有一種獨特效果。大師之為大師,必被後人塗抹上了過多的色彩,或片面張揚其傳奇經歷,或過度誇張其非凡之處,生生地讓大師拔著自個兒的頭髮離開地面,讓我們仰視的脖子發酸脹痛不勝煩惱,甚至讓意志薄弱者痛悔自己的渺小,乾脆破罐子破摔了事:這輩子反正是成不了大師了,就這樣混日子吧。這或許是後人在有意渲染大師光輝歲月的同時,無意間造成的負面效應。而“小樣兒”式的語氣下,作者每每將自己與大師比較,發現其獨特處真心地讚美,發現其露怯處開心地嘲笑,你會突然發現,原來大師離我們很近,我們離大師也並不遙遠。只要將我們身上的閃光處著力開發,即使成不了大師,成為小圈子裡的“小大師”也是不錯的事。
作者簡介
虎頭,本名馮曉虎,生於四川成都,留學於德國,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博士,德國洪堡大學博士後,洪堡大學博士生、導師,洪堡學者,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德國語言研究院國際科學家委員會委員。1995年出版短篇小說集《沉浮萊茵河》和專著《老莊與尼采的文化比較》,2003年出版德語言學專著《隱喻與篇章連貫》(德國語言學專業出版社Narr出版),2004年出版語言學專著《思維的框架,篇章的基礎》。
作品目錄
·永遠的白玫瑰(代序)
·誰是馬丁·路德?
·她們的歌德
·席勒私人故事
·海涅——一半是戰士,一半是才子
·學習康德好榜樣
·鞭影下的尼采
·遭遇黑塞
·誤讀愛因斯坦
·巴赫開時百花殺
·說英雄誰是英雄(代後記)
編輯推薦
這是假大師滿街跑的年代,我們已經忘卻真大師的音容笑貌。
這是死大師掛滿牆的年代,我們已經忘卻活大師的喜怒哀樂。
這是“大”惡性膨脹的年代,大師們身上的“小”,早已模糊於我們的視界之外。那么,讓我們翻開《瞧,大師們的小樣兒》,傾聽大師和虎頭教授的心靈碰撞吧,這裡有大氣磅礴,又有兒女情長,有悲天憫人,又有古靈精怪。大師們變得如此豐富,如此有趣,如此伸手可及,只因虎頭。
在這《瞧,大師的小樣兒》里,大師不像個大師,教授不像個教授,他們放下架子,柔軟身段,給你講一個眉飛色舞的故事。
這就是虎頭想告訴你的道理:
大師就是凡人。而凡人,都是大師胚子!
《瞧,大師的小樣兒》,還給我們真正的大師、鮮活的大師、"小"趣橫生的大師。風起於青萍之末。"小"才是大師之源,大師之本。還記得魯迅先生那"被榨出的皮袍下藏著的小"嗎?此事中外同理。歌德、席勒、海涅、貝多芬、愛因斯坦、康德……這些文化大師各有其小。小並不悲哀。人格小才悲哀。虎頭教授寫的小,是小情趣、小智慧、小可愛……所謂小里見大。虎頭寫大師,像寫痴漢,寫狂人,寫情種,寫浪子,只是不寫照本宣科的吹噓,不寫佛頭著糞的詆毀,更不寫攀龍附鳳的自我標榜。這個德國文化爛熟於胸的新銳教授,走著一條與尋常學者徊然相異的道路。熟悉西方文化的教授,很容易一屁股坐到西方的板凳上去。虎頭教授正相反,他對德國文化鞭辟入裡的如數家珍,堅決地植根於"我是一個中國人",更準確地說,是,"我是一個四川人",堪稱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齊飛,拉丁語和德語共國語和四川話一色,春雨潤物中輕輕把歌德席勒拉到我們眼前,讓我們在半夢半醒之間,與他們越過時空相見。他把我們早已當作神靈疏遠的康德海涅還原成讀者身邊的熟人——單位的好好先生,學校的古怪教授,情場的卡薩諾瓦,後院的二大爺。他們如此特立獨行,平步雲端,卻又如此一米陽光,后街男孩。
"和大師對話"已經變成了一句流行口號,幾與跳大繩、請仙姑同義。下細琢磨,才會覺得這個短語其實很有意思。
和大師的對話有沒有意思,取決於和大師對話的是誰。愛因斯坦和物理人對話,多半講e=mc2,和音樂人呢,定會縱論小提琴,和文學青年呢,大概就要聊一聊"從相對論的角度來看,你和哪個女人相處的時間過得最快"。有個廣告創意還讓愛因斯坦和中國嬰兒對話,內容是:你要多喝某某奶粉,對大腦很好。
虎頭教授卻說,愛因斯坦的大腦,還沒有他的大腦重。
媒體推薦
把歷史文化名人拉下“神壇”,用世俗煙火和普遍人性矯正時間和想像對他們的“過度闡釋”,是很多文化隨筆慣用的手段。如今,藉助電視這樣的強勢媒體,“文化隨筆”變身為“百家講壇”,歷史人物和經史典籍變身為成敗哲學、為人機巧、辦公室人際關係辯證等等一系列的“當下文本”。不管學者專家如何質疑這種富有娛樂色彩的變化,但是這樣一種表達方式確實讓歷史和典籍走近了“下里巴人”。從傳播學的角度而言,這是成功的策略。或許是出於這樣的原因,德語專家、教授虎頭才把自己的文體特徵定義為“小樣兒”,讓這些德意志文化英雄、這些在人類的文化版圖中閃耀著鑽石光芒的大師們:尼采、歌德、席勒、馬丁·路德、愛因斯坦、巴赫、康德、海涅……用普通人的方式展示自己傳奇性的昔日風流和評說不盡的永恆魅力。
儘管這本書有作者豐厚的專業知識作為依託,也有作為德語專家原文資料閱讀的便利,但它不是考據、也不是一板一眼的學術研究。因而,對於每個人物的生活軌跡和在各自領域中的成就,沒有“革命性”的發現和評價。或者說,書的重點根本就不在於此。重點在於,在大量豐沛的細節中,重組資料,然後用獨有的切入角度,“再展示”這些大師的個性與尊嚴、自由與抗爭、浪漫與才情。讓知道這些大師的名字,卻怎么也搞不清楚他們何以如此偉大的人,經歷一次“知其所以然”的發現之旅。
於是,這些大師的經歷和成就,變成了可閱讀、可想像的“故事”。而在故事的重述過程中,又始終有作者在場,他時不時地打通故事和現實、德國和中國、大師和自己、大師和讀者、此大師與彼大師之間的界限,用時而慷慨激昂、時而戲謔搞怪的方式,進一步增強“故事性”和“閱讀感”。在個體參與程度極深的寫作中,虎頭甚至經常會冒出一些“名言警句”。比如《她們的歌德》中,講到伍碧絲對歌德的遵從,書里寫道:“名人離婚經常不是因為沒有愛——結婚十年,本來就不可能再有初戀時的那種愛——而是因為缺少尊重和傾聽。”故事的結尾,又有這樣一段話:“所有的男人都是因為女人才存在。我指的不是肉體,而是精神。構想一下沒有凱絲的普希金,沒有尤麗的裴多菲,沒有克拉拉的舒曼,沒有唐婉兒的陸游,沒有陸小曼的徐志摩,沒有隆兒的郁達夫,沒有卡蜜兒的羅丹……”書中類似這樣縱論古今中外的語言眾多,每每寫到情感充沛處,都會有如此酣暢淋漓、雄壯無比的表達。
虎頭的這本隨筆集確實有一種雄性氣質。且不論他格外注重這些大師作為男性與女性的交往,格外關注大師們的婚姻、情感生活對他們成就的影響這些內容上的因素,單是他的表達風格,就沾染了很多“雄激素”。他用“爺們兒”的立場講馬丁·路德,用欣賞的姿態講“用寬厚火熱的胸脯”創造歌德的女人,用艷羨的語氣講席勒坐擁冷氏姐妹的運氣,帶著嚮往和拒絕交織的矛盾講尼采身邊的莎樂美,用支持和鼓勵的語調講愛因斯坦的艷遇……相較於揣度、憂思、推敲相交織的“苦旅”、“品”、“心得”這些“陰性氣質”十足的流行文本,虎頭的隨筆以它個性十足的插入式判斷,帶來了一種“蠻而有理”的新鮮閱讀體驗。
整體而言,這是一部水準相當高的隨筆集。在《當代》連載僅僅是提升水準的外部因素,更大的原因在於它自身的資料豐沛、敘述流暢、理趣昂然。每一篇,都讓人抱有期待,這些大師是那么富有個性的人,他們的專業成功、人格魅力、性格缺陷都會在虎頭的筆下生出“花樣的韻味”。同時,更讓人期待的是,他們傲立於世界文化星空之下的不同身姿,被虎頭描繪的惟妙惟肖,虎虎生風。然而,既然是一本作品集,必然有良莠高下之分。其中,《誰是馬丁·路德》、《她們的歌德》、《海涅——一半是戰士,一半是才子》、《席勒私人故事》寫的比較好。資料和故事圓融統一,表達上也是嚴謹周密與酣暢淋漓並舉。《誤讀愛因斯坦》如果去掉最後部分過多的感慨和評價,留下一些讀者自由判斷、自行感慨的空間會更好。相對於這一篇,《遭遇黑塞》反而以其簡潔流暢更勝一籌。《學習康德》好榜樣,如果把康德的枯燥哲學剔除多一點,增加一點這個“刻板而古怪”的人的個性細節,會更好。正如《巴赫開時百花殺》能夠將音樂知識、藝術成就和巴赫的個體特徵更為水乳交融一些一樣。而《鞭影下的尼采》太像“莎樂美魔咒”了。
這些逐個點評其實近於苛責。以盡人皆知的大師為書寫對象,前人的評說材料浩如煙海,評說角度幾近全面。這樣的難度,即使是給揚州人炒揚州炒飯的難度亦不能及其萬一。只是,有難度的寫作同時也能激發出作者的敘述潛力,催生出更調動人興趣的閱讀。
最後,值得特別提出來的是本書的序言《永遠的白玫瑰》。這篇在網路上已經廣泛流傳,被譽為經典網路隨筆的文章講述的依舊是舒和兄妹的故事。在電影《希望與抗爭》中,這對兄妹曾經以青春的臉龐和青春的意志打動過很多人的心。虎頭把舒和兄妹作為平民勇氣的代名詞,在逐個盤點德意志文化英雄的龐大文本中,虎頭把這對沒有那么有名的兄妹的故事放在最前面,講述他們對自由和尊嚴的堅持,講述他們對信仰的執著和付出,其用意深深打動了我。虎頭說:“他們為世界上每一個熱愛自由的人而死。不論膚色,不論種族,不論年紀。……他們是為我而死的。”
舒和兄妹為每一個人而死,也是為每一個人永生。在這樣的永生面前,他們堪與大師比肩,大師原本也是由普通人蛻變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