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者效果

睡眠者效果(sleeper effect)是霍夫蘭的傳播勸服效果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又稱休眠效果。指在如下情況下出現的勸說性信息的延遲的、隱性的效果: 不可靠的或低可信度的信息源發出的勸說性信息,因受信息源可信度因素的影響,在客群剛接觸之後不會產生影響,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客群對信息源和信息內容之間相連的記憶開始淡漠、消失,訊息內容本身的說服力此時才會充分表現出來,就好比是在經歷了一種“睡眠後“醒”了過來。

根據艾賓浩斯的忘卻曲線原理,由於人腦忘卻機制的用,人腦對信息的記憶量隨時間的推移逐漸減少。不同可信度信源發出的說服性訊息,客群對信源的信任感不同,因而其說服效果最初可能會大於或者小於內容本身的說服力。不可靠的或低可信度的信息源發出的勸說性訊息,客群接觸後初時因不信任信息源而懷疑訊息內容。但一段時間(研究發現時間段為幾周)過後,客群趨於忘卻信源為何人,但卻依然記得訊息本身。此時內容本身的說服力才能較為充分地發揮出來。霍夫蘭用睡眠者效果的概念來解釋信源可信度帶來的說服效果的變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