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片名
睜大雙眼
更多外文片名
EWS .....(USA) (promotional abbreviation)
Rhapsody .....(UK) (working title)
Ojos bien cerrados .....Argentina / Mexico / Peru / Uruguay
De Olhos Bem Fechados .....Brazil / Portugal
я ьХПНЙН гЮЙПШРШЛХ цКЮГЮЛХ .....Russia
Μάτια Ερμητικά Κλειστά .....Greece
S shiroko zakritimi glazami .....Armenia
Spalující touha .....Czech Republic
Tágra zárt szemek .....Hungary
Traumnovelle .....USA (working title)
Yeux grands fermés, Les .....Canada (French title)
影片類型
驚悚 / 劇情 / 懸疑
片長
159 分鐘
國家/地區
美國 英國
對白語言
英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杜比數碼環繞聲 DTS SDDS
評級
Rated R for strong sexual content, nudity, language and some drug-related material.
級別
Hong Kong:III Finland:K-16 Germany:16 Iceland:16 Netherlands:12 Norway:15 Sweden:15 France:U USA:R Canada:R Canada:13+ Ireland:18 Spain:18 UK:18 Taiwan:R-18 Australia:R Singapore:R21 South Korea:18 Italy:VM14 New Zealand:R18 USA:NC-17 Malaysia: Canada:18 Argentina:18 Belgium:KNT Chile:18 Peru:18 Singapore:R Canada:18A Denmark:15 Portugal:M/16 Iceland:14 Switzerland:16 Philippines:R-18 Japan:R-18 South Korea: Israel:18
製作成本
$65,000,000 (estimated)
著作權所有
Warner Bros., 1999 (on print)
拍攝日期
1996年11月4日 - 1998年6月
製作日期
1996年11月4日 - 1998年6月30日
演職員表
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編劇
亞瑟·施尼茨勒 Arthur Schnitzler .....(novel Traumnovelle)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screenplay) and
弗雷德里克·拉菲爾 Frederic Raphael .....(screenplay)
演員
湯姆·克魯斯 Tom Cruise .....Dr. William 'Bill' Harford
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 .....Alice Harford
Madison Eginton .....Helena Harford
Jackie Sawiris .....Roz
西德尼·波拉克 Sydney Pollack .....Victor Ziegler
Leslie Lowe .....Illona Ziegler
Peter Benson .....Bandleader
托德·菲爾德 Todd Field .....Nick Nightingale
Michael Doven .....Ziegler's Secretary
Sky Dumont .....Sandor Szavost
Louise J. Taylor .....Gayle (as Louise Taylor)
Stewart Thorndike .....Nuala
Randall Paul .....Harris
Julienne Davis .....Amanda 'Mandy' Curran
Lisa Leone .....Lisa
Kevin Connealy .....Lou Nathanson
Marie Richardson .....Marion Nathanson
Thomas Gibson .....Carl Thomas
Mariana Hewett .....Rosa
Dan Rollman .....Rowdy College Kid
Gavin Parry .....Rowdy College Kid
Chris Pare .....Rowdy College Kid
Adam lias .....Rowdy College Kid
Christian Clarke .....Rowdy College Kid
Kyle Whitcombe .....Rowdy College Kid
Gary Goba .....Naval Officer
凡妮莎·肖 Vinessa Shaw .....Domino
Florian Windorfer .....Café Sonata Maître D'
拉德·舍博德茲加 RADE Serbedzija .....Mr. Milich (as Rade Sherbedgia)
Togo Igawa .....Japanese Man #1
Eiji Kusuhara .....Japanese Man #2
莉莉·索博斯基 Leelee Sobieski .....Milich's Daughter
Sam Douglas .....Cab Driver
Angus MacInnes .....Gateman #1
Abigail Good .....Masked Party Principal/Mysterious Woman
Brian W. Cook .....Tall Butler
Leon Vitali .....Red cloak
Carmela Marner .....Waitress at Gillespie's
艾倫·卡明 Alan Cumming .....Hotel Desk Clerk
Fay Masterson .....Sally
Phil Davies .....Stalker
Cindy Dolenc .....Waitress at Sharky's
Clark Hayes .....Hospital Receptionist
Treva Etienne .....morgue Orderly
Colin Angus .....Masked Party Principal
Karla Ashley .....Masked Party Principal
Kathryn Charman .....Masked Party Principal
James Demaria .....Masked Party Principal
Anthony Desergio .....Masked Party Principal
Janie Dickens .....Masked Party Principal
Laura Fallace .....Masked Party Principal
Vanessa Fenton .....Masked Party Principal
Georgina Finch .....Masked Party Principal
Peter Godwin .....Masked Party Principal
Joanna Heath .....Masked Party Principal
Lee Henshaw .....Masked Party Principal
Ateeka Poole .....Masked Party Principal
Adam Pudney .....Masked Party Principal
Sharon Quinn .....Masked Party Principal
Ben De Saumserez .....Masked Party Principal (as Ben De Sausmarez)
Emma Lou Sharratt .....Masked Party Principal
Paul Spelling .....Masked Party Principal
Matthew Thompson .....Masked Party Principal
Dan Travers .....Masked Party Principal
Russell Trigg .....Masked Party Principal
Kate Whalin .....Masked Party Principal
Heather Carter-Drake .....(uncredited)
Emilio D'Alessandro .....Man at newsstand (uncredited)
Donna Ewin .....Masked Buxom Girl (uncredited)
Tres Hanley .....Coffee Shop Manager (uncredited)
Alex Hobbs .....Boy in Examination Room (uncredited)
Christiane Kubrick .....Woman Sitting Behind Dr. Harford at Café Sonata (uncredited)
Katharina Kubrick .....Mother of Boy in Examination Room (uncredited)
Kurt Leitner .....Masked Party Stud (uncredited)
製作人
Brian W. Cook .....co-producer
Jan Harlan .....executive producer
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producer
製作發行
攝影機
Arriflex 535 B
洗印廠
DeLuxe, London, UK
攝製格式
35 mm (Kodak 5298)
製作處理方法
Spherical
洗印格式
35 mm
製作公司
Hobby Films
Pole Star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美國]
發行公司
Argentina Video Home (AVH) [阿根廷] ..... (2000) (Argentina) (DVD)
Audio Visual Enterprises [希臘] ..... (Greece) (video)
Warner Bros. Domestic Television [美國] ..... (2000) (USA) (TV) (as Warner Bros. Domestic Pay TV Cable & Network Features)
Warner Bros. GmbH [德國] ..... (Germany)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阿根廷] ..... (Argentina)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巴西] ..... (Brazil) (theatrical)
華納兄弟公司 Warner Bros. [日本] ..... (Japan)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美國] ..... (USA) (DVD)
Warner Home Vídeo [巴西] ..... (Brazil) (DVD)
Warner Roadshow ..... (Greece) (theatrical)
Warner Sogefilms S.A. [西班牙] ..... (Spain)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Effects Associates Ltd. [英國] ..... (uncredited)
General Screen Enterprises [英國] ..... (title opticals)
The Computer Film Company [英國] ..... (digital visual effects and animation) (as The Computer Film Co. London - CFC)
其它公司
2020 Casting Ltd. [英國] ..... extras casting (as 20-20 Productions Ltd.)
Bang & Olufsen [丹麥] ..... special thanks
Cerruti ..... evening wear: Tom Cruise
Chapman Beauvais ..... titles
Compaq [美國] ..... special thanks (as Compaq Computers)
Dream Cars ..... action vehicles
First Unit Fire & Safety ..... fire cover (as First Unit Fire & Safety Ltd.)
Hewlett Packard [美國] ..... special thanks
Hi-Liting Ltd. ..... lighting equipment
Jocelyn Pook Ensemble [英國] ..... score performers
John Frieda Inc. [美國] ..... special thanks
Jonathan Boreham & Associates [英國] ..... special thanks
Lays International Ltd. [英國] ..... equipment vehicles
Lee Lighting Ltd. [英國] ..... lighting equipment (as Lee Lighting)
Leec Ltd. [英國] ..... special thanks
Location Caterers ..... catering (as Location Caterers Ltd.)
Location Facilities Ltd. [英國] ..... facility vehicles
Orange ..... mobile phones
Panavision Grips Ltd. [英國] ..... cranes and dollies
Pinewood Studios Ltd. [英國] ..... sound re-recording at (as Deluxe Pinewood Studios)
Reprise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Rover Group Limited ..... special thanks (as Rover Group)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荷蘭] ..... orchestra: Jazz Suite No. 2 (as 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
S. Fischer Verlag, Frankfurt, Germany [德國] ..... publisher: Arthur Schnitzler's "Traumnovelle"
Sound Design Co. [美國] ..... sound editing (as The Sound Design Co.)
Stilled Movie Ltd. ..... translights
Thames Valley Police HQ, Oxford [英國] ..... special thanks (as The Thames Valley Police)
The Borough of Kensington and Chelsea [英國] ..... special thanks (as The 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 & Chelsea)
The Chelsea and Westminster Hospital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City of Westminster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Gower Street Surgery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Hatton Garden Association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London Borough of Camden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London Borough of hackney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London Borough of Islington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London Film Commission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Luton Hoo Foundation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Metropolitan Police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Nightingale Surgery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Transport Research Laboratory [英國] ..... special thanks
The Victor Silvester Orchestra [英國] ..... orchestra
Warner Sunset Records [美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上映日期
美國
USA
1999年7月13日 ..... (premiere)
加拿大
Canada
1999年7月16日
美國
USA
1999年7月16日
日本
Japan
1999年7月31日
澳大利亞
Australia
1999年8月5日
紐西蘭
New Zealand
1999年8月5日
義大利
Italy
1999年9月1日 ..... (Venice Film Festival)
阿根廷
Argentina
1999年9月2日
荷蘭
Netherlands
1999年9月2日
巴西
Brazil
1999年9月3日
冰島
Iceland
1999年9月5日 ..... (Reykjavik Film Festival)
比利時
Belgium
1999年9月8日
德國
Germany
1999年9月9日
瑞士
Switzerland
1999年9月9日 ..... (German speaking region)
葡萄牙
Portugal
1999年9月10日
台灣
Taiwan
1999年9月10日
英國
UK
1999年9月10日
法國
France
1999年9月15日
劇情介紹
由妮可·基德曼飾演的妻子是一個非常美麗,有著誘人身材的女人,一個在平靜安逸的生活中幻想紅杏出牆的女人,她同時還是有成就的畫廊經理。她身邊還有一個對別人性生活極感興趣,說起男女之事滔滔不絕的女同事,形成一個她幻想遭遇激情的小環境。
湯姆·克魯斯飾演的丈夫是一個事業有成的內科醫生,也許生活過於平淡,他內心有著尋找另類刺激的渴望。他經常活動的上流社交圈裡,那些貌似君子的社會名流的作為既讓他大開眼戒,又讓他重新找回了自己,回歸到妻子和家庭中。
在參加一位上流社會朋友的聖誕晚會中,內科醫生因救這位朋友的一個吸毒過量的性夥伴(女)而被她的裸體刺激,引起了後來的奇遇。妻子在舞會上也被一位風度翩翩的紳士誘惑,差點成為出牆紅杏。
醫生偶然從以前是同學,現在成為鋼琴演奏者那裡得到了一個神秘聚會的時間、地點、著裝要求和進入聚會的密碼信息。好奇心和長期渴望尋找刺激的醫生於深夜敲開租衣店,花高價租了一套禮服和面具就去了那個神秘的地方,當然他順利進去了。
他看到了從未看到的場景,那就是聚會場所的豪華和聚會人數的眾多,而且參加聚會者全部著禮服(帶斗篷的黑袍)戴怪異的面具,個個如鬼魅一般,神秘、沉悶、恐怖的氣氛令他吃驚!
然而,更令他吃驚的還是在簡單的儀式之後開始的正式活動,這樣的活動對於他真正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那是脫去斗篷(仍戴面具)的眾多男女之間赤裸裸的性交和群交場面,行為者視若無人,圍觀者坦然自若。醫生被這樣的聚會和動物般的求歡所震撼,他茫然不知所措……
其實,從醫生一走進來,他便被注意和跟蹤了,因為這個神秘聚會的參加者是固定的人群,連醫生的朋友進來為他們演奏也是從頭至尾都被蒙著眼睛的。因此,進來一個生人馬上就會被察覺。
隨後,先是有一位美女做關心狀讓他趕快離開,後又是他在想離開時被打手們抓住,接著被帶到舉行儀式的大廳接受那位類似教主身份人物的盤問,過程中他又被迫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去自己的斗蓬和面具,把他陽光而且俊美的形象暴露給了這群鬼魅。
就在他被恐嚇,不知自己是死是活的關鍵時刻,那位關心他的美女挺身而出,願自己接受非人的懲罰換取醫生的自由,於是,打手們押走了女人,醫生也走出了那個豪華神秘的莊園。
奇遇和歷險使醫生感到極度不安,他想到了家,於是他迅速回到家中,藏好了斗蓬和面具,和衣躺在了熟睡的妻子身旁……
後來醫生想做調查,他想知道那個神秘莊園的真正主人是誰?他想知道聚會中那些被恐怖的面具掩藏的裸體是什麼人?因此多次遭到恐嚇和跟蹤,使他陷入極度的心驚和不安之中。
直到有一天他那位舉辦聖誕晚會的上流社會的朋友才對他說出了實情,並告訴那天晚上自己也在場並看到醫生的所有情況,那位捨身救醫生女人也是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將他嚇走了事。朋友告訴醫生參加聚會的人物政治身份和社會地位都很特殊和高貴,勸醫生不要再對此事進行任何調查和好奇,以利保護自己。
精彩評論
Cruise. Kidman. Kubrick.
庫布里克對片中的每一場景都下足了工夫。
——芝加哥太陽時報
這是一部關於性嚮往的異常嚴肅的電影,雖然不無嘲弄,但貫穿電影始終的是其怪誕和厚重的基調。
——紐約時報
《大開眼戒》是個引人入勝的關於嫉妒和強迫性婚姻的故事。
——舊金山編年史
庫布里克以一種優雅的方式呈現性和裸體,與其說是色情的不如說是令人煩擾的,其潛在的不確定性和危險為大多數表在的場景蒙上了一層懸而未決的氛圍……《大開眼戒》的關鍵主題即庫布里克思想的核心:社會的非人化。
——Reel評論
幕後製作
關於電影
庫布里克六十年代即買下小說原著著作權,構思三十年才於去世前完成。影片有一個似乎譁眾取寵的題材,那就是“性”,以及令人瞠目結舌的群交場面。這部影片由於鏡頭過於暴露而引起廣泛的爭議。其中爭議最大的是男主角湯姆·克魯斯長達7分鐘的同性戀、性虐待和窺陰癖的鏡頭。但評論界一致認為,這是一部非常嚴肅的作品,其結構如同荷馬的《奧德賽》或喬伊斯的《尤里西斯》,圍繞著主線有許多獨立的人物和情節,貌似偶然地進入主人公的世界,而連線這些若即若離支線的主題思想均是“性”。
故事雖然設定在紐約,但場景和色調均有一種歐式的堂皇。影片用紅色象徵婚姻生活,藍色象徵死亡和危機,兩種色彩交叉出現。影片營造了一種夢的境界,暗示著男主角的“一探究竟”與其說發生在現實世界,不如說是正常人的一種幻想。正如原作所說,“一切都顯得那么超現實 ——他的家庭、他的妻子、他的職業,甚至他自己,木然地在夜晚的街頭遊蕩,思緒也在空中飄浮著。”
本片雖然啟用了好萊塢最耀眼的夫妻明星(現已離婚),但其商業性卻非常有限,此片同庫布里克以前的作品一樣,在發行時既不是票房搖錢樹也不能引起奧斯卡的青睞,其原因便是影片的節奏緩慢、台詞令人咀嚼,更像是服務小眾的歐式文藝片。影片構圖精美、色彩飽滿、鏡頭富有表現力,也許第一次觀看時會覺得冗長(尤其是對帶著看色情片心態的人們),但每次重複觀賞卻能讓人再次"開眼界"。探討性的迷亂並不是影片的最終目的,而是關於這個社會和經濟結構所導致的不同階層和性別的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以及這種狀態對社會發展的反作用以及終極趨向和規律,而這正是庫布里克作品的一貫主題之一——社會發展和結構所引起的非人性化傾向。庫布里克通過該片不僅作了深刻的揭示和思考,並再次作了悲觀的預言。
關於原著及作者
影片根據劇作家自阿瑟·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1926年的小說《夢幻記》(Dream Story)改編而成。施尼茨勒是奧地利享有世界聲譽的戲劇家、小說家以及卷軼浩繁的日記撰寫家。施尼茨勒本來是醫生,後棄醫從文。他早年尋花問柳的浪蕩生涯,以及他“絕對的性純潔”的病態追求,促成了電影原著《夢幻記》的誕生。值得注意的是,施尼茨勒本身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中產階級,他的生活方式以及意識形態無不符合維多利亞時期中產階級的特點,也是現今美國中產階級階層意識形成的一個模板。作品是作者的一面鏡子,在情慾交織的文字中,施尼茨勒無可避免地將跨越階層的恐懼傳達其中,於是,讀者便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一幅階層的群像——底層,如收購租衣店的移民老闆,染上愛滋病的妓女,酒店前台的小廝;中層,醫師比爾·哈福德和他的鋼琴師同窗;高層,他所服務的富翁,古董商人,以及那群乘坐房車的看不見的高層。
演員
好萊塢昔日最耀眼的明星夫妻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出演片中的夫妻角色。
湯姆·克魯斯在片中的表演時好時壞,似乎他不在狀態;而基德曼則鋒芒畢露,表演得非常棒,可謂其從影以來最棒的一個角色。
妮可·基德曼表示,她與湯姆已經結婚十年,拍這部片時是在二人結婚第七年時,這十年間夫妻生活經歷許多變化,她認為如果在結婚初期時接拍這部片的話,可能沒有辦法演出像結婚七年時的內涵與表現。她稱讚庫布里克非常重視演員的感受,並認為庫布里克指導演員的方式不是透過動作的指導,而是透過與演員深入的交談,了解彼此內心的想法,這段合作經驗使她獲益匪淺。湯姆·克魯斯則透露,一開始庫布里克通過另一位導演詢問他的傳真電話號碼,他剛開始以為是開玩笑,因為不敢相信這位大名導會找他拍片,結果第二天庫布里克果真與他聯絡,並表示希望找到一對美國夫婦出演他的新片,湯姆·克魯斯和妮可·基德曼毫不遲疑地答應了。即使庫布里克要求妮可·基德曼三點盡露演出,阿湯同眾多美女演床上戲,兩位巨星都在所不辭,還足足用了兩年時間拍攝此片。
有媒體開玩笑問湯姆·克魯斯,如果他不是演員而是觀眾,今年夏天在《星際大戰首部曲》與《大開眼戒》二片之間會選擇看哪一片,湯姆毫不猶豫的回答,當然是《大開眼戒》。湯姆甚至提醒大家他認為《大》片只看一遍是不夠的,因為其中有很多需要反覆思考的地方,舉例來說,在美國的首映會後,他發現男性觀眾與女性觀眾的反應極端不同,尤其是片中夫妻在床上交談那一幕,他認為要看好幾遍才能有深刻的體會。
對於能夠在“七年之癢”時接拍大導演這部《大開眼戒》,令這對明星夫妻能好好地反省婚姻生活,倆人都說:“即使結婚多年,有的事情你會不好意思同對方講,特別是性生活的問題。拍這部片時,導演要我們剖白,把以前不敢同對方講的都講出來,結果我們兩夫婦比以前更恩愛。”遺憾的是,不久之後兩人即告分手。
精彩花絮
·為取得R級(17歲以下未成年人可以在成人輔導下觀看)的放映標準,爭取更高的票房,技術人員對個別鏡頭做了電子遮蓋處理。即使這樣,美國許多觀眾還是對電影的劃級標準提出質疑。
·編劇之一的弗雷德里克·拉菲爾說該片備選的名字還有“你和我”(You and Me)和“女性主題”(The Female Subject),庫布里克最終選擇了Eyes Wide Shut。
·庫布里克曾傾向於伊娃·赫茲格瓦(Eva Herzigova)扮演Mandy一角,但因為過多的裸體鏡頭、而庫布里克並不試圖修改而拒演。
·由湯姆·克魯斯扮演的比爾·哈福德(Bill Harford)在咖啡館裡讀的標題為“前選美皇后因服藥過量在旅館死去”的文章,其作者署名為Larry Celona,而這位Larry Celona實際是電影的新聞顧問。
·《綜藝》報導,在分析了由華納兄弟公司提供的票房數據後,庫布里克親自決定了影片的上映日期。
·該片的後期幾乎花了一年的時間。
·片中比爾·哈福德的公寓是比照庫布里克一家在1960年代早期住在紐約時的公寓設計。
·導演保羅·托馬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曾光顧過拍攝現場,並向湯姆·克魯斯提供了電影《木蘭花》中的一個角色。
·庫布里克的妻子和繼女為影片捐出了油畫原作。
·由於庫布里克害怕旅行,因此整部影片都是在倫敦以及倫敦附近拍攝完成的,儘管影片故事發生的背景是紐約。在Pinewood攝影棚搭制的街景和建築用以拍攝·片中所有湯姆·克魯斯在城市遊蕩的鏡頭。
·作為一個超級的伍迪·艾倫迷,庫布里克曾考慮讓其出演Victor Ziegler一角,最終還是讓西德尼·波拉克出演。
·當庫布里克在1980年代早期萌生出拍攝此片的念頭時,片中的男主角他當時屬意於史蒂夫·馬丁,他很欣賞這位演員主演的《愚笨的人》(1979)。
·影片13分半鐘、那場檯球室內湯姆·克魯斯和西德尼·波拉克對手戲一節,拍攝了大約3周。而電影開始聚會上歡迎的場景則只拍了兩個小時。
·影片拍攝了400天。
·雖然通常會被認為是庫布里克“未完成的傑作”,實際上影片的最終版在庫布里剋死前四天已由他本人親自遞交給華納兄弟公司。
·庫布里克的女兒Katharina和孫子Alex Hobbs也在片中露了一臉,扮演在片中被克魯斯檢查臉部的小病人及其母親。
·庫布里克在拍攝該片時有三個助手,為了區分他們,他們的被稱之為:導演助手、斯坦利·庫布里克助手和庫布里克先生助手。
·湯姆·克魯斯參加神秘聚會所戴的面具是以瑞安·奧尼爾(Ryan O'Neal)的臉為原型的,這位演員曾主演過《亂世兒女》。
精彩對白
[last lines]
Alice Harford: I do love you and you know there is something very important we need to do as soon as possible.
艾麗絲·哈福德:我真得愛你,而且有一件我們必須要儘快去做的重要的事。
Dr. Bill Harford: What's that?
比爾·哈福德醫生:是什麼?
Alice Harford: Fuck.
艾麗絲·哈福德:性交。
--------------------------------------------------------------------------------
Dr. Bill Harford: You know what they say, once a doctor always a doctor.
比爾·哈福德醫生:你知道他們是怎么說的嗎,只要是醫生就會永遠是醫生。
Nick Nightingale: Yes, or in my case, never a doctor, never a doctor.
尼克·南丁格爾:不錯,在我的病例里,從來就沒有醫生,從來就沒有。
--------------------------------------------------------------------------------
Gayle: Do you know what's so nice about doctors?
格利:你知道醫生為什麼會這么好嗎?
Dr. Bill Harford: Usually a lot less than people imagine.
比爾·哈福德醫生:通常不如人們想像的那樣好。
Gayle: They always seem so knowledgeable.
格利:他們一般都看起來很有見識。
Dr. Bill Harford: Oh, they are very knowledgeable about all sorts of things.
比爾·哈福德醫生:喔,他們對所有的事都很有見識。
Gayle: But I bet they work too hard. Just think of all they miss.
格利:但我打賭他們一定都工作得太辛苦了。想想他們都錯過了些什麼。
Dr. Bill Harford: You're probably right.
比爾·哈福德醫生:你或許是對的。
--------------------------------------------------------------------------------
Dr. Bill Harford: Now, where exactly are we going... exactly?
比爾·哈福德醫生:我們現在要到哪兒去……確切地說?
Gayle: Where the rainbow ends.
格利:彩虹的盡頭。
Dr. Bill Harford: Where the rainbow ends?
比爾·哈福德醫生:彩虹的盡頭在哪兒?
Nuala: Don't you want to go where the rainbow ends?
魯娜:你想到彩虹的盡頭去嗎?
Dr. Bill Harford: Well, now that depends where that is.
比爾·哈福德醫生:恩,這得取決於它在什麼地方。
Gayle: Well, let's find out.
格利:恩,讓我們找到它。
--------------------------------------------------------------------------------
[Alice questions her husband]
[艾麗絲問她的丈夫]
Alice Harford: Hmmm, tell me something, those two girls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Did you, by any chance, happen to fuck them?
艾麗絲·哈福德:恩,告訴我昨晚聚會上那兩個女孩的一些事。你會萬一碰巧操他們嗎?
--------------------------------------------------------------------------------
Alice Harford: So, because I'm a beautiful woman, the only reason any man wants to talk to me is because he wants to fuck me? Is that what you're saying?
艾麗絲·哈福德:因為我是個美麗的女人,因此任何試圖同我談話的男人其惟一的動機就是他想操我?這就是你想說的?
--------------------------------------------------------------------------------
Alice Harford: Millions of years of evolution, right? Right? Men have to stick it in every place they can, but for women... women it is just about security and commitment and whatever the fuck else!
艾麗絲·哈福德:數百萬年的進化,對嗎?對嗎?男人必須戳進他們能戳的每一個地方,但對於女人來說……跟女人有關的僅僅是安全、義務以及性交!
Dr. Bill Harford: A little oversimplified, Alice, but yes, something like that.
比爾·哈福德醫生:稍微有點簡單了,艾麗絲,但是這樣的,有時就像你說的那樣。
--------------------------------------------------------------------------------
[first lines]
Dr. Bill Harford: Honey, have you seen my wallet?
比爾·哈福德醫生:甜心,看到我的錢包了嗎?
Alice Harford: Isn't it on the bedside table?
艾麗絲·哈福德:沒在床邊的桌子上嗎?
Dr. Bill Harford: Now listen, you know we're running a little late.
比爾·哈福德醫生:現在聽著,我們會遲到了。
Alice Harford: I know. How do I look?
艾麗絲·哈福德:我知道。我看上去怎么樣?
Dr. Bill Harford: Perfect.
比爾·哈福德醫生:完美無缺。
Alice Harford: Is my hair okay?
艾麗絲·哈福德:我的頭髮還好嗎?
Dr. Bill Harford: It's great
比爾·哈福德醫生:棒極了。
Alice Harford: You're not even looking at it.
艾麗絲·哈福德:你甚至根本就沒看一眼。
Dr. Bill Harford: It's beautiful. You always look beautiful.
比爾·哈福德醫生:美極了。你總是那么美。
穿幫鏡頭
·當威廉姆在讀報紙時,那頁上的句子都是重複的。(這如果不是一個省事的方法的話,也可看作對《閃靈》的一個模仿。)
·當比爾·哈福德看報紙上關於服藥過量的報導時,標題“drugs overdose”是英國用法,而不是美國用法“drug overdose”。
·連續性:當戴著面具的女人和戴著面具的另一個男人走向比爾·哈福德時,該女子的頭髮最初覆蓋在額前,而在下一個鏡頭裡,頭髮卻跑到了後面。
·連續性:當比爾·哈福德正走進馬里恩的房間時,我們可看到走廊里有兩張雕花的桌子;而當卡爾在幾分鐘後抵達時,第一張桌子的雕花卻消失了。
·連續性:當比爾·哈福德在妓女處而艾麗絲給他打電話時,艾麗絲面前盒子裡的餅乾數量在上一個鏡頭裡是5,在下一個鏡頭裡則變成了6。
·連續性:比爾·哈福德在察覺到被跟蹤時走進了一家餐館。從餐廳館外面看,餐館所在的街道是完全荒廢的;但從餐館裡面往外看,則可看到大街上有許多行人。
·地理錯誤:整部電影都有許多英國道路標誌不斷打破營造出的紐約幻覺並不經意間暴露出拍攝地點。
關於導演
這絕對是位大師級的人物,可惜好萊塢不長眼睛,天妒英才啊,該死的學院派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出生日期 1928年7月26日 逝世日期 1999年3月7日
出生地點 紐約 國家或地區 美國
人物簡介:斯坦利·庫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
斯坦利·庫布里克於1928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儘管他在學校的成績很差,但一直都被認為是一個聰明而有天分的學生。1940年,庫布里克做醫生的父親決定將他送往加利福尼亞跟叔叔住在一起,希望環境的改變能讓他在學習上有所進步。1941年,庫布里克從布郎克斯回到父母身邊完成他國中最後一年的學習,他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終於有了些進步。為了讓庫布里克有些業餘愛好,他的父親教會了他西洋棋。正如父親所希望的那樣,庫布里克狂熱地迷上了象棋,而且很快就成為了一個西洋棋高手。西洋棋在庫布里克後來的生涯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他常常用來對付不合作演員的工具,而且也是他的電影中風雅生活的象徵。
在庫布里克13歲生日上,他的父親做了一個現在看來非常明智的決定——送給他一部照相機。很快,庫布里克成了攝影發燒友,為了照相,他走遍了紐約市的大街小巷,並在朋友的暗房裡加工。當他賣出第一張照片給《看(Look)》雜誌後,他認識了雜誌里的專業攝影師們,並在17歲的時候的到了第一份工作——見習攝影師。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庫布里克定期地在《看(Look)》雜誌上發表作品,並開始如饑似渴地接連觀賞各種電影,成了忠實的電影迷。隨後,他跟朋友星格·亞里山卓一起策劃拍攝一部自己的電影。1950年,庫布里克拿出自己所有的存款投資拍攝記錄片《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此後,他又接著拍攝了其他幾部記錄短片(《飛行牧師(Flying padre)》和《航海家(The seafarer)》)。
通過吸引投資和中央公園裡的西洋棋大戰,庫布里克終於能夠在加利福尼亞完成他的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電影——《厭惡與恐懼(Fear an Desire)》(1953)。電影上映後,儘管各方評論褒貶不一,但對庫布里克的導演天分卻是眾口一詞讚不絕口的。庫布里克接下來的兩部電影《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和《謀殺(The killing)》(1956)使好萊塢開始關注這個新起之秀。並在1957年讓他導演了由科爾克·道格拉斯(Kurk Dauglas)主演的《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其後,道格拉斯再次找到庫布里克並鼓動他接手《斯巴達克司(Spartacus)》(1960)的導演工作。當時的一些輿論認為,庫布里克會被這部高難度的電影難倒,因而可以收斂一點銳氣。但事實上,庫布里克接受了這個挑戰,在電影中加入了大量自己的靈感和風格。許多參與拍攝的工作人員都不習慣於他的風格:攝影師羅素·麥提(Russell Metty)向製片人抱怨庫布里克搶了他的工作。而庫布里克的贊助商則勸告麥提放手讓給庫布里克自己去做,而他只要袖手旁觀就好了。麥提照做了,但諷刺的是,麥提竟憑藉此片獲得了最佳攝影的學院大獎。
庫布里克的下一個計畫是要導演由馬龍·白蘭度主演的《獨眼傑克(One-Eyed Jacks)》(1961),但由於談判破裂,最後白蘭度自己導演了這部電影。對好萊塢已經厭倦並結束了自己第二段失敗的婚姻(第一任妻子死於槍擊)後,庫布里克決定移民英國(儘管庫布里克擁有機師執照,但還是有傳聞他害怕飛行),他其後的所有電影作品都在英國完成。庫布里克在英國導演的第一部作品是《洛麗塔(Lolita)》(1962)。在這部電影裡,庫布里克異常小心地建構和引導,以便它可以便它可以通過審查委員會的嚴格審查。在當時,審查委員會能輕易地毀掉一部電影在商業上的所有成就。
電影《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 or: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1964)對庫布里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冒險,在此之前,核子彈從來沒有被用來充當過喜劇的主題。由於原本是為舞台劇創作的劇本,庫布里克覺得有太多自己創作的橋段過於滑稽荒誕而不能運用在電影裡。但因為庫布里克的電影在評論界和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使得他能夠在財政上和藝術上擁有很大的自由去完成任何自己喜歡的主題。在這一段時間裡,庫布里克關注的事物開始多樣化,在各個階段他總是同時有著好幾個計畫:《藍月亮(Blue Moon)》(一個關於好萊塢第一部色情電影的故事),《拿破崙(Napoleon)》(一個電影版的歷史傳記,但由於工作組在另一個類似題材上的失敗而放棄),《戰爭謊言(wartime Lies)》(以二戰中的歐洲為背景,但最終由於《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1993)出現而放棄),以及《狂想曲(Rhapsody)》(後來被拍成了《大開眼界(Eyes Wide Shut)》(1999))。這些計畫都沒有在當時完成,而他所完成的是一部與科幻小說作家阿瑟·C·克拉克合作的《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1968)。這部電影受到了空前的讚譽,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拍得最好的科幻片。這以後,它成了科幻片的一個里程碑,也成為所有後來的科幻片竟相模仿的對象。在《2001:太空奧德賽》之後,庫布里克完成了作品《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它和《洛麗塔》一樣,引起了極大的爭論,成為當年的話題之作。但與《洛麗塔》不同,這次議論的焦點不僅是對性的描寫,還有對暴力的表現。1975年,庫布里克導演了《巴里·林頓(Barry Lyndon)》,這部電影成為了他事業上和生活上的一個轉折點。至此,庫布里克對導演協定以及演員跟工作人員的盡善盡美有了出了名的苛刻要求。演員們往往被要求連續不斷地拍攝數十個鏡頭而不能休息。
在拍攝一部電影的過程中,庫布里克帶領攝製組來到戰火連天的愛爾蘭。在那裡,他們被告知將成為愛爾蘭共和軍攻擊目標。製片人立即離開了愛爾蘭,而庫布里克渴望隱私和寧靜的願望使他從此開始考慮隱居。1973年,在拒絕導演《招魂者(The EXORCIST)》後,庫布里克製作了他自己的恐怖片《閃靈(The Shining)》(1980)。而史提芬·金(Stephen King)(《閃靈》是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並不滿意庫布里克對他的小說的改編(事實上,史提芬·金在後來自己又寫了同一個故事的劇本,並在1997年拍成了電影)。《閃靈》之後,庫布里克終於如願以償開始了隱居的日子。經過了7年的休養生息後(在這期間他再次結婚),庫布里克才再次執導《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這部電影繼續承襲了庫布里克在評論界的極高讚譽並再一次證明了他的票房神化。
進入90年代,庫布里克著手開始與布萊恩·艾爾迪斯合作新片《A.I.》。同時,他導演拍攝了由湯姆·克魯斯夫婦主演的電影《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遺憾的是,庫布里克沒能親眼目睹這部電影的面世。1999年3月7日,一代偉大的電影藝術家庫布里克在英國英格蘭的赫特福德郡與世長辭。
“銀幕是一個如此神奇的媒介,它能在傳達情緒與感情的同時仍然饒有趣味。我想這是任何其他形式的藝術所無法企及的。” ——斯坦利·庫布里克 ,1970
庫布里克電影特色:
1、幾乎所有的庫布里克電影都有旁白如:《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閃靈(The Shining)》中有代替旁白的標題卡片。
2、庫布里克的電影常常根據小說改編:《洛麗塔(Lolita)》,《殺手之吻(Killer’s Kiss)》。
3、電影中常常出現子彈沿著長得有些誇張的牆平行而又快速地射出:《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2001:太空奧德賽(2001:A Space Odyssey)》。
4、庫布里克的電影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滅絕人性的、非人性化的傾向。
5、對稱的構圖以及鏡頭的頻繁拉伸。
6、電影中常常構造出三方衝突。
7、電影中常常有對激烈的面部表情的大特寫。
8、在需要一串號碼時,庫布里克特別偏愛“114”:這串數是奇愛博士中的解碼器的名字;是《2001:太空奧德賽》中木星探索者的出廠號碼。
9、所有的庫布里克影片中總有一個場景是發生在浴室里的。庫布里克作品年表:
50年代:
《搏鬥的日子》Day of the Fight(1951)擔任導演、剪接、音效
《飛行牧師》Fliying Padre(1951)擔任導演、編劇、攝影
《航海家》The Seafarers(1952)擔任導演、剪接、攝影、音效
《厭惡與恐懼》Fear and Desire(1953)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殺手之吻》Killer’s Kiss(1955)擔任導演、編劇、製片、剪接、攝影
《謀殺》The Killing(1956)擔任導演、編劇
《光榮之路》Paths of Glory(1957)擔任導演、編劇
60年代:《洛麗塔》Lolita(1960)擔任導演
《奇愛博士》Dr.Strangelove(1962)擔任導演、編劇
《斯巴達克思》Spartacus(1964)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2001》2001:Space Odyssey(1968)擔任導演、編劇
70年代:
《發條橙》A Clockwork Orange(1971)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巴里·林頓》Barry Lyndon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80年代:《閃靈》The Shinning(1980)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全金屬外殼》Full Metal Jacket(1987)擔任導演、編劇、製片
90年代:《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1999)擔任導演、編劇、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