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戀講台

眷戀講台

《眷戀講台》,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作者曾在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過一本叫堅守講台的教育隨筆,影響較大。這是筆者在得了一場大病後整理了他近年來對教育的感受,走下講台後,他更加領悟到講台不僅僅是傳道授業,也是師生之間精神上溝通、感情上交流、知識間傳遞,智慧間互動的最佳場所。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作者曾在華東師大出版社出版過一本叫堅守講台的教育隨筆,影響較大。這是筆者在得了一場大病後整理了他近年來對教育的感受,走下講台後,他更加領悟到講台不僅僅是傳道授業,也是師生之間精神上溝通、感情上交流、知識間傳遞,智慧間互動的最佳場所。因此,作者雖然暫時不能上講台了,但依然眷戀講台。書稿分四部分,分別從教師、家長、老年人、書本以談心的名義講授了作者在講台上及眷戀講台的心路歷程。特別是作者在引用《曾國藩家書》中他給兒子曾紀澤的信中,有一段話,頗有價值。他說:

“‘涵泳’二字,最不易識,余嘗以意測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潤花,如清泉之溉稻。雨之潤花,過小則難透,過大則離枝,適中則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過小則枯槁,過多則傷澇,適中則涵養而渤興。泳者,如魚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謂魚躍於淵,活潑潑地;莊子言淳梁觀魚,安知非樂?此魚水之快也。左太沖有‘濯足萬里流’之句,蘇子瞻有夜臥濯足詩,有說罷詩,亦人性樂水之一塊也。善讀書者,須視書如水,而視此心如花、如稻、如魚、如濯足,則涵泳二字,庶可得之於意言之表。”

他雖然是一個晚清的官僚,但這一席話確實是長期讀書與思考之後的心得。教育的精義就是這“涵泳”二字。他提倡讓我們的學生沉浸在知識和語言的海洋之中,在滋潤中吸收和成長,如雨水之潤花,如清渠之灌溉禾苗,更可貴的是他所引宋儒程頤的話:“魚躍於淵,活潑潑地。”如果把教室比作淵深的流水,老師們則帶著孩子在水中歡躍;如果把書本的知識比作淵深的流水,讀書人則如同躍動的游魚;如果把現實的生活比作淵深的流水,每一個大活人都是江河中自由自在的魚兒……總而言之一句話:活潑潑地。

活潑潑地,活潑潑地,理想的教育是活潑潑地,現實的教育應該是活潑潑地。

目錄

一、同教師談心

漢語,我們美麗的精神家園 ——與丁慈礦對話

三人行 ——我看竇桂梅、徐冬梅、薛瑞萍

國小語文教育得失談

得失寸心知 ——獨享、分享、共享

大師們是怎樣教書的?

愛的平等平等的愛

用魯迅的辦法來教魯迅的作品

兒童不宜讀經

商友敬

說背誦 一群幸福的播種人

......

商友敬

拓展親職教育的空間

同家長談孝

從“孝”這個字說起

“二十四孝”第一孝

孝與“肖”

孝與養

“不打不成才”

孝友傳家”

多年父子成兄弟

“理解萬歲”

同家長談讀書

為什麼讀書

打開窗戶

廣交朋友

激發情趣

悟得理趣

吟詠體味

切磋琢磨

融會貫通

.......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