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眶上孔、眶下孔及頦孔的位置關係,以補充人體調查資料及為臨床工作提供依據.方法:採用遊標卡尺測量三孔與周圍結構間的距離,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眶上孔、眶下孔及頦孔距顱正中線的距離分別為,左側:22.64±0.34mm、25.52±0.20 mm、25.67±0.17 mm;右側:23.11±0.35 mm、26.43±0.19 mm、25.93±0.17 mm.左右兩側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眶上孔、眶下孔及頦孔左右對稱,兩側眶下孔和頦孔基本位於一個矢狀面內,而眶上孔位於該矢狀面的內側。
相關詞條
-
眶下裂
眶下裂:位於眶下壁與外側壁之間,起自視神經孔的下外方、眶上裂內側端的附近,由後向前行,其前端距眶下緣15~20毫米的骨性裂隙。
概述 解剖結構 與眶下裂相關的疾病 -
眶內和顱眶部腫瘤切除術
眶內和顱眶部腫瘤切除術是一種手術,ICD編碼01.5111。
手術名稱 分類 套用解剖 適應症 禁忌症 -
眶下動脈
繫上頜動脈第3段的分支之一。經眶下裂入眶腔後進入眶下溝及眶下管,出眶下孔。
概述: 眶下動脈及其周圍動脈的解剖學特點: -
眶腦膜瘤
眶腦膜瘤分原發於眶內的腦膜瘤及繼發於顱內的腦膜瘤二種。前者多來自視神經鞘的蛛網膜,後者由蝶骨腦膜蔓延而來。腦膜瘤源於蛛網膜的內皮細胞,大多為良性,但具有...
病因病理 臨床表現 疾病檢查 疾病治療 並發疾病 -
眶上裂
位於眶腔上部的開口。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眼神經支、外展神經以及眼上靜脈經由此處入眶。
眶上裂及其周圍的骨性結構 眶上裂的空間分部和神經血管走行 -
鼻源性眶內併發症
機體免疫力降低是鼻竇感染引發眶內併發症的重要原因。眶內併發症有5種類型:(1)眶內炎性水腫;(2)眶壁骨膜下膿腫;(3)眶內蜂窩織炎;(4)眶內膿腫;(...
疾病病因 疾病描述 症狀體徵 治療方案 安全提示 -
下孔亞綱
下孔亞綱是已完全絕滅的古代爬行動物,通稱似哺乳爬行動物,或簡稱似獸類,是爬行動物中最近似哺乳動物的一類,是哺乳動物的先驅者。
下孔亞綱 配圖 相關連線 -
眶骨髓炎
眶骨髓炎(orbital osteomyelitis)是一種少見的眼眶炎症,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兒童易患此病可能與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有關...
病因 發病機制 臨床表現 併發症 診斷 -
眶距過寬征
眶距過寬征(orbital hypertelorism)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兩眼眶間骨性距離過寬而導致外形和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正常成年人的眼眶間距(i...
症狀體徵 用藥治療 飲食保健 預防護理 病理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