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真臘(kmir), 又名占臘,為中南半島古國,其境在今高棉境內,是中國古代史書對中南半島吉蔑王國的稱呼。真臘國很早就出現在中國古代史書的記載之中,遠及秦漢,《後漢書》便有記載,當時稱為究不事,後至隋唐,《隋書》始稱真臘(音譯自暹粒Siem Reap),《唐書》改稱為吉蔑、閣蔑(音譯自Khmer),宋承隋代亦稱真臘(又作真里富),元朝則又稱“甘勃智”,明前期稱“甘武者”,明萬曆後稱“高棉”。
歷史沿革
公元前至公元初年後的一段時間,大約相當於中國的秦漢時代,真臘為當時的東南亞古國扶南的屬國,在扶南國的北方,國王姓剎利氏。公元6世紀中葉,高棉北方的吉蔑部落開始興起,勢力不斷擴大,並有真臘,後真臘國公主嫁扶南國王子巴法瓦爾曼(Bhavavarman)為妻,真臘原國王去世,真臘公主駙馬巴法瓦爾曼繼位為真臘國王。
公元7世紀中葉,扶南國王去世,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欲兼任為扶南王,與扶南國王法定繼承人,扶南國太子發生糾紛,真臘國王巴法瓦爾曼起兵,武力征服扶南國,將扶南國變為真臘屬國,建都伊賞那補羅城(Isanapura),伊賞那補羅又名伊賞、伊舍。扶南太子流亡爪哇,建立山帝王朝。
公元7世紀末葉,真臘國王剎利·質多斯那徹底消滅了扶南國的殘餘勢力,後剎利·質多斯那去世,伊圖那先繼位為真臘國王。
公元705年~707年,真臘國分裂為北方的陸真臘(又名文單國)和南方的水真臘,水真臘國都婆羅提拔,陸真臘國都在今寮國境內。
公元8世紀末葉,水陸真臘俱為當時爪哇地區的夏連特拉王朝控制,成為其屬國。
公元9世記初,水陸二真臘又歸統一,且又重新取得了獨立地位,並於公元802建立了吳哥王朝,建國後的吳哥王朝,國勢強盛,文化繁榮。王城建築雄偉,建有世界聞名的吳哥窟,疆域包括今緬甸邊境和馬來半島北部地區。
公元12至13世紀,吳哥王朝因不斷與暹羅、占婆進行戰爭,國勢日漸衰落,並於公元1431年被暹羅攻占了首都吳哥,吳哥王朝滅亡,公元1434年真臘復國,並遷都金邊。
經濟文化
經濟發展歷史上的真臘是一個專制的封建王國,國王為國家最高統治者,掌握王國全部地區的人民﹑水﹑土地﹑森林和山脈,其下設立眾多的王親國戚充任的官僚的官僚機構協助國王統治,在官僚機構之下則是的普通人民,這樣便構成了一個相對完善,等級森嚴的封建秩序。
在這種就古代來說較先進的統治制度的促進下,真臘人民創造了豐富多采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文明,他們在吳哥地區建立了以大型蓄水池為基礎,以一系列縱橫交錯的溝渠網為骨架,直接溝通洞里薩湖的龐大規整的水利工程設施,這個水利工程,既保證了雨季時的儲水之用,又保證了旱季時的居民用水和農田灌溉之需,為農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地便利,使真臘人民能夠迅速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發展出發達的封建農業經濟,而發達封建農業經濟又進一步帶來了封建手工業經濟的發展,使得真臘人民能夠製造出耒﹑鐮﹑鋤等先進的農業工具和牛車和馬車等先進的交通工具,同時發達封建農業經濟也催生了海水製鹽、釀酒、織布等附屬行業,封建經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使商業和文教得到長足的進步,當時的真臘,全國設有102所醫院,121個商旅驛站,擁有眾多的能推算星月斗轉等複雜天文現象的通天文者。
真臘國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四季如春,主要糧食作物稻穀,一年可三至四熟,其它作物也十分豐富,林木、椰竹﹑沉香﹑黃蠟﹑豆蔻﹑紫梗﹑大風子油等是真臘的特產。還有石榴﹑甘蔗﹑芒果等熱帶果品,應有盡有。犀牛﹑大象等珍禽異獸及淡水魚類,也馳名於世。
對外關係
真臘與古代中國有著十分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繫。
公元606年(隋大業二年),真臘國王派遣大使至隋朝朝貢。
公元1117年(宋政和六年),真臘國王派遣大使至北宋朝貢,宋朝皇帝賜以朝服。
公元1120年(宋宣和二年),北宋皇帝詔封真臘國王與占城。
公元1127年~1130年(南宋建炎年間),占城入侵真臘,真臘國屢戰屢敗。
公元1195年~1200年(南宋慶元年間),真臘國大舉反攻,占領占城,納入版圖。這時真臘國擁有戰象近二十萬頭,國土七千里,成為南海強國。
元朝時,元朝皇帝在真臘國地置占城省。
公元1296年(元貞二年),元成宗鐵穆爾派遣周達觀出使真臘,周達觀和他的大使團駐吳哥一年。回國後周達觀寫了關於真臘風土民情的報告《真臘風土記》。
公元1374年(洪武六年),真臘國王忽兒那派遣使臣奈亦吉郎獻方物。
公元1404年(永樂二年),真臘國王參列婆匹牙派遣使團九人朝貢。
公元9世紀至15世紀出現的吳哥王朝,被成為高棉帝國,國勢鼎盛,文化燦爛,版圖包括今日高棉全境以及泰、寮、越三國之部份地區。
公元1430年(宣德五年),暹羅入侵高棉帝國,包圍吳哥城七個月,最後攻破吳哥。因為吳哥太靠近暹羅邊境,高棉帝國放棄吳哥,遷都金邊。此後,中國歷史文獻中稱此國家為高棉。
史籍記載
隋書真臘國,在林邑西南,本扶南之屬國也。去日南郡舟行六十日,而南接車渠國,西有朱江國。其王姓剎利氏,名質多斯那。自其祖漸已強盛,至質多斯那,遂兼扶南而有之。死,子伊奢那先代立。居伊奢那城,郭下二萬餘家。城中有一大堂,是王聽政之所。總大城三十,城有數千家,各有部帥,官名與林邑同。其王三日一聽朝,坐五香七寶床,上施寶帳。其帳以文木為竿,象牙、金鈿為壁,狀如小屋,懸金光焰,有同於赤土。前有金香爐,二人侍側。王著朝霞古貝,瞞絡腰腹,下垂至脛,頭戴金寶花冠,被真珠瓔珞,足履革屣,耳懸金璫。常服白疊,以象牙為屩。若露發,則不加瓔珞。臣人服制,大抵相類。有五大臣,一曰孤落支,二曰高相憑,三曰婆何多陵,四曰舍摩陵,五曰髯多婁,及諸小臣。朝於王者,輒以階下三稽首。王喚上階,則跪,以兩手抱膊,繞王環坐。議政事訖,跪伏而去。階庭門閣,侍衛有千餘人,被甲持仗。其國與參半、朱江二國和親,數與林邑、陀桓二國戰爭。其人行止皆持甲仗,若有征伐,因而用之。其俗非王正妻子,不得為嗣。王初立之日,所有兄弟並刑殘之,或去一指,或劓其鼻,別處供給,不得仕進。
人形小而色黑。婦人亦有白者。悉拳發垂耳,性氣捷勁。居處器物,頗類赤土。以右手為淨,左手為穢。每旦澡洗,以楊枝淨齒,讀誦經咒。又澡灑乃食,食罷還用楊枝淨齒,又讀經咒。飲食多蘇酪、沙糖、秔粟、米餅。欲食之時,先取雜肉羹與餅相和,手擩而食。娶妻者,唯送衣一具,擇日遣媒人迎婦。男女二家各八日不出,晝夜燃燈不息。男婚禮畢,即與父母分財別居。父母死,小兒未婚者,以余財與之。若婚畢,財物入官。其喪葬,兒女皆七日不食,剔發而哭,僧尼、道士、親故皆來聚會,音樂送之。以五香木燒屍,收灰以金銀瓶盛,送於大水之內。貧者或用瓦,而以彩色畫之。亦有不焚,送屍山中,任野獸食者。
其國北多山阜,南有水澤,地氣尤熱,無霜雪,饒瘴癘毒蟲。土宜粱稻,少黍粟,果菜與日南、九真相類。異者有婆那娑樹,無花,葉似柿,實似冬瓜;奄羅樹,花葉似棗,實似李;毗野樹,花似木瓜,葉似杏,實似楮;婆田羅樹,花葉實並似棗而小異;歌畢佗樹,花似林檎,葉似榆而厚大,實似李,其大如升。自余多同九真。海中有魚名建同,四足,無鱗,其鼻如象,吸水上噴,高五六十尺。有浮胡魚,其形似<魚且>,嘴如鸚鵡,有八足。多大魚,半身出水,望之如山。每五六月中,毒氣流行,即以白豬、白牛、牡羊於城西門外祠之。不然者,五穀不登,六畜多死,人眾疾疫。近都有陵伽缽婆山,上有神祠,每以兵五千人守衛之。城東有神名婆多利,祭用人肉。其王年別殺人,以夜祀禱,亦有守衛者千人。其敬鬼如此。多奉佛法,尤信道士,佛及道士並立像於館。
大業十二年,遣使貢獻,帝禮之甚厚,其後亦絕。
真臘國,貞觀二年,又與林邑國俱來朝獻。太宗嘉其歷遠疲勞,錫賚甚厚。南方人謂真臘國為吉篾國。自神龍以後,真臘分為二:半以南近海,多陂澤處,謂之水真臘;半以北多山阜處,謂之陸真臘。亦謂之文單國。高宗、則天、玄宗朝,並遣使朝貢。水真臘國,其境東西南北約皆八百里,東至奔陀、浪州,西至墮羅缽底國,南至小海,北即陸真臘,其王所居城號婆羅是拔。國之東界有小城,皆謂之國。其國多象。元和八年,遣李摩那等來朝貢。
明史真臘,在占城南,順風三晝夜可至。隋、唐及宋皆朝貢。宋慶元中,滅占城而並其地,因改國名曰占臘。元時仍稱真臘。
洪武三年,遣使臣郭徵等齎詔撫諭其國。四年,其國巴山王忽爾那遣使進表,貢方物,賀明年正旦。詔賜《大統歷》及彩幣,使者亦給賜有差。六年進貢。十二年,王參答甘武者持達志遣使來貢,宴賜如前。十三年復貢。十六年遣使齎勘合文冊賜其王。凡國中使至,勘合不符者,即屬矯偽,許縶縛以聞。復遣使賜織金文綺三十二、磁器萬九千。其王遣使來貢。十九年遣行人劉敏、唐敬偕中官齎磁器往賜。明年,敬等還,王遣使貢象五十九、香六萬斤。尋遣使賜其王鍍金銀印,王及妃皆有賜。其王參烈實毗邪甘菩者遣使貢象及方物。明年復貢象二十八、象奴三十四人、番奴四十五人,謝賜印之恩。二十二年三貢。明年復貢。永樂元年,遣行人蔣賓興、王樞以即位詔諭其國。明年,王參烈婆毗牙遣使來朝,貢方物。初,中官使真臘,有部卒三人潛遁,索之不得,王以其國三人代之,至是引見。帝曰:“華人自逃,於彼何預而責償?且語言不通,風土不習,吾焉用之?”命賜衣服及道里費,遣還。三年遣使來貢,告故王之喪。命鴻臚序班王孜致祭,給事中畢進、中官王琮齎詔封其嗣子參烈昭平牙為王。進等還,嗣王遣使偕來謝恩。六年、十二年再入貢。使者以其國數被占城侵擾,久留不去。帝遣中官送之還,並敕占城王罷兵修好。十五年、十七年併入貢。宣德、景泰中,亦遣使入貢。自後不常至。
其國城隍周七十餘里,幅員廣數千里。國中有金塔、金橋、殿宇三十餘所。王歲時一會,羅列玉猿、孔雀、白象、犀牛於前,名曰百塔洲。盛食以金盤、金碗,故有“富貴真臘”之諺。民俗富饒。天時常熱,不識霜雪,禾一歲數稔。男女椎結,穿短衫,圍梢布。刑有劓、刖、刺配,盜則去手足。番人殺唐人罪死;唐人殺番人則罰金,無金則鬻身贖罪。唐人者,諸番呼華人之稱也,凡海外諸國盡然。婚嫁,兩家具八日不出門,晝夜燃燈。人死置於野,任烏鳶食,俄頃食盡者,謂為福報。居喪,但髡其發,女子則額上剪髮如錢大,曰用此報親。文字以麂鹿雜皮染黑,用粉為小條畫於上,永不脫落。以十月為歲首,閏悉用九月。夜分四更。亦有曉天文者,能算日月薄蝕。其地謂儒為班詰,僧為薴姑,道為八思。班詰不知讀何書,由此入仕者為華貫。先時項掛一白線以自別,既貴曳白如故。俗尚釋教,僧皆食魚、肉,或以供佛,惟不飲酒。其國自稱甘孛智,後訛為甘破蔗,萬曆後又改為高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