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與方法(修訂本)

內容介紹

本書是關於研究“詮釋學”的專著,具體包括了:人文主義傳統對於精神科學的意義、“體驗”一詞的歷史、藝術作品的本體論及其詮釋學的意義、偶緣物和裝飾品的本體論根據、真理問題擴大到精神科學裡的理解問題、以語言為主線的詮釋學本體論轉向等方面的內容。

作者介紹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德國當代哲學家、美學家,現代哲學解釋學和解釋學美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主要著作《真理與方法》、《柏拉圖與詩人》、《短論集》三卷、《我是誰、你是誰》等。伽達默爾與其師海德格爾共同將傳統解釋學放到現象學本體論基礎上研究,他的出發點是反對古典解釋學的客觀主義。
伽達默爾將美學看作哲學解釋學的一部分,認為藝術揭示我們的存在,藝術和美是一種基本的存在方式;藝術經驗超越自然科學方法,又接近於哲學經驗和歷史經驗,因而成為解釋學的出發點,同時,每一件藝術品都應被理解,理解是全部世界的本體論存在;審美經驗和藝術經驗的理解特徵,表明了某種解釋學現象。總之,伽達默爾將審美經驗抬高到了哲學的高度,美學成為解釋學的一個有機部分。
伽達默爾詳細分析了審美理解的完成過程,總結出審美理解的鮮明歷史性的特點,通過“對意義的預期”手段,他解決了解釋學循環問題。“解釋學循環”主要包括整體與部分的循環、歷史的循環和本文的循環,是矛盾對立雙方在審美理解中的反映。
伽達默爾還強調審美理解的語言性,審美理解的基本模式是對話和問答,審美主體與藝術本文間的對話創造了共同的語言。
伽達默爾對於藝術本質的探討是從本體論角度出發的,藝術作品的本質具有時間性、隨機性,是該作品在特定環境下對特定審美主體生成的特定意義。他認為藝術是與人的存在和自我理解相結合的;藝術作為一種遊戲,為我們敞亮了一個自由的天地;藝術的不斷開放性使藝術與現實的關係問題更為突出,藝術高於現實而不脫離現實,這一觀點是合理的。
伽達默爾的美學思想,直接啟迪了接受美學理論和讀者反應批評理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