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麥嘉諦1820年1月13日出生在費城。他曾先後在紐約哥倫比亞學院和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並在賓大獲得文學碩士學位。
1840年他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後,在賓夕法尼亞州斯古吉爾縣卡本港(carbon)的煤礦工人中行醫。
1841年1月在當地公開宣誓入教。
1843年8月,麥嘉諦成為長老會派往中國的醫學傳教士。10月9 日,他同柯理夫婦以及詹姆斯·格蘭傑·布里奇曼(James Granger Bridgman)一同乘坐“女獵人號” 離開紐約。
1844年2月19日抵達香港。作為醫學傳道會委派的代理人,他於6月12日乘船北上,20日到達寧波。麥嘉諦在寧波為傳教事業工作多年,期間偶爾會到舟山和鎮海暫住。
1853年2月1日,他和同一教團的三金夫人(MrtRankin)的妹妹胡安娜·馬帝爾達奈特(Juana Matilda Knight)結婚。
1856年11月,麥嘉諦夫婦前往紐約, 1858年5月返回。
1862年7 月,他前往山東芝罘開設新的傳教站,不過最終於1865年9月16日返回寧波,在那兒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1872年,麥嘉締前往日本,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法律兼博物學教授,隨行的中國籍義女金雅妹便在日本上學。後來麥嘉締又把她送到美國留學,使她成了中國近代第一位女大學生、留學生。
1900年7月17日,麥嘉諦逝世。
主要事跡
1844年6月,抵達寧波,在佑聖觀內施醫傳教。他翻譯了第一本寧波方言的《路加福音》,又一度擔任美國駐寧波的首任領事(代理)、郵政局主政,以及清廷出使日本欽使的顧問。
1845年,麥嘉諦在寧波創辦崇信義塾(the Ningpo Boy’s Academy/Boarding School),該校於1867年遷往杭州,改名為育英義塾(Hangchow Presbyterian Boys' School),即之江大學的前身。
1850年到1853年,麥嘉締陸續編著了《平安通書》4冊,由長老會的花華聖經書房出版,介紹天文、氣象常識。他對中國博物學也頗有研究,在亞洲文會的刊物上發表不少論文,其中有33篇系用中文撰寫。
1872年,麥嘉締前往日本,擔任東京帝國大學法律兼博物學教授,隨行的中國籍義女金雅妹便在日本上學。1881年,金雅妹中學畢業後,麥嘉締又把她送到美國留學,使她成了中國近代第一位女大學生、留學生。
個人作品
中文
1. 《三字經新增註解》(Commentary on the Trimetrical Classic),43頁;寧波;1846年。這是麥都思博士那本小冊子的注釋本,1847年在寧波出版該書修訂本,名《三字經注釋》,16頁,後同一印刷所發行了該書的插圖本,名《繡像真理三字經注釋》,17頁,1863年在上海重版時無插圖,16頁,名《真理三字經注釋》。
2.《悔改說略》(Brief Discourse on Repentance and Faith), 10頁;寧波;1847年。官話本,1852年在寧波重版,8頁,名《改悔信耶穌略說》,1860年在上海重版,名《悔改信耶穌說略》。
3.《鴉片六戒》(Six Warnings against Opium),7頁1 寧波;1847年。這是帝禮仕往 品(參見帝禮仕作品第1號)的重版,重版時加上了麥嘉締醫生的附錄,後再版時又加上了麥嘉締寫的一篇序言和一位中國醫生的一些處方,共9頁, 由於新出台的條例 [注釋: 這裡指的是1858年11月中央在上海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後條約》,-一譯註]使鴉片貿易變為合法,原先的“六戒”不適用於新形勢,麥嘉締醫生將其全部改寫後,1864年在上海出版,名《勸解鴉片論》,5頁。
4.《新增聖書節解》(Commentarv on the Epistle to the Ephesians),2卷;130頁;寧波;1848年。這是米憐作品的修訂本(參見米憐作品第19號),書中的名稱術語部相應地換成了當時通用的譯名,書口題名為《新遺詔書註解》。
5. 《罪人得赦之法》(The way of pardon for sinners),宣傳單;寧波;1848年。該宣傳單主要節選自米憐對《以非所書》所作的評論(參見米憐作品第19號),後以小開本書的形式出版。
6. 《耶穌教例言》(christian customs),7頁;寧波,1857年在寧波重版,4頁,1862年在上海重版,12頁。
7. 《耶穌降生言行韻文》(Life of Jesus in verse),6頁;寧波,這是高大衛作品(參見高大衛作品第6號)的修訂本,再版時4頁,1863年在上海重版時10頁。
8. 《靈魂貴於身體論》(The worth of the sou1),4頁;寧波。這是對《馬太福音》第十章第28節的簡單論述,1863年在上海重版,6頁。
9. 《萬國綱鑑》(Universal History),132頁;寧波;1850年。這是部實獵作品(參見郭實臘作品第34號)的刪節版。
10. 《靈魂總論》(Brief Discourse on the Soul),3頁;寧波;1848年。官話本,1863年在上海重版,5頁。
11. 《信經注釋》(The Apostle' s Creed,with Commentary),4頁;寧波;1848年,該篇經改寫後以《信操三綱》為名在寧波出版,加入了《主禱文》和《十誡》以及二者的註解, 16頁,1861年在上海重版,22頁。
12. 《敬上之道》(Duty to superiors),宣傳單;寧波;1848年。該宣傳單由《聖經》選文組成。
13. 《孝敬父母》(0bedience to Parents),宣傳單;寧波;1848年,該宣傳單由《聖經》選文組成。
14. 《論說謊》(0n Lying),宣傳單;寧波;1848年。內容選自米憐博士的宣傳冊(參見米憐作品第4號)。
15. 《安心解難良方》(Efficacious Prescription for giving Peace of Mind),宣傳單;寧波。石印祈持式文,印紙為黑紙白字。
16. 《救主耶穌代我罪而死》(Jesus died for our sins),宣傳單;寧波,該宣傳單曾以書的形式再版。
17. 《信歌》(The Creed in Verse),寧波,該篇和一首韻文形式的禱告文一同印在一幅扇面上,後以書的形式重版,禱告文還曾以單頁形式在登州單獨發行。
18. 《耶穌教要訣》(Fundamental Truths of Christianity),16頁;寧波;1849年。這是先前出版的某一宣傳物的增訂一本,1857年重版, 11頁,1860年經大量改動後由同一印刷所以 《耶穌教要旨》為名重版,15頁,後又從中選出重要的12篇,1864年以宣傳單的形式在廣州出版,沒有題名。
19. 《祈持入門要訣》(Manual of prayer),24頁;寧波;1849年。1863年在上海重版,31頁,這是關於禱告文性質的一篇文章,插有《聖經》選圖以及各種場合所用的祈禱式文。
20. 《新纂靈魂篇大全》(Treatise on the soul),第一部分;66頁;寧波;1850年。這是米憐博士論述文(參見米憐作品第18號)第一卷的修訂本。
21. 《初學編》(Bible History),3卷;166頁;寧波;1851年。該書為依照尤修主教(usher)的年代表排定的《聖經》所載歷史系年,另有關於《新約》和《舊約》之間聯繫的內容以及下限至1846年的教會簡史。
22.《讚美詩》(Hymns of praise),16頁;寧波;1851年。這是23首讚美詩和頌歌的合集,主要為翻譯作品, 曾在福州重版。
23. 《Lu hyiao ts(路小子)》(Frank Lucas),9頁;寧波;1852年。寧波方言本,用羅馬字拼寫印行。
24. 《救靈魂說》(Discourse on the Salvation of the Soul),7頁;寧波;1852年。這是關於 《約翰福音》 第三章第16節的講道文,選編自米憐博士的作品。
25. 《真理易知》(Easy Introduction to Christian Doctrine),16頁;寧波;1853年。1862年在上海重版,21頁。
26. 《平安通書》(Peace Almanac),寧波;1850-1853年。該書每年出版,1850年第一期有38頁正文和7張印有天文、 地理和機械圖表的折頁;收錄了大量有用且有趣的內容,1851年這期開本大了很多,包括33頁正文和12張大折頁;內容重新排列,並加入了新的資料。1852年這期共42頁正文和一張摺疊圖版;內容大致同前一年,亦有增加,1853年這期共34頁正文和3張折頁,加入了許多新的內容。
27. 《靈魂篇》(Treatise on the Soul),26頁;寧波;1856年。這是前第20號作品的刪節本。
28. 《聖經類書》(Scripture Collection),2卷;75頁;寧波;1856年。這是根據主題排列的《聖經》各章節內容。
29. 《福音合參便蒙》(Harmony of the Gospels),142頁;1861年。該書共分9卷,還有一篇序言和大量索引,正文前是《摩西十誡》。
30. 《耶穌教救世要道》(Important Discourse on Salvation),主要由《聖經》中關於上帝唯一性和本質的內容以及救贖罪人的方法組成。
31. 《免禍要言》(Important counse1 to avoid returning to Idolatry),宣傳單;寧波;1862年,韻文形式。
32.《西士來意略論》(Western Scholar' s Reasons for coming to China),登州;1863年。1864年在上海重版,6頁,經修訂後1865年在上海又一次重版,同時還刊登在1865年的《唐番和合通書》 上。
33.《怕死》(The Fear of Death),芝罘;1863年;雙色印刷。
34.《有罪》(Atonement for Sin),芝罘;1863年;雙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