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漢鼎

洪漢鼎,男,北京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北京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個人簡介
洪漢鼎研究院洪漢鼎研究院
1938年生於江蘇省南京市,原籍湖南長沙。1951年至1956年在江蘇無錫市輔仁中學讀書。1956年夏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從師於賀麟教授、洪謙教授和馮友蘭教授,研習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1961年畢業。1963年報考中國科學院哲學所碩士研究生(由於所謂右派問題以及問文化大革命,直至1979年才作為我國第一個提前畢業的研究生,並取得哲學碩士學位) 。197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任賀麟教授助手。1983年獲德國洪堡基金會研究資金,赴德國進修兩年,由於對中德哲學交流作出貢獻,1984年10月受德國總統卡斯頓斯的接見。1985年返國後,任職於北京社會科學院哲學所,1986年任研究員(教授) 。1991年榮獲德國杜塞道夫大學哲學名譽博士,以後多次赴德國、香港等地講學。1992年中國國務院為表彰自己在科學技術事業做出突出貢獻,授與政府特殊律貼專家。1994年自己代表作《斯賓諾莎哲學研究》(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或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成果一等獎。1995年任德國杜塞道夫大學客座教授,並在德講學一學期國後,先後任國內山東大學、東南大學客座教授,擔任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和南開大學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委員,並任北京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1996年我譯的《真理與方法》兩卷本(1993-1995年台灣時報圖書公司出版)又獲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1998年受台灣中正大學邀請,赴台灣十所大學講學。現任北京社會科學學院哲學所研究員,中華全國西方哲學史學會和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以及國際斯賓諾莎學會(荷蘭,德國)理事。研究方向

西方哲學史,分析哲學,當代德國哲學和詮釋學

主講課程

1、二十世紀西方哲學的發展、問題和展望
2、當代詮釋學通論
3、《真理與方法》解讀
4、從胡塞爾經海德格爾到伽達默爾
5、當代德國哲學名著導讀

著作

在德國出版的德文著作

1) 《Chinesisch-deutsches Lexikon de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Scientia Verlag Aalen﹐1991)
2) 《Spinoza und deutsche Philosophi》(Scientia Verlag Aalen﹐1989)
3) 《Chinesisch-deutsches Lexikon der chinesischen Klassiker und Schulen》(Scientia Verlag Aalen﹐1991)
4) 《Chinesisch-deutsches Lexikon de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schen Klassikerwerke》(Scientia Verlag Aalen﹐1995)
5) 《Philosophie Lexikon Metzler》(Verlag J.B.Metzler﹐1996﹐chinesische Teil)
6) 《Die Grundlage der chimesischen Philosophie》(Philipp Reclam﹐Stuttgart 1998)

在內地、香港和台灣出版的中文著作

1) 《斯賓諾莎評傳》(山東人民出版社,1984) 2) 《費希特,行動的吶喊》(山東文藝出版社,1988,1997)
3)《當代西方分析哲學》(遼寧教育出版社,1989)
4)《斯賓諾莎》(台灣東大圖書公司,1992)
5) 《語言學的轉向-當代分析哲學的發展》(香港三聯書店,台灣遠流出版公司,1992)
6) 《斯賓諾莎哲學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
7) 《費希特》(台灣東大圖書公司,1996)
8)《理解的真理:解讀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9)《詮釋學──它的歷史和當代的發展》(人民出版社,2001)
10)《詮釋學史》(台灣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2)
11)《倫理學》導讀》(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12)《重新回到現象學原點──現象學十四講》(台灣世新大學出版社,2008;人民出版社,2008)
13)《當代分析哲學導論》,(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
14)《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8)
15)《當代西方哲學思潮》上下兩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16)《文本與詮釋》(預)

在內地、台灣出版的翻譯著作

1)《笛卡爾哲學原理附形上學思想》(商務印書館,1980,1991)
2)《邏輯學的發展》(商務印書館,1985,1996)
3)《神、人及其幸福簡論》(商務印書館,1987)
4)《真理與方法》(上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5)《詮釋學I 真理與方法》(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3)
6)《斯賓諾莎書信集》(商務印書館,1993,1996)
7)《詮釋學II 真理與方法》(台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5)
8)《哲學百年·新近哲學家》(商務印書館,1996)
9)《批評的西方哲學史》,共3 卷(台灣桂冠圖書公司,1998)
10)《真理與方法》,上下兩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11)《激情自我:費希特書信選》(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
12)《理解與解釋——詮釋學經典文選》(人民出版社,2001;台灣桂冠圖書公司,2002)
13)《詮釋學經典文選(上)》(台灣桂冠出版社,2002)
14)《詮釋學經典文選(下)》(台灣桂冠出版社,2002)
15)《批評的西方哲學史》(東方出版社,北京,2005年)
16)《斯賓諾莎讀本》(中央編譯出版社,北京,2007年)
17)《真理與方法》(兩卷修訂本,商務印書館,北京,2007年)
18)《知識論導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北京,2008年)
19)《伽達默爾:詮釋學,傳統與理性》,商務印書館,2009)
20)《知識論經典讀本》(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1)《詮釋學的真理》,商務印書館,預)

主要學術論文

1) “康德黑格爾哲學東漸記” 載《中國哲學》,第2輯,三聯,1980 2) “維根斯坦的《邏輯哲學論》與邏輯實證主義” 載《外國哲學》,第1期,商務,1981
3) “維根斯坦與石里克” 載《現代外國哲學論集》,人民,1982
4) “斯賓諾莎哲學體系的特徵和幾何學方法” 載《學習與思考》,第1期,中國社科院,1982
5) “試論斯賓諾莎的身心同一論” 載《外國哲學》,第2期,商務,1982
6) “莫里斯·石里克和他的《普通認識論》” 載《國內哲學動態》,第11期,中國社科院,1982
7) “斯賓諾莎若干概念剖析” 載《外國哲學史研究集刊》,第4期,上海人民,1982
8) “存在、認識和自由-斯賓諾莎哲學體系中心結構簡析” 載《外國哲學》,第3期,商務,1983
9) “《維根斯坦哲學述評》讀後” 載《讀書》,第3期,三聯,1983
10) “關於斯賓諾莎的‘一切規定就是否定’” 載《北京大學學報》,第4期,北京大學,1983
11) “科學哲學家和科學史學家” 載《現代外國哲學》,第4期,人民,1983
12) “《邏輯哲學論》與經驗主義解釋” 載《哲學研究》,第9期,中國社科院,1987
13) “關於斯賓諾莎的《神、人及其幸福簡論》” 載《哲學研究》,第12期,中國社科院,1988
14) “論神在斯賓諾莎體系內的內在統一” 載《北京社會科學》,第2期,北京社科院,1989
15) “試論德國哲學與中國哲學的本質同一性” 載《世界哲學年鑑》,中國社科院,1990
16) “馮友蘭先生近況” 載《紫荊》,第4期,香港,1991
17) “克里普克的命名和必然性理論” 載《外國哲學》,第11期,商務1992
18) “賀師與斯賓諾莎” 載《會通集》,三聯,1993
19) “語言與真理” 載《北京社會科學》,第3期,北京社科院,1993
20) “詮釋學從現象學到實踐哲學的發展” 載《中國現象學與哲學評論》,第1輯,上海譯文,1995
21) “詮釋學和詮釋學哲學的觀念” 載《哲學雜誌》,第12期,台灣,1995
22) “隱語與語言困境” 載《北京社會科學》,第4期,北京社科院,1996
23) “《真理與方法》譯後” 載《德國哲學》,第16期,北大,1997
24) “論實踐智慧” 載《北京社會科學》,第3期,1997,轉載於《新華文摘》,第11期,1997
25) “伽達默爾與後期海德格爾” 載《德國哲學論叢》,人大,1998
26) “當代詮釋學與實踐智慧概念” 載《社會理論學報》,第2期,香港理工大學,1998
27) “從詮釋學看中國傳統哲學‘理一而分殊’命題的意義變遷” 載《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9卷第3期,台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9;轉載於《北京行政學報》2001年第2,3期
28) “從詮釋學論理一分殊”, 見《本體與詮釋》,三聯書店,2000年
29) “我與苗公的斯賓諾莎緣”,光明日報,2002年6月14日
30) “伽達默爾的〈真理與方法〉”,上海《世紀書屋》,2000年第2期
31) “世紀哲人寄望東方──伽達默爾訪問記”,中華讀書報,2001年7月25日,《新華文摘》轉載於2001年第11期,台灣轉載於2002年《佛光通訊》
32) “貝蒂關於解釋的方法論原則及其與伽達默爾的爭論”,香港《社會理論學報》,2001年秋,第4卷第2期,第227-257頁
33) “中國詮釋學是一座橋”,訪談,光明日報2002年9月26日書評周刊,轉載於《新華文摘》2003年第1期
34) “斯賓諾莎在中國”,第一屆西方哲學東漸百年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珞珈山莊,2002/9
35) “詮釋學與中國”,《文史哲》,山東大學,2003年第1期,8-12頁
36) “詮釋學與修辭學”,《中國詮釋學》,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期,1-11頁。
37) “詮釋學與修辭學”,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國際研討會,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1月
38) “作為自成事件的詮釋學理解和真理”,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國際研討會。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3年11月;轉載於台灣《中日四書,詮釋學傳統初探》,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上冊,第21-40頁。
39) “西方詮釋學的定位及伽達默爾詮釋學的本質特徵”,載於《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第2期,第9-14頁,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北京,2003;轉載於《新哲學》,第3輯,大象出版社,2004
40) “作為想像藝術的詮釋學──伽達默爾晚年定論“,國際詮釋學研討會,台灣佛光大學,2004年6月
41) “詮釋學在當代的意義”,海峽兩岸三地詮釋學研討會,澳門,2005年9月
42) “解阿爾克邁之謎──試論詮釋學的歷史性觀念”,理性與歷史當代歐陸哲學會議,台灣南華大學,2005年10月
43) “解阿爾克邁之謎:人類為何趨向毀滅?試圖詮釋學的歷史性概念”,載於《中國詮釋學》,第3期,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44) “作為想像藝術的詮釋學──伽達默爾晚年定論”(上),載於《河北學刊》,第26卷,第1期,河北社會科學院,2006
45) “作為想像藝術的詮釋學──伽達默爾晚年定論”(下),載於《河北學刊》,第26卷,第2期,河北社會科學院,2006
46) “伽達默爾與後期海德格爾”,載於《台灣世新大學50年學術專書:文學,思想與社會》,2006年10月。
47) “作為自成事件的詮釋學理解和真理”載於《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
48) “文本,詮釋與對話”,兩岸三地詮釋學與經典解釋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人文學院,2007年5月
49) “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滿性前把握──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三個概念的解釋”,翻譯與詮釋研討會,台北大學,2007年12月
50) “伽達默爾的前理解學說──《真理與方法》研究”(上),載於《河北學刊》,第27卷,第1期,河北社會科學院,2008年1月。“伽達默爾的前理解學說──《真理與方法》研究”(下),載於《河北學刊》,第27卷,第2期,河北社會科學院,2008年3月。
51) “文本,詮釋與對話”,載於《中國詮釋學》,第5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
52) “前理解,事情本身,完滿性前把握──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三個概念的解釋”,文獻,語言與詮釋,兩岸三地詮釋學與中國經典詮釋學術研討會,山東大學,2008年8月
53)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伽達默爾《真理與方法》一書梗概”,中國詮釋學,第6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
54) “何謂現象學的“事情本身”-胡塞爾,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理解之差異”(上),學術月刊,上海,第6期,2009
55) “何謂現象學的“事情本身”-胡塞爾,海德格爾,伽達默爾理解之差異”(下),學術月刊,上海,第7期,2009,
56) “康德黑格爾哲學東漸記”(與賀麟),西學東漸研究,商務印書館,第2輯,2009,
57) “回憶洪謙教授”,《中國分析哲學,2009》,浙江大學出版社,。後一年發表在《世界哲學》,北京,第6期,2010
58) “論伽達默爾的“事情本身”概念”,《武漢大學學報》,武漢,第2期,2011

得獎記錄

著作的《斯賓諾莎哲學研究》(199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獲北京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翻譯的《真理與方法》兩卷本(1993-1995年台灣時報叢書公司出版)獲北京市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