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安州

正安:名源真安州正安縣,清雍正年間改原真安州為正安州,始得名。為史家所稱“開南中之學”的貴州文化第一人尹珍(字道真)故里,貴州文化之搖籃。

簡介

正安:名源真安州 正安縣,清雍正年間改原真安州為正安州,始得名。為史家所稱“開南中之學”的貴州文化第一人尹珍(字道真)故里,貴州文化之搖籃。

歷史

正安,位於貴州北部大婁山北麓,周邊為務川、鳳湄潭綏陽桐梓四川南川諸縣。春秋戰國屬鱉國,秦漢間屬巴郡,隋唐及兩宋相繼屬默、義、智、牢、夷、珍等州。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據蜀稱帝,改珍州之“珍”為“真”,稱真州思寧等處長官司(等於今縣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為真州長官司,隸屬播州。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改土歸流”,改為真安州,屬遵義軍民府管轄。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為正安州,4年後隨遵義隸屬貴州布政使司,始入黔版圖。正安 之“正”,在清代讀“正”(音真,亦如正月讀真月,想系避諱之故)。民國3年(1914年),廢州改縣至今。民國時期,正安縣劃出一部分土地建道真縣。正安縣治所在,先為思寧州(今道真縣舊城),後相繼遷三江里毋斂壩(今新州)、古鳳山麓(今縣城)、德溪里土坪。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復遷古鳳,遂定。
《後漢書》:“桓帝時,柯人尹珍……從汝南許慎、應奉受經書、圖、緯。學成還鄉里教授,於是南域始有學焉。”這裡所指“南域”,應包括今黔北、川南及更遠地區。尹珍傳播中原文化,開南疆文教之先河,“凡屬柯舊縣,無地不稱先師”,影響深遠,被譽為貴州第一文化人及西南文化大師並不為過。直至今日,正安及其周邊地區仍受到尹珍文化影響,逐步延展,形成黔北一支獨特的文化支系,歷千年不衰!《貴州名賢傳》云:“可以說尹先生是貴州文化的開創人,正安是貴州文化的策源地”,故因尹珍而在唐宋時設珍州,後以“正安”名縣。尹珍學術實現之根本為“務本”、“樂道”,國小經藝為“百世之師”。明清直到現當代,研究尹珍者甚多,新編《正安縣誌》有專章敘述;而紀念地則遍及黔中,僅正安即有務本堂及碑和神位碑、故里碑、尹珍墓,塑有尹珍像,建有尹珍閣;綏陽有尹珍講堂及講堂銘;貴陽有尹道真祠;遵義有漢三賢祠(祀尹珍、盛覽、舍人);四川南川有尹子祠。尹珍之學雖不見有經籍傳授,這也是因為地處偏隅,戰亂頻繁,必有所失之故。總述之,尹珍及其行跡體現了他不甘落後,千里求學的精神和熱愛鄉土、獻身教育、傳播文化的精神。現在已成為貴州激勵後人、培育人才的優良傳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