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簡介
陳溝村,屬於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三蘇鄉,距四川眉山市區22公里,從眉山城往西走106線30分鐘即可
到達,距丹稜縣城不足10公里。位於四川盆地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屬於半丘半壩地區。全村包括14個組,1300多戶,4700多人,幅員面積13.6平方公里,由原來的老陳溝、合力、月兒凼三個村組成,1999年就有“中國臍橙之鄉”的美譽。同時擁有“三蘇湖”風景區,景區由三蘇湖山水風光、三峰山、陳溝新村及三蘇遺址遺蹟四部分組成,是一處既有歷史文化內涵、又有山水風光的生態環境優良的區域性休閒度假區。
全村水利設施齊全,電視電話覆蓋率100%,該村是省、市、區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村。全村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總體要求,圍繞“一村一品”建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初步建成了“一村一品”專業村。
農業特色
陳溝村主導產業是以柑桔為主。2009年全村水果面積達到12000畝,水果產值占全村總產值90%以上。
通過“一村一品”建設促進農民增收,使全村人均收入每年遞增500元以上,使人民民眾物質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進一步得到改善。2008年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全村總產值達3033萬元,主導產業收入占總收入70%,2009年人均純收入7000元以上,全村總產值達3385萬元,主導產業占總收入80%以上。其中柑桔主要以9#臍橙為主形成了以“三蘇”牌的臍橙,該產品已銷至全國各地安徽、甘肅、雲南、陝西、山西、河北等等 ,同時其他經濟性作物如:豐水梨, 油桃,枇杷等水果也將成為陳溝村的又一發展亮點尤其是豐水梨已銷往台灣市場。在全村發展“一村一品”的特色水果下,結合當地的旅遊資源優勢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農家樂,為遠道而來的城裡人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地方。交通面貌
該村1998年,村投資45萬元,修通了第一條村級水泥路3.3公里;1999年,全鄉掀起修路高潮,陳溝村
集資75萬元修通村級水泥路4.95公里。 計畫兩年完成公路硬化11.9公里,其中2008年完成3條路8公里。主要路段:一是陳溝村到文星聯網路全長1.5公里,寬3米,;二是“伏三”公路陳溝10組段至丹稜聯網路全長5公里,寬4米。三是陳溝7組沿山公路1.5公里,寬4米;三是陳溝7組沿山公路1.5公里,寬4米。計畫2009年完成3條路,3.9公里。一是陳溝村9組1.2公里,寬3.5米;二是陳溝11組0.5公里,寬3.5米。三是陳溝3、4組2.2公里,寬4米。四是陳溝5組、3組1.2公里,寬4米。擴建設公路。一是2009年內擴寬村辦公室至丹稜3.2公里,使目前的3米達到6米寬。二是2009年擴寬8組1.5公里,3米寬為6米,通過建設,兩年後使全村公路基本實現硬化,硬化公路全長20公里。硬化道路3條:一是陳溝村11組2公里寬3米;二是將擴寬的兩條道路硬化長4.7公里,寬4米。自然環境
陳溝村境內森林茂密,地勢幽淨,氣候宜人。特別是距眉山市區以西22公里、距丹稜縣城不足10公里的三蘇湖,獨特的山水風光尤為引人注目。
三蘇湖,又叫陳溝水庫,建於1958年,據說水域面積約500畝,可蓄水300多萬立方米。湖上有小島數十
湖中島上,有座千佛寺,該寺建於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據說,當時千佛寺場地有東西廊,僧住錫地轄三蘇陳溝、隆興、鐵石頭,廟產單春播谷種每年就以石計,還有大片的山丘地林,可想昔年千佛寺興旺之狀。歷經歲月榮枯沉浮,清末民國戰火紛雲,解放後千佛寺解體,58年大興水利,63年陳溝水庫建成後,千佛崖和千佛寺寺基礎均淹於水中,遂成“水下千佛”奇觀。2009年8月,在地震中受傷的水庫大壩滲水,湖水水位下降,淹沒在水中的上千尊體態不一的佛像終於浮出水面。據《眉山縣文化志》載,三蘇湖水下有摩岩造像三壁,最長的一龕有兩丈左右,刻佛像約一千軀。佛像最大的有一人多高,多數為一尺左右的小佛像,平時沒水中五尺至一丈深。
三蘇湖景區內,人煙稀少,植被保護較好,野生動物眾多。湖水清清,經春夏不枯;山色碧綠,歷秋冬不黃;飛禽走獸,更使野趣橫生;晨鐘暮鼓,愈顯靜濫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