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1-2米;枝紅褐色或棕褐色,無毛,疏生皮刺,小枝常有白粉。葉片盾狀,卵狀圓形,長7-17厘米,寬6-15厘米,基部心形,兩面均有貼生柔毛,下面毛較密並沿中脈有小皮刺,邊緣3-5掌狀分裂,裂片三角狀卵形,頂端急尖或短漸尖,有不整齊細鋸齒;葉柄4-8厘米,無毛,有小皮刺;托葉大,膜質,卵狀披針形,長1-1.5厘米,無毛。單花頂生,直徑約5厘米或更大;花梗長2.5-4.5厘米,無毛;苞片與托葉相似;萼筒常無毛;萼片卵狀披針形,兩面均有柔毛,邊緣常有齒;花瓣近圓形,直徑1.8-2.5厘米,白色,長於萼片;雄蕊多數,花絲鑽形或線形;雌蕊很多,可達100,被柔毛。果實圓柱形或圓筒形,長3-4.5厘米,桔紅色,密被柔毛;核具皺紋。花期4-5月,果期6-7月。
藥用價值
藥用功能
功用主治:治腰脊四肢酸疼。
藥用部位
果實
採收儲藏
夏、秋季採摘成熟果實,直接曬乾,或用沸水浸一下再曬至全乾。
功效
強腰健腎,祛風止痛。主治四肢關節疼痛,腰脊酸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兩。
性味
鹹、酸;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