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葉木

盾葉木是一種中藥,《廣西藥用植物名錄》中有對盾葉木進行了詳細記載。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題 名】盾葉木化學成分及其小鼠腹腔巨噬細胞TNF-a分泌抑制作用
【作 者】馬明 尚小雅 王素娟 李帥 楊永春 石建功 熊澤波
【機 構】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物研究所,北京100050 中草藥物質基礎與資源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50
【刊 名】中國中藥雜誌, 2007(12): 1175-1179
【關鍵字】盾葉木 化學成分 巨噬細胞 TNF-a分泌抑制作用

文 摘

目的:研究盾葉木Macaranga adenantha枝的化學成分並進行小鼠腹腔巨噬細胞TNF-a分泌抑制活性篩選。方法:用各種矽膠和凝膠色譜分離化合物,用波譜學方法鑑定結構;用MTT法測定化合物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TNF-a分泌抑制活性。結果:從盾葉木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得到10個化合物,分別鑑定為cleomiscosin A(1)、cleomiscosin B(2)、鞣花酸-4-O-a-D-吡喃鼠李糖苷(3)、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4)、香草酸(5)、(24R).豆甾4-烯-3-酮(6)、(24R)-豆甾-3,6-二酮(7)、(24R)-6β-羥基-豆甾-4-烯-3-酮(8)、胡蘿蔔苷(9)和β-谷甾醇葡萄糖苷石-6′-O-十七烷酸酯(10);在10μmol·L^-1濃度下,化合物1,3和4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TNF-a分泌的抑制率分別為57.4%,57.0%和64.4%。結論:化合物10為首次從大戟科中分離得到,化合物1~10均為首次從該屬植物中得。化合物1,3和4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TNF-a分泌表現出較強的抑制作用。

藥材

【藥 名】:盾葉木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大戟科植物盾葉木的根。
【功 效】:行氣消脹、止痛。
【主 治】:治療腹脹、肝鬱氣滯之兩脅脹痛。
【性味歸經】:辛、甘,平。入肝、脾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一12克。
【動植物資源分布】:產於廣西。
【拉丁名】:Macaranga henricorum Hemsl.
【考 證】:始載於《廣西藥用植物名錄》。
【分布】:產於廣東中部和西部、廣西、貴州西南部、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300一1300米山
谷常綠闊葉林或疏林中。分布於越南北部。

大戟科·鐵莧菜族的植物和屬

鐵莧菜族(Trib. Acalypheae), 大戟科、鐵莧菜亞科的一個族,本族約80屬。中國國產20屬。
粗糠柴組
刺果野桐組
香野桐組
羽脈野桐組
風輪桐
雲南野桐
大葉石岩楓(變種)
野梧桐(原變種)
毛果山麻桿
崖豆藤野桐
銹毛野桐
小果野桐
粗糠柴(原變種)
小托葉組
盤狀腺苞組
石岩楓(原變種)
長梗野桐(變種)
海南山麻桿
白背葉(原變種)
絨毛野桐(變種)
尼泊爾野桐
湖南山麻桿
密序野桐(變種)
孟連野桐(變種)
毛桐(原變種)
印度輪葉戟(原變種)
兩廣野桐(變種)
栗果野桐(變種)
湖北野桐(變種)
紅葉野桐(原變種)
羽脈山麻桿(原變種)
厚柱山麻桿
輪葉戟
紅背山麻桿(原變種)
廣西白背葉(變種)
白茶樹
灰岩血桐
椴葉山麻桿
棒柄花
泡腺血桐
圓葉野桐
野梧桐
輪苞血桐
粗毛藤
海南粗毛藤
滑桃樹
鼎湖血桐
大苞血桐
刺果血桐
灰岩粗毛藤
綠背山麻桿
印度輪葉戟
灰岩棒柄花
長棒柄花
槓香藤
印度血桐
光假奓包葉
山麻桿
尾葉血桐
台灣血桐
山中平樹
台灣白桐樹
血桐屬
海南白桐樹
卵苞血桐
羽脈山麻桿
假奓包葉
安達曼血桐
喀西白桐樹
長葉白桐樹
白桐樹
樟葉野桐
滑桃樹屬
蓖麻屬
四果野桐
山靛屬
盾葉木
肥牛樹屬
輪葉戟屬
雲南大柱藤
白桐樹屬
中平樹
白大鳳屬
腺葉石岩楓
網脈野桐
石岩楓
腎葉野桐
山苦茶
南平野桐
毛桐
紅葉野桐
褐毛野桐
海南野桐
桂野桐
粉葉野桐
椴葉野桐
短柄野桐
東南野桐
粗毛野桐
粗糠柴
長葉野桐
白楸
野桐屬
山靛
墨鱗
墨鱗屬
大柱藤屬
血桐
草鞋木
白茶樹屬
水柳屬
風輪桐屬
粗毛藤屬
棒柄花屬
蝴蝶果屬
白大鳳
山麻桿屬
紅背山麻桿
假奓包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