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分數 在平衡體系中,為了表達體系內各相的成分,所需要的最少的物質數,稱為組分數(用C表示)。組分數可小於組成該體系的物質數(用S表示),這是因為體系內各物質之間可能存在相互約束的條件。這些約束條件是物質間可能存在的獨立的化學反應(其反應式的數目用R表示)和可能存在的獨立的濃度比例關係(其關係式的數目用m表示)。這樣,組分數由下式確定
C=S-R-м
當體系中不存在獨立的化學反應,也不存在濃度比例關係時,組分數等於該體系的物質數。
相數 體系中成分均勻,聚集狀態相同,如為固態,且具有同樣結構的組成部分稱為相。不同相之間具有明顯界面。體系中相的數目用P 表示。
自由度數 一個體系的狀態,由該狀態下體系的熱力學強度變數表示。強度變數的數目很多,但不是完全獨立的。為了表示一個體系的狀態,需要指定的最少的強度變數的數目,稱為該體系的自由度數(用F 表示)。
相律 當外界影響因素只有溫度和壓強二個變數時,相律指出:自由度數、組分數和相數之間存在如下關係:
F=C-P+2
當研究凝聚態時,壓強影響甚微,這時相律表達為:
F=C-P+1
相律在分析相平衡時具有重要作用。當組分數已知時,體系的自由度僅決定於存在的相數。此時,自由度數的涵義體現為在體系相數一定條件下,可以獨立改變的強度變數數。自由度數小於零在這裡沒有意義。這樣,可根據自由度數為零的條件,求出該體系可以共存的最多相數。例如,對於二元系,在不考慮壓強影響時,F=3-P。當相數分別為1或2時,其自由度數相應為2或1,對於前者,溫度和相的成分皆可在一定範圍內改變而不影響相數;而對於後者,可改變的因素,則只能是溫度或相成分中的一個。如果三相共存,則所有影響平衡的因素都不能改變。根據相律,可預言二元系中同時存在的相數最多為 3。上述相律在分析二元系相平衡時得到的結論,可在實際測定的二元系相圖中得到驗證(見相圖)。
相關詞條
-
礦物相律
由挪威科學家V.M.戈爾德施密特根據吉布斯相律於1911年提出的,又稱戈爾德施密特礦物相律。
礦物相律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瓦爾特相律
19世紀末,德國學者瓦爾特(Walther,1894)提出:“只有那些目前可以觀察到是彼此毗鄰的相和相區,才能原生的重疊在一起。”這就是著名的瓦爾特相律...
-
律學
律學屬於音響學音樂聲學、數學與音樂學的交緣學科。音樂中所有音高方面的研究都涉及律學。例如:鏇律音程的結構與音準;調式與和聲理論中的和諧原理;多聲部縱向結...
-
六律
六律,定音器(竹管)。共有十二個,古書所說的六律,通常是就陰陽各六的十二律而言的. 六律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律制,古樂的十二調。十二調是按照樂音的高低的標準...
基本概況 古代六律 含義 法典 內容 -
《永徽律疏》
永徽律疏》是中國古代法律的典型代表,一般所說的唐律就是指《永徽律疏》。在唐高宗在位的永徽年間,高宗讓長孫無忌等人修訂完成了《永徽律》十二篇,基本上是唐太...
主要內容 制定修改 立法特點 研究目的 研究成果 -
《九章律》
《九章律》 - 定律來源:高祖立漢,天下初定後,蕭何奉命改革秦政,制訂漢律。《漢書·刑法志》:“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於是相國蕭何捃摭秦法,取其宜於時者,...
定律來源 定律評價 作者簡介 參考資料 -
五度相生律
五度相生律是根據複合音的第二分音和第三分音的純五度關係,即由某一音開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次一律,再由次一律向上推一純五度,產生再次一律,如此繼續相生年...
基本概況 結構特徵 影響意義 參考資料 -
十二平均律
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組音(八度)分成十二個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鄰兩律之間的振動數之比完全相等,亦稱“十二等程律”。據楊蔭瀏先生考證,從歷史記載看中國在音樂實...
簡介 例子 歷史 十二平均律的物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