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2.超脫流俗貌。 元 劉祁 《 歸潛志》卷二:“﹝ 辛敬之 ﹞平生不為科舉計,且未嘗至京師,砉然中州一逸士也。”
3.恍然大悟的樣子。 清 龔自珍 《 夜坐》詩:“萬一禪關砉然破, 美人如玉劍如虹。” 清 龔自珍 《最錄<三千有門頌>》:“壬辰歲,得此書於 龍泉寺 ,思之七晝夜,乃砉然破。”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為時既久,精神淪亡,逮蒙新力一擊,即砉然冰泮。”
4.分明貌。 章炳麟 《訄書·征七略》:“略者,封畛之正名。《傳》曰:天子經略,所以標別群書之際,其名實砉然。” 章炳麟 《答鐵錚》:“然所以維持道德者,純在依自,不在依他,則已砉然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