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約翰·盧文先生(John D. Romer,1920-1982) 在1952年於香港南丫島一個山洞中發現這種樹蛙。
1953年,山洞倒塌後被認為已經絕種。
1984年, 盧文氏樹蛙再度在南丫島出現。後來有人在大嶼山、 赤鱲角及蒲台島等地發現牠們蹤影。 模式標本於1952年8月在香港南丫島採集, 而現存所有模式及等模式標本藏於英國大英自然歷史博物館。
環境
赤鱲角島後來被剷平成為機場,工程開始前,由香港大學生物學家們把盧文氏樹蛙送往本地或其他有類似條件的棲息地,盧文氏樹蛙又再在本港的野外繁殖起來。大嶼山的開發很可能是其他棲息地消失,而一些外來品種的淡水魚如食蚊魚,會吃掉盧文氏樹蛙的蝌蚪;每年的火山爆發又會毀掉其他棲息地。
外觀
在香港的22種蛙類及蟾蜍中以盧文氏樹蛙的體積最細小。雌性體型比雄性略大。身體呈棕色而背部有交叉斑紋,可作為保護色。肩背有x形斑紋,腳趾有吸盤,能在樹幹上爬行,所以稱做樹蛙。日間藏在樹林或枯葉底層,體色與枯葉相似。
佈滿小痣粒。兩眼中間有一道黑帶紋。尖吻,有明顯鼓膜。幼長的後肢有多條黑色帶紋,足趾有小吸盤。
習性
夜間捕食白蟻或其他小昆蟲。雄蛙以尖銳而短促的鳴聲求偶。雌蛙在五月前後產卵於無魚棲息的水泵或靜止的水中,約120粒。蝌蚪在4-6星期後變成蛙。
夜行性,日間藏匿在樹叢中或枯葉底層。 捕食白蟻或其他小昆蟲。每年3月初到9月為繁殖期, 雄蛙以獨特響亮類似蟋蟀嗚聲的求偶聲吸引雌蛙。 雌蛙在無魚棲生的湲流或靜止的水中植物或石塊上產卵,數量約120粒。蝌蚪呈棕色,尾部透明,上有棕色圓點,約4-6星期完成變態。
保護
世界自然基金會收集了一些盧文氏樹蛙,飼養在香港大學,並送往澳洲的墨爾本皇家動物園和德國的柏林動物園,進行人工飼養和繁殖,再送回香港,但只有墨爾本皇家動物園成功繁殖。香港政府亦聯同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等進行遷地保育,釋放盧文氏樹蛙在選定的八個遷地保育區。漁護署亦於2002年展開盧文氏樹蛙持續監察計畫。
2004 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 在香港,盧文氏樹蛙受《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