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豐和號

至嘉慶9年(1804年),陳家人辦起了“順天號”醬園,現制現賣的鹽制佐餐品中就有郫縣豆瓣的雛形——鹽漬鮮紅細辣椒。 1949年,“益豐和號”傳到了第四代傳人陳述予手中。 1953年,“益豐和號”與另一家豆瓣作坊“元豐源號”實現公私合營,成為如今的郫縣豆瓣廠,郫縣豆瓣進入又一個快速發展期。

清康熙年間(1662年),福建永定縣翠享村人陳逸仙遷徙至郫邑定居,開始經營起以農副產品為原料的手工釀造製品。至嘉慶9年(1804年),陳家人辦起了“順天號”醬園,現制現賣的鹽制佐餐品中就有郫縣豆瓣的雛形——鹽漬鮮紅細辣椒。鹹豐年間,陳家後人陳守信(號“益謙”),在“順天”醬園的基礎上設立“益豐和號”醬園,味辣味重的鹽漬辣椒一下子火起來,逐步發展到用陶製水缸儲存,研發了加入蠶豆和麵粉經幾次自然發酵的方法,郫縣豆瓣由此誕生。到光緒年間,豆瓣年產量已達三四萬斤。
1949年,“益豐和號”傳到了第四代傳人陳述予手中。1953年,“益豐和號”與另一家豆瓣作坊“元豐源號”實現公私合營,成為如今的郫縣豆瓣廠,郫縣豆瓣進入又一個快速發展期。
2007年12月18日,90歲高齡的郫縣陳述予老人在壽宴上了卻了一樁心事:身為郫縣豆瓣“活化石”——“益豐和號”第四代傳人的他,破除祖輩延續的“家規”,將整理出的7頁郫縣豆瓣製作秘方手稿,鄭重交給了通過長達4年人品考核期的“外人”吳國先。。正籌建郫縣豆瓣博物館的吳國先表示,將把秘方手稿轉贈給博物館,作為2000多件反映古蜀文化和郫縣豆瓣淵源史料文物中的核心內容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