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四川一帶古地名]

益州[四川一帶古地名]
益州[四川一帶古地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益州,中國古地名,漢武帝設定的十三州(十三刺史部)之一,其最大範圍(三國時期)包含今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漢中大部分地區及緬甸北部,湖北河南小部分,治所在蜀郡的成都。

基本信息

州級行政區

先秦

殷商時期益州是巴人和蜀人生活的地方。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併巴蜀。

公元前311年,秦人按鹹陽建制修築城垣。

西漢

西漢-益州南部、哀牢 西漢-益州南部、哀牢

元封五年(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刺史部,四川地區為益州部,州治在雒縣,在後來的幾百年時間內,先後分置蜀郡、犍為郡、朱提郡、越巂郡、牂柯郡、建寧郡、永昌郡、漢中郡、廣漢郡、梓潼郡、巴郡、巴西郡、巴東郡、益州郡等郡,下轄146縣,屬蜀地。位於今四川、貴州、雲南及陝西漢中盆地。

東漢

東漢-益州北部 東漢-益州北部

全國行政區劃作了改動,把益州的治所定為雒縣(今四川廣漢)。

191年,益州牧劉焉徙治綿竹。

194年,又將州治遷往成都,此後益州兼含成都別名之意。這一稱謂幾乎一直沿用至西晉末。但成都的城市名稱卻從未更改過。

三國

三國-蜀-益州南部(庲降都督)(公元262) 三國-蜀-益州南部(庲降都督)(公元262)

益州是當時最大的三個州之一,劉備占領此地並建立蜀漢政權。

三國末年西晉滅蜀漢,分割益州,另置梁州。

南北朝

南北朝-南朝齊-益州(公元497) 南北朝-南朝齊-益州(公元497)

西晉、東晉和南北朝期間這裡一直是益、梁二州。其間十六國時期譙縱在此建立譙蜀政權。

隋唐

隋開皇三年 (583年)﹐罷天下諸郡﹐以州統縣,此時益州僅為一郡之地。

大業三年 (607)﹐又改州為郡﹐益州改為蜀郡,置太守。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稱為益州﹐州置刺史。

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廢除州、郡制,改益州等州為劍南道。

垂拱二年(686年),析益州地置蜀州。

開元七年(719年)劍南道設劍南節度使,益州屬之。

天寶元年(742年)改州為郡,益州改為蜀郡,益州遂除。

成都

成都古稱錦城,錦官城,芙蓉城。別稱“蓉城”

成都為古蜀國故地,蜀人創造了輝煌神秘、能與中原文明媲美的古蜀文明—廣漢的三星堆遺址和成都的金沙遺址就是最好的證明。大約距今2500年前,古蜀國開明王把都城從樊鄉(今彭州、新都交界處)遷到此處,取周太王遷岐“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意,定名為成都。

秦滅蜀,改稱蜀郡。西漢時成都織錦業發達,朝廷在此設定“錦官”進行管理,因此,成都又被稱為“錦官城”或簡稱“錦城”。五代時,後蜀主孟昶下令遍種芙蓉,成都又被稱為“蓉城”。

從西晉末成漢建立(四世紀初)到唐末五代十國時期,成都的 益州別名幾乎就不用了。到五代十國的後蜀第二任皇帝孟昶時,由於在城牆外遍種芙蓉樹,到花開時節,滿城被芙蓉花所包圍。從城外看,如同一座芙蓉城,所以蓉城的別謂自此形成。但是成都的本名卻從沒有變過。

成都為蜀郡首府,又產蜀錦,皇帝置錦官操辦朝廷的蜀錦供求,故又名錦官城。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

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

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

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淄、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楊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成都得名在古蜀國從北向南遷都時.統治者想借光周朝先祖遷都得興旺的運氣,且寄望於這個新地方能夠早日成為其國家的政治中心。所以就取其成為都城之意,命之為成都。所以成都這個地方作為一個城自誕生之時,就叫“成都”了。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繡"為全國三大名繡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禪林"。

歷史事件

漢代時雲南可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順流而下,出孟加拉灣航行到印度。與印度洋航道連線起來。《魏略·西戎傳》記載,大秦國水道通益州永昌郡,當由緬甸海岸登入而達永昌。《厄立特里業海航行記》關於印度東海岸以東地方的描述也可以印證這條路線。英國歷史學家哈威在《緬甸史》中說,公元前2世紀以來,中國以緬甸為商業通道,“循伊洛瓦底江為一道、循薩爾溫江為一道,尚有一道循彌諾江(chindwinr,今親敦江)經曼尼普爾(Mannipur)乘馬需三月乃至阿富汗。商人在其地以中國絲綢等名產,換取緬甸的寶石、翡翠、木棉;印度的犀角、象牙和歐洲的黃金等珍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