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侯

百里侯

百里侯,縣級最高行政長官,舊稱縣令、知縣,今稱為縣長。秦漢時期,以百里見方的地域作為縣的建制,如果人口密集,則略為縮小,如果人口稀少,則略為擴大。此法作為後續朝代劃分縣一級行政區劃的基礎。人們習慣用百里來稱呼縣,如:百里之縣。而縣令一般都是在科場考取功名或者受到舉薦的人擔任,這樣的人在周朝時代就是諸侯。所以,一般將縣令稱為“百里侯”。在如今的21世紀初,中國台灣地區的‘縣長’權利很大,有如過去的縣令。該地傳媒仍保留中國傳統習慣,戲稱縣長為“百里侯”。

歷史含義

古代“百里侯”官階雖不過區區七品,屬於基層幹部,卻是國家賴以為安為生的根基所在——蓋其不僅是貫徹落實中央方針政策、法紀政令;確保完成每年錢糧稅賦征繳任務以及維護地方治安和政局穩定的“第一責任人”,而且直接“典司四民”(即管理士、農、工、商),是地方百姓的“父母官”,也是當地民眾能見到的最大官員,故其政績如何,清廉與否,乃至個性才情等等,不啻亦扮演朝廷“形象大使”之角色了。明萬曆十二年(1584年)編撰的《富平縣誌》,作者孫丕陽曾被萬曆皇帝任命為吏部尚書,故這部名志“官守傳”中的撰述或評語,應該更具權威性,更具“專業眼光”

歷史人物

唐代人物

唐初出任土門令(當時富平稱土門縣)的李大亮,上任時正遇荒年,境內盜賊猖獗,大亮“內撫疲民,墾畝教耕甚力”,獲得當年大豐收。期間又出兵蕩平“諸盜”,消除了地方不穩定因素。其時,秦王李世民到此視察,“下書獎勞”大亮,還特意“賜馬五乘”(大亮已賣掉自己乘馬救災)。不久,在敵強我弱危局中,大亮因單騎說服入侵縣境的胡人(指北方遊牧民族)主帥歸降唐朝立下大功,升調其他地區擔任軍事長官。後來,這位“百里侯”出身的將軍,以其顯赫戰功,晉爵為公,官拜右衛大將軍,併兼任工部尚書。難能可貴的是,大亮雖深得唐高祖、唐太宗以及皇太子李治(唐高宗)的信任,且身居高位,卻一直低調做人,不貪錢財,他59歲病逝時,家裡竟沒有按習俗給死者嘴裡含的珠玉(見《新唐書》)。

宋代人物

宋仁宗時張龜年為富平縣令,“以循吏著名,民愛戴之”。任期滿後,仁宗特意下詔給張縣令增加工資提高級別繼續留任,“以順民望”。元代曾任富平縣令楊朝列,由於“首重民務,勸科農桑”,受到鄉民愛戴。當時關中鬧蝗災,富平境內不曾遭蝗蟲侵害,老百姓便認為這是楊縣令“德政所召”,於是為其“立祠祀德”。

明代人物

明英宗正統年間曾為富平知縣的高應舉,在任期間扶弱鋤強,不講情面,地方“豪強莫不望風屏跡”,其清廉形象即傳為民間美談。據說有天晚上該“百里侯”便裝上街轉悠,從一家酒店前走過,順口問了酒家一句你這酒質量咋樣?不想對方卻答以“高知縣”,繼而有徐徐吐出三字:“徹底清。”高知縣這才省悟到並非酒家認出自己,而是誇他的酒像高知縣一樣清醇、勁烈。想到自己竟成為民間俚語中的人物,應舉不禁“聞而笑之”。

現代意義

中國內地

2009年07月29日,據近期《中國新聞周刊》報導,中組部決定,縣委書記一職的任命權以後收歸省委,由省委常委投票決定。這個訊息,對於中國的縣治,無疑是一大變局。

中國自從有了郡縣以來,縣一級的行政區劃一直是最穩定的。中國的很多縣,從秦漢時期一直延續至今,變動不大。而其他層級的行政區劃,則幾經大起大落,從郡變成州郡,再變為路州,三變為路府,四變為省、路、府。縣以上的行政單位無論怎樣變,縣這一級都相對穩定。這是因為,縣是直接治民的單位;縣令是親民之官,古稱“百里侯”,對於一縣之民來說,關係重大,對於國家同樣關係重大。

按現在的幹部體制,縣委書記僅僅是一個正處級官員。但鑒於縣治的重要性,縣委書記這個正處級官員,其重要性顯然不同於其他同級官員。當今中國,小縣幾十萬人,大縣幾百萬人,幾乎相當於一個中小規模的國家。政局的穩定、百姓的福祉、經濟文化的發展,莫不跟縣委書記有直接關係。因此,重視對一縣首長的選擇,是國家政事的必然。

慎重縣治,慎選縣官,在當今之世,最關鍵的是重視民意。選拔幹部的權力要下放,一直放到老百姓手上,這樣才踏實。

中國台灣

百里侯大戰 百里侯大戰

2009年8月,中評社發表專論稱,2009年年底縣市選舉,台灣民進黨在主客觀大環境不利情況下積極尋求突破之道,‘黨主席’蔡英文日前拋出“百里侯”選前完成“直轄市長”提名,讓提名人身兼輔選重責大任。“天王們”反應冷淡在意料之中,這個倡議流於浪漫,未顧及政治現實,更遑論天王們蠢蠢欲動、伺機再起的政治盤算。蔡英文要以弱勢“黨主席”之姿決定“四大天王”未來布局,困難度很高、幾乎不可能。

首先從“直轄市長”提名機制來看,究竟是循著2009年縣市長選舉的徵召機制或者沿用過往黨內初選提名機制,就可能吵翻天。不可否認,2009年年底“百里侯”選舉因2008年“總統”大慘敗,在團結為最高指導原則下揚棄過去的黨內初選機制,即‘黨員’投票與民調決勝負,改採徵召方式。

其次再就過去沿用黨內初選機制而言,這個技術層面問題不易在短時間獲得共識,而且時間十分壓力很大。假如這么重大課題,未經取得‘黨’共識過程,勢必留下諸多後遺症,‘黨’內腥風雪雨的爭鬥也很難避免。

第三,就制度化與正當性而言,徜若年底前要決定2010年“直轄市長”提名人選,‘黨’內提名機制問題,至少現在或最晚在2009年9月19日舉行的黨員代表大會提出討論。不僅時間緊迫,而且討論提名人選過程勢必更加稀釋年底縣市選舉議題,讓民進黨百里侯戰役更加邊緣化。

第四,再從黨內天王布局來看,現今距離明年“直轄市長”還有一年多時間,台灣政治環境快速,不僅兩岸議題牽動台灣政局發展,馬英九接任國民黨主席之後,對手如何演變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民進黨的“老仙覺”(老手)們正以靜制動觀察,不急於過早出手;就政治運作而言,太早亮出底牌不是明智之舉。

最後,從民進黨內部的權力部署出發,正處於紛亂期的民進黨,黨內同樣存在許多變數,年底縣市長選舉成敗是一個觀察點,2010年5月黨主席改選又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時機。‘黨’內‘天王’或有實力要角多在盤算如何合縱連橫,盤整時間至少要到2010年下半年才會逐步明朗化。

歷史典故

古代記載

桂小寶“前生不善,今生知縣;前生作惡,知縣附郭;惡貫滿盈,附郭省城。”這是古時官場自嘲做官命苦的矯情之作。實則,古時刑民不分,知縣集行政、司法大權於一身,做為郡縣制的基本單元,堪比一方諸侯。

《三國志。蜀書。蔣琬傳》中蔣琬任縣令終日醉酒而而不理政事,劉備欲降責時,諸葛亮卻推薦說:“蔣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 古時一縣轄地約百里,故以百里作為縣的代稱,而執掌這百里之地政令的縣官,也就被戲稱為“百里侯”了。

台灣百里侯之戰

台灣是保留中國文化最原汁原味的地方,同時也是現代民主生根開花的地方,二十三個縣市長皆為選民票選推任,非“朝廷”可以任免,攜一方數萬以至數十萬之選票,其勢力與實力足以與“朝廷”分庭抗禮,故,沿襲了“百里侯”叫法。

民進黨在1997年即是通過百里侯之戰,實施“地方包圍中央”的戰略,而奠定了2000年阿扁問鼎特首的基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