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折不撓

百折不撓

百折不撓,意指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比喻意志堅強,品節剛毅。也作“百折不回。”語出漢蔡邕《太尉橋公碑》:“其性莊,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毛澤東《為爭取千百萬民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鬥爭》:“把黨的方針變為民眾的方針,還須要我們長期堅持的、百折不撓的、艱苦卓絕的、耐心而不怕麻煩的努力。”

基本信息

詞 目百折不撓
發 音bǎi zhé bù náo
釋 義百:概數詞,言其多。折:挫折。撓:彎曲,比喻屈服。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不退縮。
出 處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用  法用來形容人的意志堅強,氣節剛毅高尚。也作“百折不屈”、“百折不回”。
示 例漢陽民軍總司令黃興,系湖南長沙縣人,向來主張革命,屢仆屢起,~。(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回)
典  故    橋玄是東漢時期一位性情剛毅、嫉惡如仇的人。漢靈帝時,橋玄擔任尚書令。那時太中大夫蓋升仗著自己與靈帝有私交,而大肆收受賄賂、搜刮民財。橋玄於是上奏漢靈帝,要求免去蓋升之職,並抄沒他的家產。然而靈帝非但沒有查辦蓋升,反而升了蓋升的職。橋玄非常氣憤,便以生病為由,辭職回了老家。
    橋玄在京城任職的時候,有一天,他十歲的小兒子在家門日玩耍。三個強盜劫持了孩子,並想以此勒索橋玄的財物。訊息傳出去後,校尉陽球同河南府尹、洛陽縣令馬上率兵將橋玄的家包圍起來,但是卻不敢進攻,擔心把強盜逼急了他們會傷害孩子。橋玄大聲喝道:“強盜如此猖狂,難道要為了我的孩子而縱容他們的罪行嗎?”並催促陽球等人進攻。結果,強盜全部被捕獲,但他的小兒子卻因此死去。他的這種剛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為人們所稱道。故東漢蔡邑為他寫下了《太尉橋玄碑》,讚揚他“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

發音

bǎi zhé bù náo
百 折 不 撓

釋義

折:挫折;撓:彎曲。百折不撓:無論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

出處

漢·蔡邕《太尉喬玄碑》:“其性莊,疾華尚朴,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
此成語出自《太尉喬玄碑》,形容不論經受多少挫折,決不屈服退縮的堅強品格。比喻意志堅強,品節剛毅。

示例

漢陽民軍總司令黃興,系湖南長沙縣人,向來主張革命,屢仆屢起。(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回)
自成雖然新遭大敗,但此人百折不撓,銳意進取,加之重要將領均在,上下同心,親密無向,又善於整飭軍紀,救民之急,所以只要他喘息一下,重振旗鼓不難。(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

英文翻譯

keep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setbacks。1.never to yield in spite of reverses; to be undaunted
by repeated setbacks; to keep on fighting in spite of all setbacks; not
to lose heart despite repeated failures
2.keep on doing sth. despite all setbacks

典故

東漢時期,有一位官員叫橋玄,他品行端正,敢於同惡勢力作鬥爭。有一次,一夥強盜綁架了橋玄10歲的兒子,向橋玄勒索一筆銀子。強盜帶著孩子,來到橋玄家裡,威脅橋玄說,如果不答應,就要殺死孩子。不料,反而遭到了橋玄的怒斥。這時,官府派來緝捕強盜的士兵已經團團圍住了橋玄府,但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惟恐強盜會傷害人質。這時,橋玄向院外大聲疾呼道:“你們快來捉強盜,不可因小孩放走賊人!”於是,士兵蜂擁而入,強盜終於被捕,但橋玄的兒子卻被強盜殺死了。人們稱讚橋玄“百折不撓”,讚美他的高風亮節。東漢的中郎將蔡邕特寫了一篇《太尉橋公碑》,碑文上頌揚橋玄說:“高明卓異,為眾傑雄百折不撓,其性疾華尚朴,有百折而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陽翰笙《懷念葉挺同志》:“葉挺同志深知自己一手嚴格訓練出來的部隊,一個個都是百折不撓的鐵打的好漢。”

近義詞

百折不回、不屈不撓、堅韌不拔、威武不屈

反義詞

編輯知難而退、一蹶不振、半途而廢、半途而回、因噎廢食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形容意志堅定,堅持到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