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髮興

白髮興,男,彝族,1965年出生於雲南丘北,代表作品是《二十世紀前半期的雲南民族學》。

基本信息

簡介

白興發(1965—),男,彝族,雲南丘北人,研究員、博士、博士後,碩士生導師。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就讀於雲南民族大學(原雲南民族學院),獲歷史學(民族史)學士學位;1985年7月至今在雲南民族大學雲南省民族研究所從事民族史、民族學研究;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讀於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師從冉光榮先生,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於雲南大學民族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系我國首位完成博士後科研工作的彝族學者,合作導師為尹紹亭教授,結題成果《二十世紀前半期的雲南民族學》;2002年8月破格晉升為副研究員;2006年破格晉升為研究員。

社會兼職

雲南省高校學術委員會委員
全國社科規劃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
教育部學位中心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諮詢專家
雲南民族大學職稱評審委員會專家組成員
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獎評審專家
省內外部分高校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閱專家
省內外部分高校學報特約審稿專家
中華彝族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彝族企業家》雜誌副總編、彝族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理事
雲南民族大學博士點建設民族學學科方向帶頭人
雲南省彝學會副會長
雲南民族大學彝學會會長
楚雄師範學院“雲南彝族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研究基地”首席專家
“彝人之都”網站負責人
“子君網”網站負責人

學術論文

1、《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系列活動綜述》,《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996年第1期;[核心]
2、《雲南少數民族茶文化及其在旅遊文化中的地位》,《民族藝術研究》1997年第4期;
3、《民族服飾的特點及功能》,《青海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核心]
4、《我國少數民族的民居建築》,《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核心]
5、《從民族志材料看巫的起源和發展》,《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核心]
6、《音樂在少數民族社會交往中的作用》,《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核心]
7、《雲南彝族服飾的區域特徵及其文化內涵》,《雲南彝學研究》第一輯,雲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8、《彝族禁忌的起源及特點》,《雲南彝學研究》第二輯,雲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9、《淺談彝族通史研究的重點及拓展的研究領域》,《雲南彝學研究》第三輯,雲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7月版;
10、《論少數民族禁忌文化與自然生態保護的關係》,《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核心]
11、《彝族傳統禁忌的成因及文化功能》,《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
12、《彝族禁忌的起源及演變試探》,《雲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核心]
13、《傣族的未婚青年組織》,《民族》2003年第5期;
14、《彝族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學術探索》2003年第6期;[核心]
15、《彝族歷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民族問題研究》2003年第9期全文轉載;[全國核心]
16、《近百年來彝族史研究綜述》,《學術月刊》2003年第9期;[全國核心]
17、《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的生態意識》,《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核心]
18、《雲南彝族服飾的區域特徵及其文化內涵》,《中國彝學》第二輯,民族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19、《〈彝族古代畢摩繪畫〉評介》,《民族研究》2003年第6期;[全國核心]
20、《彝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貴州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核心]
21、《論西部大開發中彝族傳統文化的建設和保護》,《楚雄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22、《傣族生態文化略述》,《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第4期;
23、《“樂器說話”在南方少數民族社會中的運用》,《音樂探索》2003年第4期;[核心]
24、《西南少數民族的巫師及其社會職能》,《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1期;
25、《畢摩文化發掘研究的新成果》,《世界宗教研究》2004年第2期; [全國核心]
26、《彝族史研究一世紀》,《涼山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27、《西南少數民族巫師述論》,《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3期;[核心]
28、《彝族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第3期;
29、《20世紀彝族史研究述略》,《大理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30、《少數民族傳統習慣法規範與生態保護》,《青海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核心]
31、《少數民族高等教育在西部大開發中的作用芻議》,《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1期;
32、《越南彝族的歷史與文化》,《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3期;
33《論彝族禁忌與彝族道德規範的聯繫及區別》,《雲南彝學研究》第四輯,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34、《雲南滿族來源述略》,雲南省民族研究所五十周年所慶《民族理論與民族發展》學術論文集,雲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35、《南詔文化說略》,載《雲南彝學研究》第五輯,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6、《彝族火的發明與使用》,載《雲南彝學研究》第五輯,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7、《彝族天文與曆法》,載《雲南彝學研究》第五輯,雲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38、《夜郎可樂文化與彝族古代先民》,《畢節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39、《自杞國史事考述》,《文山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第4期;
40、《關於雲南著名人類學田野調查地點的再研究》,《學術探索》2008年第6期 [核心]
41、《試述彝族傳統文化及其建設保護》,載《雲南彝學研究》第六輯,雲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版;
42、《子君彝族文化保護行動》,載雲南省民族研究所編《雲南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論文集),雲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6月版;
43、《彝族古代歌舞藝術概述》,《畢節學院學報》2009年第7期;
44、《彝族文化與彝族發展》(代序),載雲南民族大學彝學會編《彝族文化與彝族發展》(論文集),雲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5、《邛都文化》,載雲南民族大學彝學會編《彝族文化與彝族發展》(論文集),雲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6、《朱提文化》,載雲南民族大學彝學會編《彝族文化與彝族發展》(論文集),雲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7、《中華民族十月年試析》,(與人合撰,第二作者),載雲南民族大學彝學會編《彝族文化與彝族發展》(論文集),雲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
48、《論二十世紀前期人類學家對西南少數民族體質的調查和研究》,《學術探索》,2009年第6期。

課題、項目

完成的項目、課題

1、《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經濟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雲南省科技廳項目,參與,本人完成其中農業部分,1985年9月—1987年3月;
2、《昆明市民族鄉鄉情》,昆明市民委項目,參與,本人完成昆明市官渡區子君彝族鄉、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湯郎箐苗族鄉,1987年9月—1988年1月;
3、《曲靖地區民族志》,曲靖地區民委項目,參與,本人完成“瑤族”部分,1989年3月—1991年6月;
4、《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史叢書》,雲南省民族研究所與雲南民族出版社合作項目,參與,本人完成《彝族文化史》,1997年6月—2001年5月;
5、《二十世紀前半期的雲南民族學》,雲南大學民族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博士後研究課題,國家人事部批准雲南大學立項項目,主持,獨立完成,2004年10月—2007年6月;
6、《滇池東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歷史與文化》,主持、主編,2005年10月—2008年9月;
7、《民國時期國內學者對雲南少數民族的調查及研究》,雲南民族大學青年基金科研項目,主持並獨立完成,2007年10月—2008年10月。
8、《玉溪市民族工作創新之路》,玉溪市政府、玉溪市民宗局課題,參與,本人完成其中三章,2006年9月—2008年12月;
9、《制約雲南省景頗族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對策研究》,雲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決策諮詢研究項目,參與,本人完成其中綜合報告,2007年9月—2008年11月;
10、參與張純德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基金西邊項目《彝文史料中的西南邊疆歷史研究》,2008年10月—2009年12月。

正在進行的研究課題

《中國彝族通史》,國家民委立項課題,本人系《中國彝族通史·文化史專題》負責人,共完成其中16節32萬字的撰寫任務,2002年10—2010年8月。
中國節日志彝族密枝節》,文化部中國節日誌辦公室,主持,2009年12月立項。

著 作

1、《彝族文化史》,專著,30萬字,雲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3月出版;
2、《彝族傳統禁忌文化研究》,專著,21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5月出版;
3、《彝族古代文化》,專著,28萬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6年8月出版;
4、《滇池東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歷史與文化》,主編,32萬字,雲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5、《曲靖地區民族志》,合著,本人完成第六章“瑤族”,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6、《中國昆明大觀》,合編,本人完成部分篇章文稿撰寫,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7月出版;
7、《玉溪市民族工作創新之路》,本人撰寫完成第四、五、七章,雲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此外,已完成《二十世紀前半期的雲南民族學》,專著,待出版;
即將完成《滿族文化史》(合著),《自杞國歷史與自杞國陶石文化》(合著);主編《彝族文化與彝族發展》(已完成,即將出版)。

獲獎情況

1、2003年7月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中共雲南民族大學黨委組織部;
2、2004年12月被評為“優秀科技工作者”,雲南民族大學科技處;
3、2006年1月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中共雲南民族大學黨委組織部;
4、2006年9月被評為“雲南民族大學先進工作者”,雲南民族大學人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