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山軋蠶花

含山軋蠶花

軋蠶花(軋,方言音“嘎”)浙江湖州市含山、善璉、德清縣及新市等地,在每年清明廟會祭拜蠶種的習俗,其中多有民間藝術表演,規模盛大。每年從清明節(俗稱“頭清節”)開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稱“三清明”)結束。

含山軋蠶花是江南蠶鄉崇拜蠶神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中國絲綢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早在殷商時期的甲骨卜辭中,就有“蠶示三牛”的記載。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農桑是國家之本,史書上都有皇后親蠶、祭祀先蠶的記載。菀窳婦人寓氏公主、伏羲、黃帝、嫘祖、蠶叢氏都充當過蠶神。晉代乾寶《搜神記》中的《太古蠶馬》就是一則“白馬化蠶”的蠶神神話。一千多年來,“白馬化蠶”這一遠古神話傳說在杭嘉湖蠶鄉廣為流傳,流傳最廣當數浙北蠶鄉。民間傳說把地處浙江省湖州市南潯區含山鎮境內的含山,視為蠶神的發祥地和降臨地,含山清明“軋蠶花”習俗便由此而生,含山也由此成為杭嘉湖蠶鄉的“蠶花聖地”。據史料記載,含山清明“軋蠶花”活動始於唐代。唐代乾符二年(870)始建含山寺(包括蠶花殿);宋代元祐年間(1086——1094)始建含山筆塔。據說含山有“十六殿”“十大景”,其中馬鳴殿也叫蠶花殿,供奉馬鳴王菩薩(亦則蠶花娘娘),香火終年不斷。正清明最為熱鬧,其活動的重心就是祭祀蠶花娘娘。
蠶花廟會作為一種社區文化,傳承的是“祈蠶嬉春”的吳文化“集體無意識”心理。蠶農們一方面為了祈求蠶神保佑蠶花大熟,另一方面借神嬉春,進行社區的民間狂歡。綿延千餘年來,每年清明杭嘉湖各地盛行“軋蠶花”廟會。而含山軋蠶花內容最豐富,盛況在其他廟會之上,堪稱蠶花廟會的代表。含山蠶花廟會從每年清明節(俗稱“頭清明”)開始,至清明第三天(俗稱“三清明”)結束。其中以頭清明較為熱鬧。除了當地及附近桐鄉縣、德清縣境內的鄉民,更有大批從湖州城中、桐鄉烏鎮以北、嘉興新塍、江蘇吳江等地,直至遠及蘇州和杭州的遊人,紛紛從水路、陸路湧向含山。其中絕大多數是蠶鄉農民,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俗稱“軋蠶花”。“軋”為吳方言,是“擠”的意思。
傳統的含山“軋蠶花”活動,主要以背蠶種包、上山踏青、買賣蠶花、戴蠶花、祭祀蠶神、水上競技類表演等為主要內容。
傳說蠶花娘娘在清明節化作村姑踏遍含山每寸土地,留下了蠶花喜氣,此後誰來腳踏含山地,誰就會把蠶花喜氣帶回去,得個蠶花廿四分。因此人們稱含山為“蠶花地”,含山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蠶神聖地,有蠶桑“正宗”發祥地的意味。所以蠶農們每年清明都要來游含山、軋蠶花、踏踏含山地。蠶姑在踏蠶花地之前都要先到山頂宋塔旁的蠶神廟裡進香。年長的人身背紅布“蠶種包”,將自家今年頭蠶蠶種紙置於包幞之中。上山繞行一周,讓蠶種染上含山的蠶神喜氣,以祈求今年蠶繭豐收。蠶婦們則爭購石淙人出售的精美的彩紙蠶花,簪戴頭上,有的在甘蔗上插上五、六枝蠶花,意為“甘蔗節節高,蠶花插在上面蠶養得好”。相傳,西施去越適吳時,途經杭嘉湖蠶鄉,把一種蠶花分送給蠶婦,預祝蠶花豐收。那一年,果然是家家蠶花廿四分。相沿成習,杭嘉湖蠶鄉的廣大蠶婦就有了簪戴蠶花的習俗。所謂蠶花,是一種用紙或絹剪扎而成的彩花。蠶花形如月季或玉蘭,插在竹製的花簞上出售。簪戴蠶花成了一種蠶婦的特殊服飾習俗。朱恆《武原竹枝詞》寫道:“小年朝過便焚香,禮拜觀音渡海航。剪得紙花雙鬢插,滿頭春色壓蠶娘。”作者原註:“紙花,號蠶花。”
清明節一大早,含山上紅男綠女已是人山人海。在向含山進發的途中,類似廟會出會的祀神儀典就已開始了。其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以“廟界”(即一廟所轄之地域、村坊)為單位的拜香會(水路來的叫拜香船),在山下匯合後,依次上山朝拜蠶花娘娘。包括“吊臂香”、“扎肉蜻蜓”“拜香童子”、“吹打樂人”等;二是抬菩薩出遊。以“廟界”為單位抬著當地地方神祗的行身如“總管菩薩”、“土主菩薩”(即土地菩薩)、“宋將軍”等地方神遊等,華蓋垂垂,旌旗飄飄,簇擁“菩薩”上含山,繞寶塔一周駐蹕片刻後,仍前呼後擁下山。有的還夾雜“抬閣”(“盜仙草”、“趙雲救主”、“三戲白牡丹”、“打漁殺家”、“西遊記”等)。
含山西側寬闊的含山塘里則大船小船摩舷撞艄,表演著各種水嬉節目。有民間武術表演、競技活動等。這些活動名目較多,一般以各種形式的船隻為載體。最引人矚目的有“打拳船”(也稱“擂台船”、“哨船”,在船上表演拳術。舞獅等節目,具有競技性)、“踏拔船”(也叫“漿船”或“快船”,以賽速度為主)、“標桿船”(德清方向來的。近似雜技表演,在船上豎起的竹竿上表演,其特色為表演者女性居多)、“龍船”等。彩旗招展,鑼鼓喧天。
在清明游含山過程中,男女青年熙熙攘攘,並故意擠擠挨挨,方言稱作“軋(擠)發軋發,越軋越發”,以此討彩頭,期得蠶花茂盛,俗稱“軋蠶花”。軋蠶花時,相傳有“摸蠶花奶奶”的陋俗。在軋的過程中允許男青年摸女青年的乳房,誰被摸得越多、越漲、越痛,誰家中的蠶花就越好。據說取其“摸發摸發,越摸越發”(“蠶花”發)之意。但由於游山的人來自四面八方,受各地風俗習慣限制,因此只能在一定的人群中局部存在,並不普遍。解放後則被視為不健康行為,逐漸禁絕了。後來,人們把清明游含山的傳統習俗即稱為“軋蠶花”了。
含山軋蠶花廟會在明清時達到鼎盛時期,各種府志、縣誌、鎮志都有記載。清道光初詩人沈焯的詩就描述了含山清明軋蠶花廟會盛況:“吾鄉清明儼成案,士女競游山塘畔。誰家好兒學哨船,旌旗忽閃恣輕快。”20世紀30年代,隨著帝國主義的經濟入侵和化纖織物的興起,中國農村經濟破產。茅盾的散文《香市》、《桑樹》和《陌生人》就描述了蠶花廟會走向衰落的情景。1937年底,杭嘉湖蠶鄉淪陷,蠶花廟會幾乎絕跡,日寇在“花蠶勝地”含山上修起了雕堡等軍事設施。抗戰勝利後有所恢復。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生產隊集體“共育”蠶寶寶,提倡科學養蠶,蠶神崇拜意識淡化,祈蠶儀式盛況不再,不過蠶農們仍熱衷於“嬉春”的民間文體活動。文化大革命時,蠶花廟會作為“四舊”被強化禁止。文革後當地各鄉蠶農又自發恢復了清明“軋蠶花”、“祭蠶神”活動。由於含山“軋蠶花”民俗活動保留了杭嘉湖蠶鄉的地方人文風情,極具社會學、民俗學價值。得到了湖州市、南潯區、含山鎮以及附近各鄉鎮政府的大力支持。1993年含山軋蠶花正式定為“含山蠶花節”,1996年成功舉辦了湖州含山蠶花節國際旅遊活動,1998年國家旅遊局又將含山蠶花節定為'98華夏城鄉游重點節慶活動之一。1991年至今,政府和社會組織,陸續投資1200餘萬元,不僅修復了含山塔,重建“蠶花殿”等傳統設施,而且還連續舉辦了12屆含山蠶花節。新添了“抬蠶花轎子”、“評蠶花姑娘”、“背蠶娘比賽”、“劃菱桶比賽”、“搖蠶龍比賽”等娛樂類、競技類活動,得到了廣大蠶農的認可和回響。同時擴大含山“蠶花節”的對外影響力,以民間、民俗文化為主題,把含山“軋蠶花”納入全國的民間風情旅遊項目。近幾年的“含山蠶花節”,規模空前,每年從含山附近各鄉鎮自發趕來參與的人數均在十萬以上。上海、杭州等遊客也慕名前來參加盛會,甚至還有日本專家遠道而來考察。“含山蠶花節”已成為當地一個盛大的民俗旅遊節日。不僅是江南最大的蠶神祭祀節日,而且也堪稱是中國最大的蠶神祭祀節日,是引人注目的頗具文化價值的民間慶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