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三綱六紀
《三綱六紀》出自《白虎通德論》卷七,作者是班固。本書主要內容講述了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六紀即:諸父有善,諸舅有義,族人有序,昆弟有親,...
簡要介紹 《三綱六紀》全文 -
《白虎通德論》
”(《五經》)在《白虎通德論》看來,五經是五常的載體,其中《易》是“智”的載體,而“智,知也。 ”(《三綱六紀》)《白虎通德論》還特彆強調:“地之承天,...
簡介 主要內容 主要思想 貢獻影響 相關詞條 -
三綱六紀與社會整合
人倫之極:君臣關係第一節 人倫之本:父子關係第一節 人倫之始:夫婦關係第一節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
《白虎通義》
《白虎通義》是中國漢代講論五經同異,統一今文經義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等人根據東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經學辯論的結果撰集而成。因辯論地點在白虎觀而得名...
簡介 主要內容 主要思想 貢獻影響 -
白虎通義
《白虎通義》是中國漢代講論五經同異,統一今文經義的一部重要著作。班固 等人根據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經學辯論的結果撰集而成。因辯論地點在白虎觀 而得...
內容簡介 分析評判 主要思想 世界觀 貢獻影響 -
白虎通
《白虎通》向來被視為東漢白虎觀經學會議之資料彙編,此書不僅是經學發展中之產物,更是當時上自天子、下迄儒生之學術共識,具有保存當時經學樣貌之典範價值。故《...
書籍概說 會議記錄 白虎觀會議 -
六紀
六紀,指封建社會中的六種倫常關係。 漢 班固 《白虎通·三綱六紀》:“六紀者,謂諸父、兄弟、族人、諸舅、師長、朋友也。”
-
白虎通德論
《白虎通德論》是一本書,東漢漢章帝建初四年(79年)朝廷召開白虎觀會議,由太常、將、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及諸生、諸儒陳述見解,“講議五經異同”,意圖彌...
-
紀
1、 記載:~年。~元。~行(xíng)。~實。~念。~傳(zhuàn )體(中國傳統史書的一種體裁,以人物傳記為中心敘述史實,“紀”是帝王本紀,“傳”...
漢字釋義 詳細釋義 古籍解釋 -
白虎觀會議
白虎觀會議是東漢章帝時召集大夫、博士、議郎、郎官和諸生在白虎觀召開的一次討論儒家經典的學術會議。 自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
歷史背景 儒家思想 處理方式 會議成員 歷史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