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菌絲無色透明,有隔膜。分生孢子盤小,直徑25~42μm,散生,大部分埋於寄主表皮下,黑褐色,有剛毛。分生孢子梗頂端窄,基部較寬,呈倒鑽狀,無色,單胞,大小9~16×4~5μm。分生孢子長橢圓形,兩端鈍圓,無色,單胞,大小13~18×3~4.5μm。
生理生化特徵
13~38℃均可發育,最適為26~30℃,最高38℃,最低10℃;鹼性條件利於產孢,酸性條件利於孢子萌發;光照可刺激菌絲生長。
發病條件 : 1.氣候條件。高溫高濕是該病流行的主要條件。發生期主要受溫度影響,發病程度主要受適溫期降雨量的影響。一般秋季如遇連續5d平均氣溫在25℃以上,同時降雨量大或田間濕度在80%以上,則有利於該病的流行。
2.品種。青幫型較白幫型抗病。
3.栽培管理措施。早播,與十字花科作物連作,管理粗放,蟲害嚴重的地塊,病害重。
危害部位 : 主要危害葉片、葉柄和中脈,也可危害花梗、種莢等。
危害症狀 : 葉病斑直徑1~3mm,圓形或近圓形、灰褐色,稍凹陷,呈薄紙狀,邊緣褐色,稍隆起;後期病斑呈灰白色,半透明,易穿孔。葉背多危害葉脈,形成條狀、褐色、凹陷的病斑。葉柄、花梗及種莢病斑長圓形至紡錘形,褐色至灰褐色、凹陷,濕度大時,病斑上有粉紅色黏質物溢出。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種子消毒。種子可在50℃水中浸泡20min,或用種子質量0.4%的50%多菌靈拌種。
3.清潔田園,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輪作。
4.藥劑防治。發病初期用50%多菌靈500倍液,或多氧黴素1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800倍液噴霧,隔7~10d噴一次,連續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