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科學·技術與市場

白茶的品質成分 白茶的深加工技術 白茶的文化特性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農業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31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10914562X, 9787109145627
條形碼: 9787109145627
尺寸: 22.6 x 16.8 x 1.6 cm
重量: 422 g

作者簡介

葉乃興,男,1963年出生,福建壽寧縣人。1983年本科畢業於福建農學院茶學專業,1989年獲湖南農業大學茶學碩士學位,現任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福建烏龍茶”、“福州茉莉花茶”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報項目專家組成員。長期從事茶樹種質資源、遺傳育種、茶樹栽培以及茶與茉莉資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教學工作。先後獲得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項,國家發明專利3項,主持參與育成金觀音、黃觀音、悅茗香、黃奇等國家級茶樹優良品種4個,福建省茶樹優良品種2個。參編出版《福建茉莉花茶》等茶學專著4部,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

內容簡介

《白茶:科學·技術與市場》內容簡介:白茶是六大茶類之一,屬微發酵茶,主產於福建福鼎市、政和縣、建陽市、松谿縣,台灣等地也有少量生產。白茶原料采自特定的茶樹品種,採用獨特的加工工藝,形成白茶外表滿披白毫,湯色淺黃明亮,滋味鮮醇、清甜爽口的獨特品質特徵,內含豐富的茶氨酸、兒茶素、黃酮類化合物等功能成分,受到港、澳地區,及東南亞、歐美等國的消費者青睞,被視為珍品,是福建省傳統的特種外銷茶。白茶性味寒涼,是民間常用的降火涼藥,具有消暑生津,退熱降火、解毒的功效。而近20年來國內外學者的研究結果表明,白茶在具有與其他茶類一樣的調節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調節免疫功能、抗氧化(延緩衰老)、抗輻射、美容祛斑、抗腫瘤、抑菌抗病毒等方面的保健藥用價值的同時,在保護心血管系統、抗輻射、抑菌抗病毒、抑制癌細胞活性等方面的效果更具特色。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白茶的歷史淵源
第一節 白茶史話
第二節 政和白茶
第三節 福鼎白茶
第四節 建陽白茶史
第二章 白茶的品質成分與保健功效
第一節 茶葉中的化學成分
第二節 茶葉品質的構成與評價
第三節 白茶的品質成分
第四節 白茶風味品質的形成
第五節 白茶的保健功效
第三章 白茶的優良品種及其特性
第一節 白茶與白葉茶、白毛茶的區別
第二節 白茶品種的生物學特性
第三節 政和大白茶的品種特性
第四節 福安大白茶的品種特性
第五節 福鼎大白茶的品種特性與品種創新
第四章 白茶的優質、安全生產技術
第一節 生態茶園建設
第二節 茶樹的健身栽培技術
第三節 茶樹有益內生菌的分離篩選與利用
第四節 白茶生產的質量安全控制
第五章 白茶的品質特徵與加工技術
第一節 白茶品質特徵
第二節 白茶初制加工技術
第三節 名優白茶加工技術
第四節 新工藝白茶加工技術
第五節 Y-氨基丁酸白茶加工技術
第六章 白茶精加工廠及生產線規劃設計
第一節 白茶精加工工藝流程設計
第二節 白茶精加工廠廠區和廠房設計
第三節 白茶精加工生產線主要設備配置
第四節 水、電、氣估算及管線布置
第五節 加工環境影響分析及保護措施
第七章 白茶的深加工技術
第一節 白茶深加工概述
第二節 白茶功能成分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第三節 白茶功能成分的分離和精製技術
第四節 白茶飲料生產
第五節 其他白茶飲料生產
第八章 物料的粉碎與白茶產品開發
第一節 物料粉碎概述
第二節 物料粉碎機械
第三節 白茶的超微粉碎
第四節 白茶袋泡茶
第五節 其他茶粉產品的開發
第九章 白茶的產銷概況
第一節 白茶產區概況
第二節 白茶的出口歷程
第三節 推進和擴大白茶出口
第十章 白茶的文化行銷
第一節 文化行銷概述
第二節 白茶的文化特性
第三節 白茶文化行銷的內容
第四節 白茶文化行銷的幾個著力點
第十一章 白茶的品牌建設
第一節 茶葉品牌與茶業競爭力提升
第二節 白茶產業發展的品牌訴求
第三節 白茶品牌建設與運營
第四節 白茶地理標誌的品牌化助力及其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