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國內分布:產雲南南部至西部(勐海、騰衝、耿馬、盈江一帶)、西藏南部和東南部(墨脫、定結、聶拉木、吉隆)。生於海拔19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
國外分布:分布於印度東北部(模式標本產地)。
海拔:1900-2500
命名來源:(西藏植物志)[KewBull.26(1):183.1971]
中國植物志:19:264
屬中文名:大苞蘭屬
屬拉丁名:Sunipia
亞族中文名:石豆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BulbophyllinaeSchltr.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Humb,Bonpl.et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根狀莖粗約1.5毫米,幼時被鞘。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相距1.5—2厘米,卵形,長1—1.5厘米,基部上方粗5—7毫米,頂生1枚葉。葉革質,直立,狹長圓形,長3---6厘米,中部寬4—7毫米,先端鈍並且稍凹人,基部稍收狹。花葶從假鱗莖基部側旁長出。直立,單一或成對,稍高出葉外;花序柄黃綠色,纖細,長2—4厘米,被23枚鞘;鞘筒狀,長約6毫米,先端近急尖,乾後污黑色;總狀花序長3—4厘米,通常具7—8朵花;花苞片膜質,狹披針形,比花梗連同子房長,長5—7毫米,先端漸尖;花質地薄,萼片和花瓣綠白色;中萼片卵狀披針形,長約6毫米,基部上方寬1.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全緣,具3條脈;側萼片與中萼片等長,相似,靠近唇瓣一側邊緣彼此粘合,僅先端稍分離,邊緣全緣;花瓣膜質,卵形,長約3毫米,中部寬1.5—1,7毫米,先端近急尖或銳尖,邊緣齧蝕狀,具1條脈;唇瓣上半部黃色,下半部白色,披針形或匕首狀,長5.6--6毫米,基部上方寬1.6--2毫米,近中部向先端驟然收窄為圓柱狀,先端鈍,基部無爪,中部以下邊緣撕裂狀;唇盤從唇瓣基部至先端縱貫1條增厚的龍骨脊;蕊柱白色,長約1毫米,蕊柱足長1毫米;兩對花粉團的粘盤柄分別各自獨立地附著於蕊喙前端兩側。花期7—8月。
產地分布
產雲南南部至西部(勐海、騰衝、耿馬、盈江一帶)、西藏南部和東南部(墨脫、定結、聶拉木、吉隆)。生於海拔1900--2500米的山地林中樹幹上。分布於印度東北部(模式標本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