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瘤翼法螺

白瘤翼法螺

貝殼中型黃白色,各螺層有粗瘤,但粗瘤不呈褐色,水管溝稍短,殼長2.8-3.5cm,厚質紡綞形。 世界分布 台灣分布

白瘤翼法

名稱類別

【物種名稱】白瘤翼法
【拉丁學名】Gyrineum bituberculare f. cuspidatum
【命名者】 Reeve, 1844
【科屬分類】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異足目、法螺科

外形特徵

貝殼中型黃白色,各螺層有粗瘤,但粗瘤不呈褐色,水管溝稍短,殼長2.8-3.5cm,厚質紡綞形。胎殼大呈褐色,與後生殼有明顯的區別。螺旋肋明顯,偶爾有小塊。殼皮厚,外唇內壁和軸唇壁有摺疊或小突起。前水管溝喙狀。口蓋角質,核在側邊或下方。齒舌紐舌型。肉食性。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已知分布於菲律賓、澳洲及印度等地
台灣分布 台北縣石門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