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龍帶鉤

白玉龍帶鉤

這件清代白玉龍帶鉤長9.5厘米,高3.8厘米。清代用玉十分考究,主要用產於新疆和闐及葉爾羌地區的優質玉料。到了乾隆時期,琢玉工藝發展達到鼎盛,技藝真是鬼斧神工,玉器式樣玲瓏奇巧,異彩紛呈,所以至今遺存作品之多,也是歷史上空前的。這件龍鉤為和田玉,玉質柔和瑩潤,猶如小兒肌膚,完全顯露出了玉質內在美的特徵。

明清以前的帶鉤,頭、身大多光潔,少突起浮雕,也許和實用有關。但明清時期帶鉤多有花草動物立雕,以龍螭組合較多。因螭是龍的九子之一,故這件龍帶鉤有“蒼龍教子”的含義。龍首無發,角突出,額頭光滑無飾紋,嘴窄,眼神偏向兩旁,腹上有一小螭爬行,發向後飄拂,但須卻在頜下撐起螭頭,面對龍首,造型優美。整件帶鉤線條剛柔相濟,清晰流暢,應是蘇州工區琢玉良匠的一件藝術性上乘的作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